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智能社会与意识形态”工作坊在并举行

2022-01-18 10:51王杨秀郭晓旭
科学导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山西大学工作坊算法

王杨秀 郭晓旭

科学导报讯 由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一届“智能社会与意识形态”学术工作坊2021年12月26日以线上会议形式在太原举办,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在线参加会议。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任定成致开幕辞,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宋璐鹏主持开幕式。

“智能社会与意识形态”学术工作坊是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筹办的高质量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智能社会与意识形态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共同推进智能社会与意识形态相关研究,力争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方面作出新的突破。第一届会议邀请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菁作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胡志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小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段伟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春雨应邀作专题报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涂良川、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松、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肖利、山西医科大学教授苏果云等专家出席会议。

任定成在开幕辞中指出,智能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研究领域。科学之所以有改变社会和人类行为方式的强大力量,在于科学具有无阶级性、无意识形态的特征,但是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科学与意识形态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不搭界状态,二者相互渗透,彼此紧密关联,因此探讨智能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菁在题为《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与意识形态》主旨报告中围绕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目标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他强调,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人工智能是渗透了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技术,意识形态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了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限度。

胡志强在《制造愚蠢:智能社会中的一种认知不公正》报告中指出,智能社会制造的愚蠢既是认知不公正,也是社会不公正,这种隐秘性更强的不公正需要在智能社会真正到来之前认真对待。

王小红在《哲学智慧与AI治理全球协作》报告中梳理了当前AI治理情况与Al治理的隐忧,指出AI治理应当加强中西哲学中的智慧贡献,突出文化共识和价值共识,应将“以人为中心”原则运用在AI治理的实际情境中。

段伟文在《算法时代的意识形态与情感政治》报告中强调,计算使得世界具有可塑性,人类和算法多元互动,人類从传统的生命政治走到算法调控的软生命政治阶段,需要解决数据智能与算法的过度治理问题。

董春雨在《智能社会中可能的“范式”变革》报告中指出,智能社会是继原始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又一种社会形态,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万物互联、人机共生的全新的社会形态。

来自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15位学者和研究生也都进行专题发言,并与其他在线参会者交流讨论。

猜你喜欢
山西大学工作坊算法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成立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阎锡山对山西高等教育的守旧与革新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