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教学与经典研读的融合思考

2022-01-19 16:11胡天焰
新阅读 2022年1期
关键词:典籍古代汉语教学

胡天焰

高等院校学生常把“元典”与“经典”混为一谈。尽管二者有紧密的关联,一个民族早期的典籍往往既是元典也是经典,但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一般认为“典”是指可作典范的重要书籍,但并非一切古老而重要的书籍都能称为“元典”。结合古典典籍论述,“元”包含了十种关键含义:起始与开端、首与头、本与原、正嫡、美、善、上、宝等。由此可以看出,以元典来称呼中国先秦时期的大批典籍更为妥当。而当前学界对“元典”的内涵大致解释为:能够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给人的思想和观念施加强烈影响的古典文明文献。金宁先生在主编的《中华文化研修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指出,元典“集中反映了民族的集体经验和文化心态,往往具有首创性,博大精深,因而成为一个民族垂范永远的精神象征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中国古代汉语课程选择所谓“名篇”作为讲授对象,多是“经典”而非“元典”。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主要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典籍,稍做拓展则扩大到《墨子》《孟子》《老子》《庄子》《仪礼》《周礼》等,它们是文化之鼻祖,是后世经典的来源。中国早期汉语很多寄生于古代经、史、子、集中,尤其是先秦政治、伦理、哲学著作中有大量的文艺思想片段,这个阶段文论研读还可称为“元典教学”,但两汉以后的著作基本上以“经典”著称。二者在使用中应加以区分,避免在研究中继续混用。

高等院校元典教学和经典研读的兴起及相关措施

纵观20世纪至今的百年教育史,学科经典在不同阶段都曾得到过高度的重视。西南联大在抗战期间推行国民政府施加的“战时教育”“实科教育”的同时,仍没有放弃“元典教育”,尤其是中国传统民族经典的“教”与“学”。那时受西方学术体制的影响,各学科尚处于创建和发展中。一批知识分子筚路蓝缕、艰辛开拓,通过典籍的教与学,形成了文史哲等系列教材,也产生了很多名家。培养出大批基础扎实的学生。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前的经典教学是成功的,促使了大批具有思想和才华的知识分子出现,催生了许多理论、派别和观点,学术较为活跃,也为各学科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后,一批高等院校招收尖子生或着手人才培养的改革,率先开设人文实验班、国学班,采用的也多是研读经典的教学方法。如武汉大学开设了中西哲学比较实验班,授课聚焦于中、西最著名的十几种传统文献,让学术通过阅读元典文献,领悟文献的真谛,并辅之以导师讲读,这种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研读经典的能力。

元典的探讨,成為20世纪90年代的学界热点,但其余波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大众文化和网络传播助推,人们不断地回归和重温不朽的经典,各学科的经典作品也日趋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大学生普遍不读古代汉语作品,其阅读量微乎其微让人惊讶,倡导元典教学和经典研读的呼声日益高涨,在高等院校各学科中被普遍推行。如湖南大学排名“第一”的选修课《唐诗经典与现代人生》。众多学者已把培养学生直面作品的能力作为专业培养中的一项基本功,常抓不懈。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作出部署。激活经典,熔古铸今,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就是在汲取已有成果基础上,编出一套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大众性的读本。该套书所选图书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典籍。

元典教学和经典研读的价值及必要性

根基与要害。聚集不同阶段的元典和经典以专题的方式展开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诚如学者南帆所言“政治是由帝王书写,文学是由经典构成”,每个学科抓住了经典,就大体把握了学科的要害。远比泛泛而论、讲究知识传授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更具有价值。

细读作品、发现问题。元典和经典教学的突出特征在于,聚焦于一部或几部经典作品展开细读,它要求师生有共同版本的经典作品,在相对宽松的课时内放慢节奏,逐字逐句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字词、语段的精心研读和思考分析,挖掘作品中或隐或显的思想意蕴。进入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基本上能独立阅读古代文言文,在古代汉语学习中,适当借助字词典等工具来读作品,疏通文义。一方面,能促使学生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汉字学等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起来;另一方面,能通过不断的文本研读,切实增强学生自己读作品、自己思考和寻找话题的能力。

元典和经典的特质与魅力。元典和经典建立在现实基础上,但又具有相当的超越性。元典和经典思考的问题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元典和经典具有开放性被不断地言说并启迪思路。并且,元典和经典的诠释是一个以今判古、推陈出新的过程,因而元典和经典的诠释史就无限丰富多彩,而元典和经典是一棵永不凋谢的常青树。可见,元典和经典不只是一本书,它在历史演进中包含着众多学者的思考、阐发和不同理解,因而对元典和经典的阅读、学习还将带动一部诠释史,有可能牵动数千年学术史,引发广泛而持久的关注。这也是非元典或非经典性的其他书籍所不具备的。

基于此,当前在高校大力开设元典教学和经典研读课程,有助于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去看书,看名著名篇,虽然在面上不一定能铺开,在量上不一定有保障,但催促看一些学科伟大的典籍,总是利多于弊的。从研读作品起步,确保路子对、入门正派,打牢基本功,铺就一个好的底子,能真正从作品内部获得思索与启迪,获得讨论的话题,这对培养其科研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让元典和经典“活起来”

元典教学和经典研读融合是一种既有价值也符合潮流的新型教学模式,需要在高等院校各个学科中倡导、实践和推行。要想使这种教学取得一定成效,还必须不断积累和探索。需要在以下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让学生“动起来”。由于传统“讲授法”在国内高校根深蒂固,且许多教师对讲授法非常习惯和熟悉,限于考评体制和个人惰性不愿意去进行较大力度的教学改革。从而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和参与度,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汉语经典研读法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退居幕后”做主导,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把研读经典的过程作为内化、吸收及自我构建的过程,这是任何教师无法包办的事情。

二是教师的总结和分析。古代汉语的经典研读不同于中学的语文课教学,不能沉浸在字、词、句的释义中出不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字词句是基础,要疏通文义,从中提炼出文学家对文字的评析与看法,并结合时代语境和学术思潮对文艺进行理解和阐发。在紧凑而有限的课时内,教师的设计、组织和指导极其重要,不仅要针对经典文本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地点拨,帮助学生梳理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更要对学生的发言和讨论从观点、视野到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尤其是培养学生直面文本阅读和分析的能力,从内部思考问题,生发学术话题。

任何学科的经典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它会源源不断地给读者带来滋养和启迪。元典教学和经典研读融合应常抓不懈,虽然一时难以看出成效,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终将能在大学生身上刻下烙印,带给大学生沉甸甸的收获。

作者单位:民主与法制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典籍古代汉语教学
拈花
——鲁迅藏中外美术典籍展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中传统方法的坚守和信息传播时代的创新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连连看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