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雪 陶志勇 刘晓辉 刘 伟 杜玉诗
(1安池 (山东)动物营养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2济南安池畜牧业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3山东安池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在仔猪出生第2周开始给仔猪补饲教槽料几乎是现代猪场的常规做法。补饲教槽料的益处有多个,总结发现主要有:①缓解母猪的哺乳压力;②饲料可刺激仔猪肠道,促进其尽早发育;③使仔猪提前适应固体饲料,为断奶做准备。哺乳仔猪对饲料的新鲜度很敏感,补饲时要求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但实际生产中的补饲往往是饲养员凭个人经验添加饲料,且未引起足够重视,要么一次性加多了,因怕浪费而几天不换料;要么料槽已空而未及时补料。因此,有必要对哺乳期仔猪采食教槽料的日龄规律进行研究,以量化补料量,避免昂贵的教槽料浪费。
试验于2021年10月在济南安池畜牧业有限公司猪场进行。选择健康的、5~9日龄、每窝仔猪数11~13头、母猪2~4胎的哺乳仔猪13窝,统一补饲教槽料。试验期间以窝为单位每天早晨清理仔猪料槽并补充新鲜教槽料,记录加料量、浪费料量、同窝仔猪数,计算每头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累积采食量。用SPSS 22.0进行回归分析作图。
由表1可知,参与试验的仔猪共计13窝、152头,每窝仔猪数平均11.7头,仔猪平均初始日龄7 d,母猪平均胎次2.5胎。
表1 试验仔猪基本情况
由表2可知,哺乳仔猪7~10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仅2.3 g/头/d,从11日龄开始,仔猪采食量逐渐增加至20日龄的6.5 g/头/d,从21日龄开始采食量明显增加至28日龄的57.9 g/头/d。同时,发现哺乳期仔猪平均日采食量不均匀,变异系数较大。
表2 哺乳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及其变异系数
由表3可知,哺乳仔猪7~28日龄之间平均累积采食教槽料量为123.7 g/头/d,其中73%的采食量发生在23~28日龄,教槽初期(7~15日龄)累积采食量不足8 g/头/d,占比仅6.3%。
表3 哺乳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分布
以日龄(x)和平均日采食量(y)拟合曲线得到指数方程⑴,R2达0.899,曲线拟合度较好,表明哺乳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呈指数型增长。
式中:x=哺乳期日龄;y=平均日采食量(g/头/d)
人们赋予教槽料的期望是使仔猪尽快适应植物源性蛋白为主的固体饲料、学会自由采食和主动饮水以适应断奶过程。但关于仔猪采食教槽料对缓解断奶应激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文献报道哺乳期采食教槽料的确提高了断奶后的采食量和断奶表现[1];也有文献指出这种采食量提高仅限于断奶后1周内,其余生长性能指标并无显著影响[2],对腹泻率也并无改善[3]。然而教槽料在保证哺乳期母猪和仔猪健康方面的结果相对一致。对于母猪而言哺乳仔猪采食教槽料缓解了母猪的哺乳压力,母猪掉膘少,断奶发情间隔时间缩短,且仔猪断奶后采食量和增重在数值上有所增加[4,5]。对于哺乳仔猪的效果更加明显,相比于不补饲的仔猪,补饲教槽料的仔猪死亡率减少45%、窝均重增加6.2%、仔猪体重变异系数减少71.4%[4]、哺乳期增重超过1 kg/头,且早教槽(7日龄开始)比晚教槽(14日龄开始)效果好[5]。
第一个因素是日龄;从文献报道结果来看,仔猪出生第1周,对母乳以外的食物并无兴趣,从第2周开始少量尝试,从第3周开始采食量明显增加,70%以上的教槽料采食量发生在断奶前最后1周[4],这与哺乳母猪泌乳曲线相吻合,当母猪泌乳量不能满足仔猪最大生长速度时,仔猪开始寻找替代物[6]。第二个因素是教槽料的形式;对比粉料和不同硬度的颗粒料,软颗粒饲料的采食量最高,粉料次之,硬颗粒饲料的采食量最低,且软颗粒教槽料组仔猪断奶后在应激状态下肠道结构损伤最小[7]。第三个因素是同窝仔猪的数量;经试验对比发现中等规模(同窝仔猪数7~8头)的仔猪教槽料采食量比大规模(同窝仔猪数9~12头)和小规模(同窝仔猪数≤6头)都高[3]。
由于补饲教槽料的日龄、教槽料的性状及同窝仔猪数量等的影响,仔猪教槽料采食量的变异很大。本试验从仔猪平均7日龄开始教槽直至28日龄结束,所用商品教槽料为粉加粒型,粉料和颗粒料各占50%;所用母猪为纯种法系大白猪,其产仔数高,平均带仔数近12头。试验结果中虽然仔猪采食量变异系数较大,但总体采食量的曲线变化与基本与文献报道一致[4],经回归分析得到的指数方程拟合度较好(R2=0.899)。
根据试验结果和回归方程,建议仔猪从第7日龄开始添加教槽料,且添加量为:7~14日龄5~10g/头/d,15~20日龄10~15 g/头/d,21~24日龄20~30 g/头/d,25日龄~断奶50~60 g/头/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