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相知和相长

2022-01-19 15:18池海红
高教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才兼备

池海红

摘  要: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导师和学生从相遇到相知、并相互影响的过程。文章分析了目前的师生关系,并以实例来回答三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同时分析了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及与研究生的相处之道。

关键词:德才兼备;相知;相长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2-0154-04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the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which is the process from learning to influencing between supervisor and 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uperviso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answers the three questions with examples: what kind of people to cultivate, how to cultivate people and for whom to cultivat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quality that the tutor should have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way of getting along with the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equal stress on integrity and ability; learning each other; benefiting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最重要环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明确了“围绕服务需求,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也做出重要指示,指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18 年印发的《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七项职责,提出导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但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一些研究生导师的负面新闻频频出现,成为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热点问题。随着研究生逐年扩招,师生矛盾有增多的趋势。下面就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师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本科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名声在外、学术水平高的导师,但是由于了解渠道有限及从众心理的影响,对于导师本人及他的研究方向并没有做深入了解,存在盲从的问题。等到研究生阶段,发现导师所从事的研究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从而与导师想法相抵触,产生矛盾。另外,研究生扩招带来的一大问题是:尽管招生数量增多,但有些学生并不是想通过研究生教育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是想提高一下文凭的层次。这类研究生由于缺乏上进的动力,往往会觉得导师布置的任务太难而不愿意花费太多精力去钻研,从而与导师的意愿相违背。

(二)导师存在的问题

有些导师缺乏师德,没有教书育人的意识,采取家长式作风,把学生当作了完成科研项目的工具,忽略了学生的精神诉求。负面新闻暴露出的正是这样的问题。这些负面新闻颠覆了导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对研究生导师群体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还有一类导师尽管不属于前一种,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很少与学生交流,对于学生采取放养的态度,让博士生来带研究生,让研究生来带本科生,这同样没起到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导师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科技发展迅速,有些导师由于主观及客观原因,知识素养没有跟上,导致在指导时力不从心,并不能跟踪学术前沿,产生的后果就是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科研能力。

(三)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除了师生的品德问题,师生出现矛盾还有沟通不畅的问题。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教育质量高低,也对师生个体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当导师并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强调沟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有些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师生出现矛盾,有些情况是学生存在学习态度的问题,如果只由导师单方面推动,显然效果不理想;有些是学生能力问题,尽管他有积极学习的愿望,但是由于能力有限,很难做一些较深入的研究。有些情况是研究生导师存在师德或指导不力问题,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及学业的提高十分不利。有些情况是师生双方都存在问题,矛盾就更为突出。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导师和学生从相遇到相知、并相互影响的过程。好的培养体系是能够使师生双方相长相成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二、师德是育人的首要条件

在各個层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师德都是育人的首要条件。但在高校选拔人才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一要求。通常认为只要导师的学术水平高,就天然具备了较高的指导能力。与本科的培养模式不同,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多地是与导师朝夕相处,接受导师的指导。在共同生活中,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必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教师作为参照物。因此,在解答外界“培养什么人”这样的问题时,高等教育首先应回答的是“导师自身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

导师的个人品德是导师本人所具备的优秀的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优秀的导师必然是德才兼备的学者。优秀的导师一般具有以下相似的品质:

1. 正直和公正。导师在与学生相处并处理出现的问题时也是要这样,在注重自身品行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品行的培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及一视同仁,学生的错误需要及时被纠正,对于学生之间的矛盾,要深入了解并及时处理。不应以学生学业是否优秀来区别对待学生。

2. 关爱学生。导师给予研究生更多的指导与关心,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研究生得到正向的情感反馈,这样研究生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与学习。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善于鼓励及引导他们继续更深层次的研究,并鼓励他帮助及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业进步。对于能力弱的学生,强调打好基础,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分配研究任务。

3. 睿智。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活力,导师要善于从不同视角来思考问题。唯有学而不厌的导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也相互感化。当教育过程成为对话的时候,师生双方才能“相知相长”。

