杨 洁,冯 帆,高巧仙,王 京,辛国省*
(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21;2.宁夏昊标检测服务研究院,宁夏银川 750021)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饲草不足限制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加大饲料资源开发、拓展饲草来源、增加饲草供给来缓解草畜矛盾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方向。饲料油菜具有高蛋白、低纤维的特点,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优质饲草。然而,由于油菜自身水分含量较高,难以直接加工调制,影响其饲料资源化利用。发酵全混合日粮(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FTMR)能够将水分含量高、储存难度大的原料进行有效保存,并改善其发酵品质,已成为高水分饲料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FTMR生产的关键是要控制原料中的含水量,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其发酵品质。徐晓明等将苜蓿草、青贮玉米、羊草等原料混合,加水调制成水分含量为40%、45%、50%、55%、60%的5种TMR进行发酵,综合感官、营养指标、发酵指标发现FTMR较为合适的含水率为 45%、50%和55%。王晶等将羊草、青贮玉米、秸秆与其他不同的原料混合,调制水分含量为40%、50%、60%的TMR饲料进行裹包发酵,发现裹包TMR较为适宜的水分含量50%。马晓宇等研究认为,新鲜稻草型 FTMR 的含水率以40%和45%为宜。目前主要通过额外添加水来控制的FTMR水分,对于将高含水量的原料作为水分控制因子进行FTMR的调制的报道较少。故本研究在不额外添加水的情况下,以含水量较高的油菜作为FTMR中水分调节因子,将饲料油菜、玉米秸秆、精料补充料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调制成不同水分含量的FTMR,对其进行感官评定、营养物质含量和发酵指标分析,探索油菜型FTMR的最佳含水量,为油菜饲料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宁夏大学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示范基地(贺兰县)进行。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采用盛花期收割的油菜与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来源。以较高含水量的油菜作为FTMR中水分调节因子,调制水分含量为40%、45%、50%、55%和60%的5种TMR日粮,日粮精粗比为1:1(干物质基础)。本试验中精料补充料由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FTMR的原料营养成分见表1。FTMR配方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2。
表1 FTMR的原料营养成分 %
表2 油菜型FTMR配方组成及营养成分(DM基础)
1.3 FTMR的制作 饲料油菜和玉米秸秆铡短至2~4 cm,将饲料油菜、玉米秸秆和精料补充料按照1.2设计方案均匀混合,于发酵瓶装填压实,密封保存。每个试验组各调制35个试验样,共计175瓶,然后进行密封保存,将制作好的FTMR存放在室内干燥地面贮存。
1.4 FTMR样品采集 FTMR在发酵后第3、7、15、23、30、45、60天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取5个重复,测定其pH。在第60 天进行发酵品质的感官评价,每瓶取2份样品,其中一份在105℃条件下烘干,粉碎过40目筛,用作常规营养指标测定,另一份存于-20℃冰箱,用于发酵指标测定。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1 感官评定 FTMR感官评价采用德国农业协会标准进行评价。TMR发酵结束后,分别从物料的气味、结构、色泽和发霉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打分。满分为20分,16~20分为一级优良,10~15分为二级尚好,5~9分为三级中等,0~4分为四级腐败。
1.5.2 常规营养指标 CP含量参照《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GB/T 6432-2018)进行测定;Ash含量测定参照《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GB/T 6438-2007);NDF含量测定参照《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GB/T 20806-2006);ADF含量测定参照《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NY/T 1459-2007)。
1.5.3 发酵指标 将FTMR冷冻样品拿出解冻后并混合均匀,每份称取25 g样品于150 mL三角瓶,加入100 mL去离子水放在4℃的冰箱中24 h后过滤,得到FTMR提取液,用pH计测定滤液的pH,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样品中氨态氮含量,结果用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NH-N/TN)来表示。