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阅兵训练期间女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22-01-18 02:45:56常可意王斌全
护理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入村女兵军人

常可意,王斌全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为了迎接70 周年国庆阅兵活动,各徒步方队会在阅兵村进行长时间、大负荷、高标准、严要求的队列训练。受阅队员来自各个军兵种,而阅兵进行的队列训练与普通连队的训练内容不同,所以,对于受阅官兵而言,在新的环境中进行长期的封闭式管理和新科目的训练,客观上容易使受阅官兵的心理出现问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而军人心理健康对军队战斗力的维持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特别是在阅兵活动中,官兵要在受阅过程中将中国军人的精气神完美展现,其心理状态对受阅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军人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29.7%;女军人心理问题的发生率(36.5%)显著高于男军人(28.6%)[3]。女性军人作为部队中的特殊群体,其作用与战略意义越来越明显[4-5],在历次阅兵中备受瞩目。女兵在阅兵训练过程中的训练内容和标准与男兵相同,但身体素质是不同的[6],除生理上的区别以外,心理承受能力与男兵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加之高强度训练引发月经周期的改变导致情绪不稳定等特点[7],达到同男兵一样的训练效果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及早发现女兵心理健康问题,降低心理应激水平,减少心理症状对顺利完成阅兵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女兵进入阅兵村前后的心理变化,掌握女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开展受阅女兵心理健康的监测与维护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使用随机对照表法随机抽取1 个受阅方阵女兵140 名,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一对一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 份,获得有效问卷280 份,有效率为100%。

1.2 调查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兵龄、身高、体重、学历等。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若总分≥160 分或1 个因子分值≥2 分,或阳性项目数≥43 个者判定为筛查阳性[8]。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包含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9]。③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由25个项目组成,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弹性程度越高。本次测评采用的是于肖楠等[11]于2007年重新划分的3 维度分法。

1.3 调查方法 测评在进入阅兵村前1 个月与后1 个月进行,在第1 次测评时除SCL-90 外还需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与心理弹性量表,第2 次测评时仅填写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前调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当场一对一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0 软件进行双人录入与核对,应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采用例数描述,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及均数±标准差(±s)描述。定性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单样本K-S 检验用于定量资料的正态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两样本比较的Wilcoxon 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进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参加受阅的女兵年龄20~27 岁,平均年龄24 岁,军龄均≥2年,其中义务兵21 人,下士83人,中士及以上36 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2 人,专科94 人,本科及以上44 人。入村前身高169.22(167.50~171.00)cm,入村后身高169.50(167.50~171.5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入村前体重59.00(57.00~63.00) kg,入村后体重57.00(55.00~60.00)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受阅女兵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与心理弹性量表得分情况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得积极应对得分中位数为26.00 分,消极应对得分中位数为10.00 分。心理弹性量表中乐观性得分中位数为10.00 分,力量性得分中位数为23.00 分,坚韧性得分中位数为33.00 分。心理弹性得分为(65.75±14.80)分。见表1。

表1 受阅女兵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与心理弹性量表得分情况[n=140,M(P25,P75)]单位:分

2.3 进入阅兵村前后SCL-90 得分比较 参加阅兵训练的女兵在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兵入村后的SCL-90 量表阳性项目数[2(1.40%)]少于入村前[1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2。

表2 女兵进入阅兵村前后SCL-90得分比较(±s,n=140) 单位:分

表2 女兵进入阅兵村前后SCL-90得分比较(±s,n=140) 单位:分

项目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入村前1.18±0.31 1.31±0.39 1.21±0.39 1.20±0.37 1.18±0.33 1.15±0.28 1.11±0.31 1.13±0.32 1.13±0.28入村后1.12±0.19 1.22±0.19 1.08±0.17 1.08±0.15 1.07±0.12 1.08±0.15 1.03±0.09 1.03±0.11 1.05±0.10 t 值0.59 0.78 3.29 3.22 2.90 1.46 2.05 3.30 2.89 P 0.55 0.44<0.05<0.05<0.05 0.14<0.05<0.05<0.05

2.4 女兵进入阅兵村前后SCL-90 量表各项目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参加阅兵训练的女兵入村前在乐观性与强迫症状(P=0.005)、乐观性与焦虑(P<0.001)、乐观性与敌对(P=0.020)、乐观性与精神病性(P=0.027)、力量性与焦虑(P=0.002)、力量性与敌对(P=0.045)、力量性与偏执(P=0.009)、坚韧性与强迫症状(P=0.022)、坚韧性与焦虑(P=0.004)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入阅兵村后坚韧性与躯体化(P=0.041)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见表3、表4。

表3 入村前SCL-90 量表各项目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r 值)

表4 入村后SCL-90 量表各项目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r 值)