4. 善于反思。要使学生对知识有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需要导师不断反思提高自我,丰富自己的知识,起到表率作用,才能具有清晰的指导能力和说服力。

师者品德的养成,必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仅是内在自我约束的外在表现,也是外在环境约束的结果。随着高校扩招,大量青年教师作为新鲜血液引入高校,35岁以下导师占比逐年上升。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对于理工类学校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只是在博士毕业之后由于拥有学术成果而成为高校教师,在学生时期没有通过助课等形式为今后成为高校教师打下必要的基础,忽视了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培养。由于思想品质的不可观测性,用人单位也忽视了对于其思想品质的考核。因此,师风师德建设除了重视教师的个人修养之外,还要建立教师准入机制和师风师德监督体制,通过沟通互动、决策制定等管理过程在组织内促进个体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三、研究生培养的有效之道

(一)在本科教学中相识和相知

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从本科阶段就善于发现及培养有潜质的学生。笔者一直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始终倡导“学习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睁开眼睛看世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他的优势。有一类学生,他们既不想为了追求课程分数只关注书本的知识,也不想浑浑噩噩过日子,想在大学期间多涉猎一些专业知识,想在口碑好的老师指导下取得进步。这类学生是值得鼓励和下功夫培养的。下面笔者以真实的案例来探讨该“怎样培养人”和师生之间和谐相处之道。

案例一:笔者并没有亲自教过学生A,他是从慕课教学中认识的笔者。当时在大二下学期结束时找来,因为笔者从事的研究方向是他所喜欢的,所以想跟着做一做大学生创新项目。该生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对自己有很清晰的定位,非常明确自己想要追求什么。从大三开始除上课以外一直泡在实验室,按照要求把专业基础打牢。即使课业比较繁重,也一直坚持把课外的创新实践完成。作为老师,笔者经常抽出时间和他谈谈心,鼓励他在实验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一些补助解决些生活困难,实验室有文娱活动的时候也带着他参加。带来的成效就是他实践能力提高了,成绩也突飞猛进。确定保研之后,大四开始带着他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研一开始接触实际科研项目,因为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习的连续性,在本科阶段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科研项目也做得得心应手。因为学习扎实,研究成果显著,就业所去的单位很好,并且在科研设计岗位上工作也很出色。

案例二:学生B在大一的时候经人介绍来到笔者实验室,学着做单片机控制。后来和学生A一起在大三组队跟我做大学生创新项目。一开始学习还比较认真,学生A也一直鼓励他考研。但是与学生A不同的是,在专业知识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学生B丧失了学习热情,复习考研也是为了应付家人和同学的期待。曾经和他深入交流过,发现他看问题比较消极,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他考研失败之后就参加了工作。由于本科学历在单位不受重视,时隔一年以后又重新开始复习考研,考进一所普通大学。笔者担心的是,如果他仍是消极应对学习的话,今后的研究生学习之路将困难重重。

以上截然相反的例子说明了在本科阶段老师作为伯乐的重要性。并不是只有分数能够保研的学生才称之为优秀。不以分数论英雄,发现并挖掘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在他们处于迷惘阶段的時候拉他们一下,引导他们成才,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在研究生培养中相长和相成

在高校中更常见的情况是导师和学生是在研究生阶段相遇相识的。师生共同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但是由于方式方法不同,有些师生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

案例三:学生C是外校调剂过来的学生,本科学的是数学专业,因为考虑到就业问题,研究生跨学科考到控制学科。初来时很努力,也很聪明,并且立志要考博士。后来由于个人感情问题受到了挫折,比较消沉,没有心思学习。给他规定的研究任务和毕业论文工作完成得不好。期间谈过多次,也进行过严厉的批评,但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学生C在毕业之前完全打消了攻读博士的念头,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学问,因为学业一般,就业也就一般。在案例三中师生就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又回到陌生的境遇。

