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思想的记者
——《宝鸡日报》文字评论《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创作谈

2022-01-19 07:01裴兴斌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懒政新闻奖红线

裴兴斌

本人的评论文章《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可以用“惊喜万分,诚惶诚恐”两个词来概括获奖后的心情。“惊喜”的是,没想到能获如此高级别的大奖,且是本届中国新闻奖中全国地市报仅有的两个文字类二等奖之一;“惶恐”的是,全国新闻作品中比之优秀者何止万千,我何德何能!这也激励我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加用心写好每一篇新闻作品。

如果说要谈一点创作体会的话,那就是所论之事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所得线索源于现实生活,有感而发。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好线索、好素材是写好评论的“敲门砖”“引擎盖”

党报聚焦社会热点,引领社会风尚。就功能而言,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党报评论要因时选题、应时而作、为时献策、替时答卷。也正因为紧贴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党报评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引导社会舆论的正能量才能充分释放。

《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刊发于2020年12月18日的《宝鸡日报》,线索是在一次偶然的采访中捕捉到的。2020年8月下旬,市委书记给报社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要求对宝鸡市一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工程——蟠高快线,进行重点报道。社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经济部,我是经济部主任,认为兹事体大,理当自己上手。没想到,市委书记这么重视的工程,在采访过程中却极不顺利。有的部门认为省厅的批文还没下来,不敢提前表态;有的单位认为项目资金到位太少,继续推进工程谁来弥补缺口。于是,接受采访扭扭捏捏、遮遮掩掩。

虽然采访任务最终得以完成,事后也得到了市委书记的肯定和表扬,但采访过程中的诸多奇怪现象却久久不能释怀。我将此事放在部门内与记者讨论,没想到大家均有同感。都说以前领导见了记者笑脸迎、如今见了记者绕着走;好多领导怕出名、怕担责,担心成绩说多了上面加担子,而且张口闭口不是“条条框框”太多了,就是“现在的事不好干”了。反正就是各种“怕”,与市委一向倡导的敢于担当、“跳起来摘桃子”精神背道而驰,相去甚远。我认为这个现象不合常规,有悖常理,就把这事一直记在心间。

转眼到了12月,好多单位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有些领导在汇报工作时,张三说某个领域有红头文件约束,李四说某个事项没有政策依据,一再强调“纪律红线”踩不得、碰不得,以此证明自己某些工作没干好是有客观原因的,甚至流露出“怨气”、表现出“戾气”。结合半年来的所见所闻,堵在心口的一个问题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拿纪律红线为幌子,给自己的怠政懒政行为找借口吗?猛然间,评论标题《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就浮现在脑海里。我立即将想法汇报给社领导,领导不仅大力支持,还鼓励尽快动手。由于酝酿时间较长,基本框架已有雏形,仅个把小时就成文交稿,后经领导、编辑稍作修改,很快予以刊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评论的分量,往往取决于新闻线索和素材的质量。而线索和素材的获取,材料里没有,电话里没有,办公室里更没有。只能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到万花丛中去采集。评论要想打动读者,自己要有感而发;要想溅出火花,自己先靠近钢炉。所以,记者要通过践行新闻“四力”,不断锤炼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在纷扰复杂中,通过对与错、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反复分辨甄别,夯实筑牢自己发现新闻的基本功。这就要善于洞悉社会现象,留心捕捉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社会轨迹,通过深思熟虑,透过现象看本质,揭露事实真相。最忌讳的,就是记者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总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甘于默认,久而久之就消磨了自己的新闻发现力,致使好线索从身边溜走,或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阅历深的记者都知道,有些有价值的好线索,恰恰是从被采访对象或某个文件中的一句话中捕捉到的。往往不经意间的一句“题外话”,反而隐含着重大题材。本人这篇评论及以前获得的陕西新闻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奖,其灵感的触发、线索的获取,大都来自于新闻之外的“新闻”。我觉得作为身处基层的地市党报工作者,只要紧贴实际,善于观察,多动脑子,就不愁找不到好线索、好素材。

勤思考、多积累是写好评论的“发酵池”“母婴室”

