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中国医药导报》主笔 潘 锋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主办的以“创新为健康”为主题的“第四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于11 月6 日在上海举行。作为第四届进博会的平行配套活动,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产业、临床和科研机构以及投资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与会代表聚焦全球前沿健康科技成果与发展趋势,围绕中国本土医药创新和国际化等热点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共同探索健康中国之路。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何锦国在致辞中表示,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不断出现给维护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做好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领域创新何锦国提出,一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促进健康公平;二要加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需求;三要坚持科学态度,开放共享,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全球健康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荣誉顾问曾光教授在题为“新冠疫情防控与瞻望”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疫情防控取得成绩的原因在于举国体制,接种新冠疫苗有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我国仍需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疫苗组合策略。
曾光教授做疫苗科普讲座
曾光教授首先回顾了新冠疫情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19 年12 月下旬发现疫情开始,持续约一年时间,这个阶段是疫苗大规模应用前的防控阶段,其特点是以举国之力防控,主要采取的是临床救治加公共卫生对策的非特异性防控措施。第二阶段从2021年初开始,从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到初步建立人类免疫屏障为止,这个阶段估计还要持续1~2 年时间,其特点举国体制防控加疫苗和非特异性公共卫生措施。第三阶段是经过1~2 年的时间建立了人类免疫屏障后的常态防控,各国将陆续通过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其特点是结束举国体制防控但仍需要坚持疫苗加非特性防控措施,社会将不再需要这么多强制性隔离或封锁,疫情进入常态防控阶段。
曾光教授介绍,以往公共卫生管理的一般理论和经验以及临床医学救治能力的不充分不足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因此平时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基础不是应对疫情致胜的决定因素。有效应对传染病大流行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正确的防治策略,第二是调整纠错能力,第三是能够迅速应对,早期以最短的时间控制住疫情,举国体制应对传染病大流行就是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动员国家机器和全社会力量来防控传染病。曾光教授说,中国和欧美国家不一样,在1918—1919 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间,欧美国家实施了举国体制的防控措施,但100 年过去了,现在的欧美专家和政治领袖们都没有举国体制的防控经验。而中国在近十几年中就经历过两次传染病大流行,一次是2003 年的SARS,一次是2009 年的新型甲型H1N1 流感大流行。
曾光教授回忆道,作为高级别专家组成员2020 年1 月18 日下午接到通知后他连夜抵达武汉,第二天听取汇报,考察现场,返回北京,1 月20 日上午向国务院汇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高级别专家组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一是权威发声,统一了认识,结束了前期对不明原因新发传染病认识的混沌状态,强调新发传染病是一种人传人的传染病,正在社区传播;二是依靠经验、责任、勇气发出呼吁,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外地人能不进去就不进去,这些都为武汉战役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曾光教授指出,公共卫生安全系数不是用物理学化学来计算的,具有很大的风险,很难做到精准测量,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和人群。从全国范围来看,正是由于各个局部散发地区加强了核酸检测和防控,才换来了全国的安宁。
曾光教授说,当前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大力推广“加强针”以保证免疫持续性的时候了,实践经验显示mRNA 疫苗作为第三针效果更佳。
曾光教授介绍,新冠病毒与其他人们所熟知的呼吸道病毒不一样,新冠病毒的特点是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点不同于隐性感染者;新冠病毒突变速度非常快,不同于流感病毒的飘移,比流感病毒漂移频率还快,一年四季都可猖獗流行,因此新冠疫情防控需要非特异性防控措施和疫苗接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防控策略是,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可以共同形成群体免疫,但群体的抗体不可避免会出现持续下降,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很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需要研发新的疫苗,调整接种策略,长期的策略很可能有别于流感年年接种的全球策略,需要分别研究不同的疫苗和接种程序的免疫效果。
曾光教授介绍,建立群体免疫有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两个途径,中国因为前期防控做得好,因此在中国自然感染造成免疫的比例很低,主要还是要靠疫苗接种来建立群体免疫,这与欧美、印度等高自然感染率国家不同。接种新冠疫苗有利于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但接种新冠疫苗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抗体下降,因此需要不断研发新的疫苗,调整防控策略。
曾光教授谈到,近期德尔塔(Delta)变异株传入我国,其传播力急速增强,1 周内可传播3~4 代病例,也曾出现潜伏期超过10 天甚至15 天的病例;Delta 变异株增大了气溶胶传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佩戴普通口罩、一米线距离等可被轻易突破,防控难度加大,Delta 变异株的出现给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曾光教授认为,应对病毒变异带来的挑战首先要加强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尽管全程接种国产新冠疫苗后仍然可能被感染,但感染力降低,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应该说疫苗发挥了作用。其次是在国外疫情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中国成功实施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通过“21+7”严格入境管理,有效防范了变异病毒大规模的境外输入。此外,国家卫健委组织了一支由300 多名专家组成的国家队,其中280 多人接受过全脱产2 年的现场流行病专业培训,我们有一支随时可奔赴第一线的防控专业队伍。
曾光教授指出,在疫苗接种的早期安全性和接种率很重要,但3~6 个月后要看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持续性,不同的疫苗免疫持续性不一样,现在到了需要接种“加强针”的时候了。接种“加强针”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同原疫苗加强接种,安全可信,可接受性好;另一种是异原疫苗加强接种,也就是在前两剂灭活疫苗的基础上加一剂mRNA 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异原疫苗“加强针”同样安全,可持续好。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如果人体的中和抗体水平较低则可能更容易被再次感染,因此疫苗接种后保持一定的抗体水平非常重要。部分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发现,接种灭活疫苗后再接种mRNA 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作为“加强针”都可获得更好的效果。目前加拿大、韩国等国家都主张选用mRNA 疫苗做为“加强针”进行序贯加强免疫。
曾光教授认为,现在考验各国的是疫苗接种与综合防控的合力,包括举国体制继续防控能力;研发、储存、运输、分发、接种等获得疫苗的综合能力;国家免费诊治、接种策略和可持续承受能力,以及民众接种疫苗的健康素养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疫苗组合等,需要探索用什么样的疫苗组合能产生最好的免疫效果。