乳酸(LA)含量的测定参照《饲料酸化剂中柠檬酸、富马酸和乳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23877-2009);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S)含量参照郝建祥的方法采用安捷伦7820A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1.6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后,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采用One-Way ANOVA中的Duncan′s法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1 油菜型FTMR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见,发酵60 d后,各试验组的感官评分均高于10分,等级为尚好及以上。40%水分组FTMR出现轻微发霉变质现象,其余组均未出现。40%水分组和45%水分组芳香味较弱但无臭味,质地较为松软,茎叶保持较好,色泽均为黄褐色,等级达到尚好;50%水分组和55%水分组的芳香味逐渐增强,色泽为黄褐色,等级优良。60%水分组芳香味最浓,茎叶保持良好,质地柔软松散,颜色为黄绿色,等级达到优良。随着油菜比例的增加及含水率的增高,FTMR的颜色逐渐加深,且酸味逐渐变浓。
表3 油菜型FTMR感官品质的影响
2.2 油菜对FTMR常规营养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见,与发酵前相比,各试验组FTMR的CP含量组均有所下降;40%水分组的Ash有所上升,其余组均有所下降。各试验组的NDF和ADF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发酵结束后,各FTMR组的CP含量差异不显著,以40%水分组CP含量最低(14.04%),60%水分组CP含量最高(15.02%)。Ash含量组间差异显著,40%水分组Ash含量最高(17.82%),50%水分组最低(11.21%)。NDF和ADF含量分析发现,以40%水分组含量最高(44.61%和28.42%),60%水分组含量最低(40.11%和24.18%),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
表4 油菜对FTMR发酵前后常规营养指标的影响(DM基础) %
2.3 油菜对FTMR发酵参数的影响 由图1可见,随着发酵的进行,各试验组FTMR的pH均呈下降变化(<0.05),以7 d前下降最快,在第7天,除40%水分组,其他各组pH均下降至4.5以下。从第7天至第60天,pH下降明显变缓,第60天,除40%水分组外,其他各组pH均下降至4.4以下。组间差异性分析发现,40%水分组从第3天到第60天 pH均高于其他组(<0.05),45%水分组在第15、23、45、60天pH均高于50%、55%、60%水分组(<0.05),50%、55%、60%水分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pH表现出随油菜添加量增加、水分含量的升高而呈下降的趋势。
图1 不同水分FTMR发酵过程中pH变化
由表5可见,发酵60 d后,FTMR中NH-N/TN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以60%水分组含量最低(4.12%),以40%水分组含量最高(7.64%)。LA含量以60%水分组最高(8.47%),45%水分组最低(6.83%),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挥发性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各试验组AA含量最高,其次为PA,而BA均未检出。FTMR中AA、PA含量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其中以45%水分组的AA和PA含量最高(13.20 g/kg 和1.01 g/kg),50%水分组的AA含量最低(8.47 g/kg),40%水分组的PA含量最低(0.62 g/kg)。
表5 油菜对FTMR发酵后主要发酵指标的影响(DM基础)
3.1 油菜对FTMR感官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随着油菜水平增加及水分含量升高,FTMR的感官品质均一定程度提升,各试验组的感官评分均高于10分,达到了尚好及以上等级;其中50%、55%、60%水分组品质最佳。40%水分组出现发霉变质现象,可能是由于该油菜型FTMR中的水分含量较低,物料难以压实,瓶内残留了较多空气,利于有害微生物和霉菌的繁殖,从而使发酵饲料发霉变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饲料水分含量过低,会使得饲料容易发霉变质,影响FTMR的发酵品质。本研究中,随着油菜添加水平的增加,FTMR水分含量相应增加,各物料易于压实,可为乳酸菌的正常繁殖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这可能是高水平水分组发酵感官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徐晓明等研究发现,FTMR较为适宜含水量为45%、50%和55%。王晶等的研究发现,TMR的含水率为50%时较为适宜贮存。本试验发现,水分含量为50%~60%时有利于油菜型提高FTMR感官品质。
3.2 油菜对FTMR常规营养指标的影响 CP是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对于评价发酵饲料的饲用价值至关重要。本试验发现,相较于发酵前,发酵后各组CP含量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各类微生物活动较为频繁,需要消耗蛋白质来获取营养。发酵后,各组FTMR中CP含量无显著差异。马晓宇等用新鲜稻草为原料调制不同水分的FTMR,结果表明发酵对CP含量影响不显著,发酵只是把一部分CP分解为氨基酸,氮总量并未有所改变。
