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组轩
“秋月梨汁多味甜,老少皆宜……”直播间内,两个年轻的主播正将秋月梨举在镜头前进行讲解;走廊上,青年学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刚刚电商直播课的内容……位于山东省海阳市的云创智能产业园一派火热景象。
云创智能产业园是山东省海阳市与德州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孵化建成的海阳市首家产教融合型专业园区。随着百草味、良品铺子、京东等3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电商从业者缺口大、网络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随之而来。近些年来,海阳市紧扣“校地联姻、产教融合”发展理念,通过三方共建、校企双培、支部领办等方式,打造“党建聚力·青春云创”党建品牌,激发了产业园区的青春力量。
“作为电商销售新人,规模小、知名度低、网站维护成本高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入驻园区的乐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君娜说。
海阳市实施“经济开发区—职业学院—电商产业园”互联模式,成立电商产业园综合党支部,将入驻园区的电商企业和从业人员全部纳入管理。通过建立“职业学院联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联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互联”三联工作机制,发挥了园区电商企业组团集聚优势。
经济开发区工委、职业学院党总支、产业园党支部签订三方共建协议,共同选派40名党建指导员和驻企联络员,每季度开展一次调研走访,对园区内电商企业的组织建设、经营销售、安全生产等开展全方位指导。产业园党支部每季度组织园区企业开展一次联席会议,根据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主题发布、项目认领、结对包帮等形式,共商文案制作、产品包装、网站维护等经营难题,引导电商企业互帮互助、资源共享。
2020年以来,通过联席会议,已商讨解决品牌形象不清晰、产品定位不精准、小微企业融资难等经营销售共性和个性问题32个。
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解决电商企业用工难、招工难等问题,职业学院与产业园党支部签订“双培”协议,搭建起了校企合作培训、定向培养互助平台。职业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加强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园区电商企业向高校学生提供营销策划、运营管理、技术开发、物流管理等方面实习、就业岗位,并打造了6个5G直播间供学生实习使用。通过学徒制校企培养模式,建立了“双培养一推荐”机制,即把优秀实习学生培养为学生党员、把学生党员培养成电商达人,并向企业推荐聘用。2020年以来,共有2000余名高校学生到园区顶岗实习,300名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产业园党支部还整合优化产业园楼宇公共场所,打造了集党群服务、职业实训、商务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电商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智荟服务区、党建书吧、创客空间等板块。企业员工和高校学生不仅可以在此开展组织生活,还可以举办商务会谈、产品推介、项目路演等活动。
“我们已和10余家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建立了伙伴关系,一起研究怎么运用直播平台推销特色产品。”产业园党支部书记、行政部负责人张新建正热火朝天地和年轻人一起讨论电商助农对策。
为进一步延长园区产业链和供应链,扩大电子商务同心圆,产业园党支部与赵疃村等12家农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签订供销协议,将网纹瓜等本土特色农副产品纳入销售选品库。合作社不同,产品质量怎么保证?产业园对农产品质量制定统一供应标准,保障不同批次农产品质量,降低合作社经营风险。
如今,每年由产业园牵头,联合职业学院、属地乡镇党委等举办的红色电商节、樱桃文化节、直播带货达人秀等大型活动,带动了海阳特产外销。同时,通过搭建“直播+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电商企业”的产业链条,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还带动了周边相邻的8个村庄直播带货。据统计,仅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产业园销售业绩就达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