曾光教授说,传染病消灭的定义是一个病原体在全世界范围被消灭,天花是唯一一个被消灭的病原体,因为消灭天花具备了以下条件,人是天花病毒的唯一宿主,天花病毒病原体稳定,患者症状典型,几乎无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有了有效的牛痘疫苗,无需冷链等,但新冠病毒与天花病毒相比没有这些特点,因此可以认为新冠病毒将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放宽疫情管控需要从多个视角来进行综合研判,包括科学与公共卫生视角,经济发展视角,社会安定视角以及国际关系视角等,相信中国的领导者们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在适当的时间放宽防控措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在11 月30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加快推进老年人的接种,无论对老年人本人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意义重大。一方面新冠肺炎病毒是新病毒,从目前来看是全人群易感。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一旦发生感染,重症、死亡的风险是远远高于年轻人和儿童的。美国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相较于18~29 岁人群,65~74 岁人群住院风险提高了5 倍,死亡风险提高了65 倍;75~84 岁人群住院风险提高了8 倍、死亡风险提高了150倍;85 岁及以上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10 倍,死亡风险提高了370 倍。对我国广东省、江苏省散发疫情的数据分析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现的重症感染者90%以上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另一方面,我国60 岁以上的老人的总数达2.64 亿人,现在还有大概20%约5000 万的老人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这相当于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数量。如果推动这5000 多万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一旦出现感染和重症我们的医疗资源将受到严重挤兑。因此,只有全面提高我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才有可能为我国疫情防控赢得主动,赢得时间。
据世界卫生组织监测数据显示,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占比正在逐渐增加,5 岁以下和5~14岁年龄组病例的占比从2020 年1月的1.0%和2.5%,分别升高至2021年7 月的2.0%和8.7%。Delta 变异株使儿童COVID-19 病例猛增,感染重症率为1%,病死率为1/10 000,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增长严重威胁儿童生命与健康。
儿童和青少年是建立群体免疫的重要人群,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广泛应用,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病例的增加值得关注。为顺利推进和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在儿童中的接种工作,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组织相关专家形成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并在《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发布。《共识》包括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新冠病毒疫苗在儿童的应用,儿童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程序和一般原则,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适宜人群和禁忌证,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建议,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良反应与处理,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其他问题等七个部分。
在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方面,《共识》提到目前全球已有几十亿成年人接种不同种类新冠病毒疫苗,证实疫苗的保护作用包括减少感染和传播、降低重症和住院、减少死亡等,同时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共识》强调,通过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即形成免疫屏障,是终止目前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最佳策略,而不是通过所谓疾病在人群中感染和传播自然形成免疫屏障。18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实现70%~85%以上人群主动免疫从而形成免疫屏障,儿童和青少年的预防接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郑忠伟介绍,从疫情暴发之初我国就布局了5 条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主要目的就是要确保成功率。目前5 条技术路线均已实现临床试验全覆盖,灭活疫苗已有3 款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批准,有2 款经国家药监局同意开展了紧急使用。重组蛋白疫苗有一款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同意开展了紧急使用,目前有3 款正在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有5 款在开展Ⅰ、Ⅱ期临床试验。腺病毒载体疫苗有一款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有3 款正在开展Ⅰ、Ⅱ期临床试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开始在准备境外的Ⅲ期临床试验。核酸疫苗我国分别有一款mRNA 疫苗、一款DNA 疫苗近期都已获得国外Ⅲ期临床试验的批件,预计近期将在境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介绍,11 月9 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B.1.1.529 变异株。短短2 周时间,该变异株即成为南非豪登省新冠感染病例的绝对优势变异株,增长迅猛。11 月26 日,WHO 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目前多国已监测到该变异株的输入。目前,全球尚无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但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具有前4 个VOC 变异株Alpha(阿尔法)、Beta(贝塔)、Gamma(伽玛)和Delta 刺突蛋白的重要氨基酸突变位点,包括增强细胞受体亲和力和病毒复制能力的突变位点。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数据显示,南非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病例数明显增加,并部分取代了Delta 变异株,传播力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
许文波介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S 蛋白若出现K417N、E484A或N501Y 突变,提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而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存在“K417N+E484A+N501Y”三重突变;此外,奥密克戎变异株还存在其他多个可能降低部分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突变。突变的叠加可能降低部分抗体药物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效力,对现有疫苗免疫逃逸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中国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做好了包括灭活疫苗、蛋白疫苗、载体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的前期技术储备和研究,部分企业相关前期设计已经开始。
郑忠伟介绍,大量的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国外的疫苗均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对感染后的再传播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即使是出现病毒变异株特别是在Delta 变异株广泛流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我国已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各种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工作,一是我国的疫苗研发单位开展了针对Delta 等变异株的灭活疫苗研究;二是开展了针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研究;三是开展了针对Delta 变异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研发工作。开展上述工作的目的是即使将来出现严重的病毒变异,我们也能够迅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新的疫苗,做到有备无患。郑忠伟呼吁,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只有做到应接尽接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和感染后再传播风险,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实现对大众生命健康的保护。(封面图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