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

2022-01-19 00:41江涛王新航张露艺龙晓静曾英文秀玉
海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肌少症患病率养老院

江涛,王新航,张露艺,龙晓静,曾英,文秀玉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世界人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老龄化时代,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着的重大挑战之一是渐进性的肌肉骨骼系统衰退,其中与年龄密切相关的一类以肌肉质量和功能衰退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被称为肌少症[1]。肌少症是自然衰老过程的一种内在表现,会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2]。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之一,老龄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产生不可忽略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在人口老龄化中,肌少症已经成为重要的威胁和负担[3-4]。肌少症患病率的增加是人口老年化过程的后果,也是加速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肌少症与跌倒、骨折及中心性肥胖有着显著的关系。在其他国家,如巴西和墨西哥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0.8%和13.3%[5-6],而我国对肌少症患病率一直未作明确阐述。本研究通过检索外文和中文数据库,收集中国大陆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进行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肌少症患病率研究进行定量分析,明确我国大陆地区肌少症患病率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拟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及维普)和外文数据库(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和Cochran),从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所有中国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研究。检索策略:中文关键词为“肌少症”或“骨骼肌减少症”、“老年人”、“患病率”;英文关键词为“sarcopenia”and“old age”or“aged”or“elder”or“the elderly”and“china”or“Chinese”and“prevalence”。通过上述搜索策略进行检索,总共搜索到379篇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在社区、医院和养老院,年龄为60岁或60岁以上的中国大陆老年人进行肌少症调查的研究,并未限制样本大小,以便检索大量相关研究以供纳入;(2)纳入的研究均是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3)研究明确报告了研究设计、调查时间、肌少症诊断标准及方法;(4)诊断标准:EWGSOP和AWGSOP标准;诊断依据:(1)肌肉质量指标:核磁共振、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DEXA)和生物电阻;(2)肌肉功能指标:握力、步速。排除标准:(1)中国大陆地区<60岁的肌少症患者。(2)合并其他疾病(如骨折、肥胖、癌症、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等疾病)肌少症患者。此外,肌少症亚分类也不被纳入,

1.3 文献质量评价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标准共有5项:(1)研究设计合理;(2)研究目的明确;(3)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4)肌少症诊断标准明确;(5)统计方法合理。每一项分为“是”、“不清楚”、“否”,分别对应1分、0.5分和0分,总分为5分,>4分认为研究质量水平高,≤4分认为研究质量水平低。文献筛选及文献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当出现不同意见时通过与第3位研究者讨论决定。

1.4 统计学分析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每一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省份、样本量、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男女性别比例、肌少症诊断标准和依据、肌少症患病率及质量评分等数据。纳入研究中有两项研究使用了不同的诊断标准,本研究选择了相似的研究标准提取患病率;其中一项研究采用不同标准计算了肌少症患病率,本研究选择最完整的标准所计算的患病率。根据I2统计量进行Meta分析,I2<50%时考虑低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而I2≥50%时考虑中等到高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即使在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后,如果I2仍保持≥50%,则存在报告偏倚。在这种情况下,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t事件率精确漏斗图来调查发表偏差,并采用Beg-Mazumdar和Egger's检验来评估漏斗图不对称的意义。对于亚组间的异质性,根据I2的值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按照基层社区机构、区域、健康状况及性别进行分层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描述 初始检索共有379篇文献,其中中文数据库:CNKI 16篇,万方84篇,维普3篇;英文数据库:PubMed 229篇,EBSCO 0篇,Web of science 3篇及Cochrane 44篇。去除重复研究,筛查题目、摘要和进一步筛查全文后,共有28项研究纳入最终分析(表1)。28项研究的基线调查时间为2015—2019年,共有22 226名男女参与者,年龄均大于或等于60岁。所有的28项研究均为横断面设计[3,7-33],其中17个研究是基于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社区环境,8个研究是医院,3个是养老院;纳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老年居民和患者,并来自中国9个省份;3个研究采用EWGSOP诊断标准,25个采用AWGSOP标准。纳入的28篇研究中有25篇为高质量研究,3篇为高风险研究(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描述

2.2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Meta分析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合并患病率是17.00%(95%CI:14.00~21.00)。所纳入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100%,P<0.001),因此采用随机对照模型进行后续分析(图1)。