饲料中的NDF和ADF含量水平是评价发酵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其中ADF含量越低,其饲料的饲用价值也越高。本试验发现,与发酵前相比,各试验组的NDF、ADF含量均降低,且发酵后NDF和ADF含量随着FTMR中水分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油菜中NDF和ADF含量远低于玉米秸秆,油菜与秸秆营养组成的差异直接影响FTMR中NDF和ADF含量。阴法庭等研究表明,油菜中NDF和ADF含量较低,仅为42.59%和33.21%,玉米秸秆中NDF和ADF含量高达67.70%和43.50%。还可能因为FTMR的含水量不同所致。马东升等研究表明,不同含水量的FTMR,其微生物的类别和数量也不相同,半纤维素的降解也有所不同。宁婷婷认为,FTMR中水分含量越高,其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幅度越大,NDF含量下降幅度也越大。
本研究中,与发酵前相比,只有A组Ash含量上升,其余组均有所下降;发酵结束后,随着油菜比例的增加,FTMR中Ash含量呈下降趋势。可能与玉米秸秆中Ash含量较高有关,以及通过搂草打捆的玉米秸秆的Ash含量相对更高。
3.3 油菜对FTMR主要发酵参数的影响 pH是评价发酵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适宜的pH环境可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也可降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减少发酵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分解,实现发酵饲料的长期保存。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发酵刚开始时,发酵底物中含有少量氧气,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一定程度上可分解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3 d左右时由于细胞呼吸耗尽发酵瓶内的氧气,形成无氧环境,对乳酸菌的活动较为有利,与此同时会产生乙醇、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机酸,温度也会有所降低,当达到有利于乳酸菌生长繁殖的温度时,各类乳酸菌利用碳水化合物开始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LA,降低青贮饲料pH,抑制PA、芽孢杆菌和肠细菌等耐酸性低的厌氧菌。本试验中,在发酵第3天至第7天,各试验组的pH均显著下降,说明该发酵过程处于无氧阶段,pH迅速降低;从第7天至第60天,pH下降明显变缓至平稳,此时进入了稳定期,整个发酵过程FTMR中的含水量对pH的影响较为显著。马晓宇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FTMR中的pH随发酵时间的增加先下降后保持稳定,且含水量对pH的影响显著。
NH-N/TN比值反映饲料中蛋白质及氨基酸被分解的程度,比值越大,说明蛋白质被分解越多,动物可吸收利用的蛋白质减少,其发酵质量不佳。一般品质良好的发酵饲料NH-N/TN的比值应低于10%。本试验中,NH-N/TN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且均低于10%。此外,本试验发现,40%水分组FTMR的NH-N/TN显著高于其他组,这可能是由于该组的水分含量相应较低,乳酸菌在此水分条件下繁殖和生长受到限制,产生的LA较少,蛋白质被分解较多,所以其NH-N/TN较高,而其余组的水分含量可能适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产生的LA抑制了蛋白质的分解,提升了发酵品质。李蕾蕾等研究发现,高含水量的燕麦-箭筈豌豆/毛苕子混播青贮的NH-N/TN较低含水量青贮显著降低。
有机酸的含量在评价发酵饲料品质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LA是最重要的有机酸,其含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酵品质,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有研究表明,饲料发酵过程中,发酵品质较好的饲料LA含量通常占干物质的3%以上。本试验中,各组LA含量均在6.83%~8.47%。有研究表明,在低水分发酵条件下饲料中酶的活性和产酸菌的增殖都会下降,乳酸菌发酵过程受到抑制,LA含量较低,pH相对较高,饲料的品质较差。本试验中,40%水分组和45%水分组的LA含量较低,与pH 的变化相吻合;50%、55%、60%水分组的LA较高,表明油菜型FTMR水分含量为50%~60%时,适宜于LA的生成。郝薇及宁婷婷的研究结果也表明,TMR中适宜的含水量有利于LA的生成;马晓宇等的研究发现,稻草型FTMR的含水率为50%~55%时,LA含量达到最高。阴法庭等对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发现,LA含量随着油菜的增加而降低,与本试验的结果不一致,其可能原因是2个试验所用原料不同,本试验研究的是FTMR,所用玉米秸秆为干样状态下,水分含量较低,且加入了肉羊精料补充料。发酵饲料中的丙酸菌发酵LA会产生AA和PA,二者含量较少时,可降低酵母菌和霉菌的活性,抑制其生长繁殖,降低好氧发酵时间,延长青贮饲料的保存时间。本试验中,AA与PA含量虽然较低,但仍然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以45%水分组含量较高,可能是因为该组的油菜型FTMR在发酵过程中,丙酸菌发酵LA产生AA和PA,所以该组LA含量较低,AA和PA含量较高。饲料中BA是梭酸菌发酵的产物,其含量与青贮品质呈负相关,BA含量越高,品质越低。本试验中各组均未检出BA,可能是由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等一些优势菌的大量增加,梭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被抑制所致,与王晶等研究发现乳酸菌增殖抑制梭菌的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饲料油菜可完全作为FTMR中的水分来源,可简化FTMR调制过程中额外添加水分的工艺,其中油菜型FTMR的水分含量为50%~60%时,可获得较高的发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