案例四:学生D在本科阶段学习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主观愿望也是想好好做研究,但一是克服不了自身的惰性,二是资质一般。由于研究生培养时间比较短,本科阶段基础也没打好,因此研究生阶段学习效果有限。这个案例具有普遍性。对于这种情况,负责任的导师是比较着急的,在及时督促、定期的检查下,尽管导师比较辛苦,但学生总能够进步一些。但是在责任心不强的导师带领下,这样的学生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导师忙于自己的业务,学生没有了导师的约束,更不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尽管考研这道门槛已经淘汰掉一些不求上进的学生,但考上来的学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上进心,在有上进心的人群里也并不是都适合做学问。从这四个典型案例中,导师可以得到许多经验。

1. 善于发现优秀的学术人才。学生A最出色,不仅刻苦,而且能力很强,在研究生阶段的两年半时间里,学业不断进步。这源于自身的勤奋及和导师从本科以来长期相处的和谐与默契。师生都从中受益良多。好学是可以传染的,一人好学,也带动了实验室其他人好学,促进了实验室整体的进步。学生A比较适合做研究。

2. 要善于沟通。前已述及师生之间的矛盾有可能是沟通出现了问题。案例二和案例三中的学生B和C学习不尽人意,根源在于求知欲下降、沟通主动性差、甚至形成拒绝沟通这样的恶行循环。学生C在受到打击之后并没有想明白自己到底应该追求什么,认为导师的批评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此类学生由于放弃了对学术的追求,想“躺平”,对于导师来说,既不能因为出现干扰因素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因为毕竟要达到研究生毕业的相应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避免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少些说教式交流。如果导师能够更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同时研究生也充分尊重导师的主体地位,虚心向导师请教,并积极向导师反馈学习近况,就不会出现从熟悉走到陌生的地步。案例四代表了目前很多研究生的现状。学习主动性是有的,但远没有学生A那样强烈,羡慕A所取得的成果,但是感觉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反而会有“别人已经那么优秀了,我还是算了吧”这样的念头。导师的时常督促会起到一定效果,但不足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导师应该确保此类学生能参与到与个人研究契合、深度适宜的科研项目,做些“努努力能够够得着”的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不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四、结束语

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函数关系。通常认为导师在师生关系中占有绝对的话语权,但这样的模式对于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来说并不适用,因为青年人个性越来越鲜明,家长式作风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导师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浪费了学术资源和时间成本。师生之间的相处就存在一个“度”的问题。《礼记·学记》中说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总结起来如下:

1.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双方都有促进作用。导师没有进步,学生也很难进步。好的导师一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学生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也会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当学生在科研中遇到问题时,导师会及时给予资源、信息和心理上的帮助。基于互惠原则,学生在受到导师大力支持后会进一步激发自身创造性动机,不畏艰险,勇于尝试实现新构想。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2. 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持续的和全面的,导师通过指导方式所表现出的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也更容易引起研究生的认同、追随和模仿。另外,就研究生的道德培养而言,导师的道德领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不同方面的道德行为,而且研究生团队中的道德氛围越好,就越有助于强化研究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因此品德才是衡量导师的首选因素。

3.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及为社会服务。而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发挥导师在道德、学术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研究生德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因此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EB/OL].(2018-01-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802/t20180209_327164.html.

[2]刘志.研究生教育中和谐导生关系何以可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0):20-25.

[3]Jacques Barzu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How It Runs Where It Is Going (2e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4]B. Javed, M. Rawwas, S. Khandai, et al. Ethical Leadership, trust in leader and creativity: the mediated mechanism and an interacting effec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018,24(3):388-405.

[5]池海紅,王显峰.关于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高教学刊,2016(16):226-227.

[6]张巧林,孙建军,卞清,等.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博士生视角与导师视角的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32-38.

[7]Ben Wildavsky. The Great Brain Race: How Global Universities Are Reshaping the World [M].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

猜你喜欢
德才兼备
淑女文化内涵的时代变迁
论陈云选拔培养青年人才的思想与现实意义
看干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周丽现象”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师生理想教育研究
学生游戏的德育价值及游戏活动研究
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立德树人
德才铸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