2.5 受阅女兵SCL-90 与中国常模[3]和女军人常模[3]比较 受阅女兵进入阅兵村前后与中国常模[3]、女军人常模[3]相比,各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女兵进入阅兵村前后SCL-90 得分与中国常模[3]、女军人常模[3]各因子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5 女兵进入阅兵村前后SCL-90 得分与中国常模[3]、女军人常模[3]各因子得分比较(±s) 单位:分

注:入村前后SCL-90 得分及各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女军人常模比较,均P<0.05。

项目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女军人常模[3](n=1 014)135.00±14.00 1.32±0.35 1.70±0.52 1.73±0.55 1.56±0.52 1.42±0.41 1.46±0.48 1.42±0.45 1.56±0.51 1.39±0.39入村前(n=140)107.85±26.37 1.18±0.31 1.31±0.39 1.21±0.39 1.20±0.37 1.18±0.33 1.15±0.28 1.11±0.31 1.13±0.32 1.13±0.28入村后(n=140)99.82±9.85 1.12±0.19 1.22±0.19 1.08±0.17 1.08±0.15 1.07±0.12 1.08±0.15 1.03±0.09 1.03±0.11 1.05±0.10中国常模[3](n=1 388)129.96±38.76 1.37±0.48 1.62±0.58 1.62±0.61 1.50±0.59 1.39±0.43 1.46±0.55 1.23±0.41 1.43±0.57 1.29±0.42

3 讨论

3.1 受阅女兵心理健康状况 受阅女兵入村前检出阳性12 人,入村后2 人,阳性发生率为5%,远低于汪微等[12]报道的13.9%。其次,随着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大以及封闭式管理时间的不断延长,女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出现问题。但本次研究发现入村后女兵阳性发生率、各项目得分均低于入村前,这与赵弘轶等[13]的研究结果相反。原因可能有:①现有研究表明,新兵入营后女兵心理状况明显好于男兵[14],女兵下连后又在各单位已经经历了严格的军事训练,锻炼了较强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②第1 次调查是在女兵进入阅兵村前1 个月进行的,女兵进入阅兵队列训练的时间较短,面对严格的淘汰机制、高强度的队列训练和完全陌生的环境及氛围,在选拔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队员之间竞争压力大,也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而第2 次调查是在女兵进入阅兵村后1 个月进行的,顺利入村的女兵通过了严格的队列动作考核和其他方面的竞争淘汰才最终进入阅兵村,他们在高标准完成训练内容的同时做到了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快速度过适应期,拥有更好的抗压能力和更过硬的心理素质。③进入阅兵村后,队员的动作水平在训练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队员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明显,队列动作和配合能力较差的队员对自身情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正式和预备人员位置逐步确定,队员之间团结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人际关系改善,加之及时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干预帮助队员及时调整了心理状态,减少了各种心理症状发生的可能性。

受阅女兵入村前后SCL-90 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和中国女军人常模。原因可能是: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部队的征兵起点已提升到高中学历及以上,兵源素质不断优化[15],征兵体检及心理测试日趋严格,军人身体及心理健康水平提高。②女兵方队的组建,需要再次严格筛选身体条件及心理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强的女兵,调查结果也表明入村前后女兵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良好。③随着国庆阅兵次数和规模的不断提高,阅兵村后勤保障经验不断积累,保障水平显著提升,训练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为参阅队员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本次阅兵训练中女兵方队首次由女教练员执教,在心理感受上更容易与队员产生共鸣,情感沟通的流畅性对受阅队员心理状态的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⑤近年来,部队对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参与其中,方队中配有专业的心理医生,为队员的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心理医师对训练中女兵心理健康状况的早发现,早干预,并针对其问题特点进行健康宣教[16]、心理疏导、个别谈话以及一对一的治疗等,增强了女兵的心理依从性[17],使心理状态有波动的队员做到“软着陆”,降低了心理应激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方队的稳定,确保阅兵任务的顺利进行。

3.2 受阅女兵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受阅女兵的心理健康程度与其应对方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心理弹性有关。受阅女兵的心理健康与其应对方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部队有着严明的纪律,有着统一的行动要求,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个体的应对方式有关。心理弹性也被称心理韧性,主要反映调查对象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心理弹性能够有效帮助个体应对压力并促进心理健康,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好,当出现应激事件时个体也越容易恢复。受阅女兵心理弹性得分为(65.75±14.80)分,略高于中国常模(65.4±13.9)分[18],表明其心理弹性水平处于中等以上,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受阅女兵具有较好的心理弹性,可能是其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中国常模和中国女军人常模的原因。

4 小结

受阅女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阅兵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女兵在进入阅兵村后的阳性数明显少于入村前,总阳性率低于以往的调查结果,且心理健康程度与心理弹性具有相关性。调查表明受阅女兵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受阅女兵的心理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为阅兵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入村女兵军人
这!就是女兵
刘善良
军人就该这个样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入村记
散文诗(2017年19期)2018-01-31 02:46:53
迷彩女兵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中国新疆特色电商“出国入村”两不误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19
军人“四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