评论《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的获奖,以及产生的社会反响、发挥的舆论效应,使我对党报评论又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在今后的写作中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是精准对焦,有的放矢。文章合为时而著,评论更是如此。我的这篇小稿之所以能够得到中国新闻奖评委们的认可,除了运气成分,还有就是“问题”抓得准,针对性强,戳准了社会诟病。在全新的政治生态下,一些只想过太平日子的“庸官”“懒官”极不适应,倍感焦躁。他们不但不反思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根源,反而千方百计找理由为自己开脱。这与党中央倡导的实干担当精神格格不入,与追赶超越的时代步伐极不合拍。作为党报记者,理应拿起手中的笔,用好党报评论这个武器,为营造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尽一己之力。社会现象大都具有共性,这里发生的,那里可能也有,将这种一时、一地之现状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考量,就有普遍意义,具有“靶向”治疗的功效。

裴兴斌(右)在扶贫户家里采访肉牛养殖情况

我们常说评论要有的放矢,不能天马行空、无病呻吟,但要扣住这个“的”绝非易事。为党报撰写评论,要始终把党和人民关心的事作为自己关注的“焦点”。纪律作风、工作作风是评论题材的常青树,但要写出新意、避免人云亦云,则要下一番功夫。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善于独立思考,用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不能跟着别人走老路,嚼别人嚼过的馍。同样的题材,只要角度新、立意新、观点新、论述新,照样可以擦出不一样的火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反之,如果视野不开阔,不能触及社会热点和痛点,东施效颦,亦步亦趋,说出来的话、论出来的理自然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但读者不买账,预期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记者发现新闻源后,就要用深思熟虑洞悉现象,提出令人信服的解决办法,用道理还原事实、用论述打动读者,让不明真相者知其原委,不辨是非者知道对错,彷徨观望者坚定信心。如此,评论才会摆脱无的放矢的尴尬。

二是日积月累,久久为功。一篇针对性、思想性、说服力俱佳的新闻评论,绝非一时兴起、信手拈来那么简单。文章的背后,往往凝结着作者多年的心血,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结果。吃了20多年的新闻饭,我早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日常采访中,但凡能触及我灵魂的东西,绝不轻易放过。心灵能感触到的东西,新闻价值一定胜过眼睛所见。一时无解,那就沉淀,终究会有开窍的一天。本人以前擅长写通讯,这些年感觉自己有了一些政策积累、思想积累、阅历积累,慢慢尝试着向评论发力,在承担《宝鸡日报》部分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同时,还兼任《陕西日报》特约评论员,就更加强化了这方面的意识。在《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成稿之前,我已多次针对营商环境、纪律作风等写过类似的评论。每一次写作前,都要重温党中央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力求精准把握精神要义,并到相关部门广泛走访,了解事实真相,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此,也就养成了对此类问题不断思考的习惯,拥有了相似问题的思想积淀。这篇评论所论及的事情,对许多人而言并不生疏,大家也都已经看到。我比别人只是多了一层思考,没有轻易放过而已。

好机制、好环境是记者成才的“助推器”“营养液”

一篇作品获奖,看似个人之力,实则全社之功,偶然中有必然。《宝鸡日报》长期处于全省党报第一方阵,在全国地市报中也有一定影响力。靠的不是经营收入,而是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读者的良好口碑,以及在全国、全省获取的一系列荣誉。多年来,社领导都非常重视新闻质量,非常珍惜既得荣誉,一直强调政治家办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持之以恒抓业务培训,坚持不懈抓新闻创优。宝鸡日报社在全省党报中最早开展绩效考核改革,薪酬向一线采编人员倾斜,给各部室下达新闻创优指标,为记者下基层采访创造便利条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采编人员争当名记者、名编辑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主要领导亲自起草重大新闻策划,并带领记者深入农村、企业、社区采访。正是在这样一种“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论英雄”的良好氛围中,广大采编人员牢记使命担当,积极践行新闻“四力”,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好作品。在2020年度陕西新闻奖评选中,《宝鸡日报》有6件作品获奖,其中仅一等奖就3件,获奖数量之多、等次之高居全省地市党报之首。我的好多新闻作品之所以成功,社长、总编辑甘为幕后英雄,亲自指导修改,编辑、同事也出谋划策。可以说,一篇作品的获奖,一名记者的成长,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奉献的功劳,是业务型领导长期指引的结果,是良好业务氛围长期熏陶的结果,是和谐环境长期滋养的结果。

猜你喜欢
懒政新闻奖红线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三道红线”考验房企“钱袋子”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从严治党之下,“懒政”怎么办
论公务员勤政建设的重要性
“懒政”也是一种腐败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