图1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合并患病率

2.3 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的亚组分析 将中国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按照基层服务机构、健康状况、地区和性别分层合并,利用方法二进行统计分析(图2~图5)。在社区、医院及养老院三种基层社区服务机构纳入研究数分别为是17项、3项和8项,通过Meta分析三种不同服务机构肌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1.00%(95%CI:9.00~12.00)、30.00%(95%CI:18.00~45.00)、31.00%(95%CI:28.00~35.00)(图2)。社区老年人的肌少症患病率低于医院(图3)。根据纳入研究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Meta分析显示,住院老年患者的肌少症患病率为30%(95%CI:18~45),明显高于社区老年居民的患病率11.00%(95%CI:9.00~12.00)。然而中国老年肌少症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2015—2019年,所纳入研究来自社区的有6个省市,分别是北京、四川、浙江、天津、上海和深圳。它们的患病率分别是19.00%(95%CI:16.00~21.00)、12.00% (95%CI:7.00~17.00)、7.00%(95%CI:7.00~8.00)、9.00%(95%CI:8.00~10.00)、7.00%(95%CI:7.00~7.50)和12.00%(95%CI:12.00~12.30)。在6个纳入省市中北京的患病率最高,而上海、浙江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最低。对同样来自医院和养老院的不同省市的患病率进行分析可知,无论是医院还是养老院,纳入研究所对应的省市中四川的患病率为最高,分别是32.00%(95%CI:13.00~59.00%)和34.00%(95%CI:33.80~34.60%),见图5。

图2 中国老年人社区、医院和养老院肌少症患病率

图3 中国老年人医院与社区肌少症患病率比较

图4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性别比较

图5 中国不同地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比较

2.4 发表偏倚 本研究漏斗图未发现有明显的不对称,进行Begg秩相关检验(Z=0.55318,P=0.5801)和Egger回归分析(t=1.0009,df=26,P=0.3261)均未提示存在发表偏倚,见图6。

图6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的漏斗图

2.5 敏感性偏倚 删除人数最多的3篇研究和人数最少的2篇研究,再次统计我国老年人肌少症合并患病率,结果为17.00%(95%CI:12.30~22.50)与原先计算的患病率17.00%(95%CI:14.00~21.00)相一致,因此可提示纳入研究有较低的敏感性偏倚。

3 讨论

中国的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广泛性骨骼肌量和肌力逐渐减少的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加,肌少症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其容易造成老年人骨折、运动障碍,甚至死亡[34-35]。目前肌少症最为常见和公认的诊断标准为EWGSOP和AWGSOP标准[20,34-35]。本研究一共纳入了28项横断面研究,通过Meta分析描述我国2015—2019年≥60岁老年患者肌少症患病率的流行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Meta分析显示:2015—2019年老年肌少症的合并患病率为17%(95%CI:14.0~21.0),而其他国家,如美国、巴西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分别为15.0%和10.8%。其可能的原因如下:(1)营养状况:肌少症是一类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易导致骨骼肌的形成受损,进而影响肌量和功能[36-37]。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高,营养不良风险较低。而我国老年人常存在明显的蛋白质、维生素及能量的摄入不足[3],特别是医院的老年患者,多数合并多种疾病,存在高营养不良风险[38],这些因素可能诱导了肌少症的发生。而营养补充(如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利于肌肉功能恢复[39]。(2)体力活动: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利减缓骨骼肌功能丧失,而过多或过少的体力活动会带来副作用[40]。IVKO等[41]研究发现老年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肌力和功能,预防老年肌少症。(3)肌少症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神经系统的衰退及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会增加肌少症的患病率[25,42]。(4)多数人对于肌少症认识和关注存在不足,有人认为“千金难买老来瘦”是一种健康的表现,而不知道老年人身体消瘦更可能患上肌少症。另外,在多数医院和养老院对于肌少症的认识和控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本研究分析了2015至2019年在不同基层服务机构: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的中国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来自医院和养老院的老年人的肌少症患病率明显高于社区,而医院和养老院老年人的肌少症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相关文献报道医院的老年患者肌力和功能普遍明显低于健康的老年人,有较高的肌少症患病率[43-45],这提示健康状况更好的老年人,更不易患肌少症。分析不同地区的老年肌少症患病率,北京的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比纳入的其他省份/地区的高;而上海和浙江的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为最低,且均低于我国老年人合并的肌少症患病率;四川和重庆在医院和养老院的老年肌少症患病率均较纳入的其他省份高。上述结果表明我国老年肌少症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营养支持是防治老年人肌少症的重要措施。补充蛋白质,尤其是富含支链氨基酸的乳清蛋白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及减少蛋白质分解,有益于肌少症的防治。KRAMER等[46]研究表明:摄入乳清蛋白营养补充剂能够刺激肌少症老年人餐后肌肉蛋白的快速合成。老年人肌肉衰减与机体的炎症状态也有关,通过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维持肌肉质量。相关研究表明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抗阻锻炼能显著提高老年人肌肉蛋白质量,增强肌力与功能[47]。其次,维生素D补充也可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和钙离子内流,使肌肉纤维的相对数量、横截面积增加,从而改善肌肉的功能[48-49]。

本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Meta分析数据合并时,异质性较强(I2>50%),可能原因是纳入研究的时间跨度大,各个研究间的抽样方法、样本量、年龄范围、诊断标准等存在差异。虽然采用I2来评估异质性,但其与样本量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中国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较高,而在医院和养老院的老年人较在社区的老年人更易患肌少症,且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应对肌少症加以重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肌少症的认知,提倡老年人进行适当体力活动和合理补充营养,积极控制肌少症患病率的增加,减少肌少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疾病和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肌少症患病率养老院
肌少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运动预防肌少症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In My Next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