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编辑部评出2021中国十大理财新闻

2022-01-19 09:17本刊编辑部
理财周刊 2022年1期

本刊编辑部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得益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再现一枝独秀的荣光。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我们又踏上了共同富裕的征途。机遇与挑战同行,抓住机会你就能在2021年收获满满。

根据惯例,《理财周刊》编辑部梳理了2021年影响我们投资理财的诸多新闻事件,评选出2021中国十大理财新闻。

1.实现全面小康奔向共同富裕

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小康,正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表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央行两次降准消费价格平稳

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低”态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更是明确释放了货币政策进行跨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的信号。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2022年货币政策降准、降息的空间均已打开。

这是央行一年中第二次全面降准。央行于7月9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表示,目前实施贯彻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改变,年内实行两次降准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不搞大水漫灌,保障货币政策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021年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11月同比上涨2.3%。消费价格平稳也为央行货币政策打开了宽松的空间。

3.疫情控制好人民币稳升

2021年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良好,中国经济也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率先走出复苏势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预计全年增幅在8%左右。

受经济增长快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延续了自2020年6月开始的升值势头。2021年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连续3个月升值,截至2021年12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升至6.37。

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

这是人民银行2021年第二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在5月31日,人民银行曾宣布将这一工具从5%上调到7%(自6月15日起执行)。

4.楼市调控加码房企提前“入冬”

2021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正式实施,设定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给房贷政策加上了“两道红线”,为楼市调控再添一记重拳。不同檔次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是:32.5%、20%、17.5%、12.5%、7.5%。《通知》正式实施后,金融机构更严格地审查房地产贷款资格,直接影响了个人购房的按揭贷款。

10月,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实施为期5年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房地产税试点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受房贷“两道红线”和房企“三道红线”的影响,以恒大为代表的部分高负债房企陷入困境,出现了债券实质性违约。债务违约的房地产企业不只有恒大一家,据统计,2021年以来房企债务违约数量已达11家,包括:华夏幸福、泛海控股、协信地产、三盛宏业、花样年、阳光100中国、天房集团、泰禾集团、新力控股、蓝光发展、当代置业。

5.北交所扬帆起航注册制全面落地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中央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北交所将构建覆盖中小企业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国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中,60家公司的最新前十大股东名单涉及创投机构,占比高达74%。分类型来看,其中有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科投基金等,也有明星创投机构,以及产业投资资金。北交所开市两日总成交超140亿元,市场前景乐观。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意味着新股发行改革即将与国际接轨。

6.康美药业赔巨款独立董事忙离职

2021年11月中旬,法院对康美药业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书显示,康美药业作为上市公司,承担24.59亿元的赔偿责任。

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夫妇及邱锡伟等4名原高管人员及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承担100%的连带赔偿责任;13名高管按过错程度分别承担20%、10%、5%的连带赔偿责任。其中,5名独立董事被要求承担总金额5%、10%不等的连带赔偿责任,折算成具体赔偿数额就是1.23亿元和2.46亿元。

与巨额赔偿相对应的则是他们并不多的津贴。5名独立董事中,津贴最多的有10万元,最少的则只有7.1万元。

这一判决在市场引起巨大反响,独董突然成为高危职务。据统计,2021年11月以来,A股市场已经有超过100位独立董事因健康问题、个人原因宣布离职。

康美药业赔偿案开创了中国投资者集体诉讼的先河,对于那些企图通过财务造假的方式坑害投资者的公司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也凸显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不完善的一面。

7.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大额存单利率大跌

2021年是资管新规实施的第三年,也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这一年,银行加速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完成净值化转型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刚性兑付模式,净值化产品已成为银行新发产品主力。截至2021年10月末,理财产品净值化水平已达88%,较资管新规发布时提升了73个百分点。

银行理财市场将迎来“真净值”时代。未来理财产品的净值化波动将成为常态,银行理财将趋近公募基金,即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收益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另外,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大幅下调,3年期利率从4%附近下调到3.55%以下,部分大银行的利率甚至下调到3.25%。

8.重疾险定义改版投保人权益升级

自2021年2月1日起,旧版重疾定义下的保险产品要全面下架。各保险公司所有的重疾险产品都换成新版重疾定义下的产品。

以前重疾险多是疾病发生后一次赔付,不再续保。按照新规,一些疾病将按照轻重两级赔付,并可续保;赔付的病种数量增加,将原有重疾定义下的25种病种,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并适度扩展保障范围;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后遗症等3种核心疾病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疾病和轻度疾病两级。分级可使保费用在更合理的地方,轻症赔付因只赔一部分的保额,所以保单还是继续有效的。

9.明星网红偷税遭重罚年终奖税收优惠延续

2021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加强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通知》,旨在加强对明星艺人、网红主播的税务监管。自此,大小主播均被戴上“紧箍咒”。

国家税务总局指出,对明星艺人、网络主播成立的个人工作室和企业要辅导其依法依规建账建制,并采用查账征收方式申报纳税。要定期开展对明星艺人、网络主播的“双随机、一公开”税收检查,加大对文娱领域偷逃税典型案件查处震慑和曝光力度。

2021年8月,电影明星郑爽因偷税被上海市税务局查处,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99亿元;11月,直播带货主播雪梨和林珊珊,因为偷税漏税行为,被国家相关税务机关罚款合计接近9000万元;12月,直播带货一姐薇娅同样因偷税漏税行为被罚,合计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在对高收入群体加强个税征收监管的同时,国家对普通工薪阶层继续实施个税优惠政策。2021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3项个税优惠政策:一是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二是将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此项政策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10.中概股大跌投资者深套

2021年以来,中概互联网股遭遇“雪崩”。截至2021年12月15日,中概互联网指数——中国互联网50指数下跌40%,年内最大回撤逾50%。中概互联网股五大巨头——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W、京东、拼多多,全年跌幅约为20%、47%、21%、16%、67%。

另一方面,不少投资者却越跌越买,几乎都被深套。中概互联ETF基金年内份额增长209亿份。

国内监管政策频出加上美国SEC《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导致2021年中概互联网板块持续跌跌不休。中概互联网股中,在线教育板块个股受教育“双减”政策影响,跌幅居前,2021年年初至今,一起教育科技、高途集团、好未来下跌超过90%。

2021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动作频频,在反垄断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上重拳出擊。阿里、美团分别因涉嫌垄断被罚款182亿元和34亿元,滴滴则因网络安全等原因,宣布从纽交所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