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2-01-18 00:16唐卫明
中国德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采访者史料道德与法治

开展儿童化口述历史研究,就是直面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研究过程成为课程大资源,让研究成果成为课堂小资源,从而服务于教学,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小学阶段是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主阵地。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就设置了“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呈现了近现代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笔者在进行该部分教学时发现:课程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难有代入感;教材信息量大,学生整理分析能力弱;课堂互动热烈,但学生情感升华却困难……如何破解以上难题?笔者尝试利用历史亲历者资源,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口述历史研究,促进学生对“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的学习。

所谓口述历史,“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寻访史实为目的,以采访者与讲述者/受访者的访谈录音为基础修改而来的纸质文本”。这种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通过采访亲历者,获得“真知识”;组建研究合作组,开展“真学习”;使学习贯穿全过程,获得“真情感”。

一、拉近历史与生活,形成课程与课堂资源

开展儿童化口述历史研究,就是直面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研究过程成为课程大资源,让研究成果成为课堂小资源,从而服务于教学,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1.化整为零,编列访谈计划

计划是拉近距离的开始,也是获取资源的起点。采访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以最高效率从讲述者那里获得所需要的史实。访谈计划要化整为零,包括讲述者个人信息、问题清单、访谈时间、组员分工等(见表1)。其中,问题清单就是成果资源预设,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组织而成。

2.以小见大,印证历史事件

教材中呈现的都是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口述历史研究则是以个体视角讲述个体经历,大背景中的独特小视角,配合教材中的大事件,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在“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的“勿忘国耻”一节中,为了近距离了解这段屈辱历史,A组采访了一位目睹过日军屠杀暴行的89岁老人章*昌。他口述了“陈家坝”日军屠杀。

“1937年冬天,日本人来了。……黄昏时,来到陈家坝,那里火桑树上捆着19个浑身是血的中国人。有个人奄奄一息地在讨水喝,他轻轻告诉我们拱宸桥仓库物资被破坏,日本兵就把全仓库的人抓起来带到这里枪毙。两天后,这个人也死了。我们就在当地把他们安葬了。”

3.由远及近,讲述真实故事

因为时代变迁,历史产生了与生活的距离,口述历史就是让身边的人讲身边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既丰富采访者的知识,成为有效教学资源,又让教材中的大事件转换到身边。结合“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众志成城”一节要求“调查爱国民众抗日故事”的设计,B组学生采访了一位接触过抗日游击别动队的90岁老人王*昌,部分实录如下。

生:王爷爷,前面您讲述到抗日别动队成立,那时他们家庭都面临很大危险吧?

王*昌老人:别动队队员一参加了地下党,就受到日本鬼子和汉奸的追杀。前面讲的阿连,就把两个女儿都送人了,自己房子也被日本人烧了,有时回来就住我家,会和我讲一些杀敌事迹。

二、链接教材与学材,提高学习与实践能力

从教材出发,让口述历史研究成果变成课程资源,是从教材走向学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对应背景、甄别内容、引文注释是提高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

1.对应背景,反刍史料价值

口述历史要在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加工、整理、提升。笔者认为,整理加工就是结合文本的反刍过程,可以和教材中的历史背景对应起来,挖掘史料价值。F组结合“富起来到强起来”中“改革创新谋发展”一节的内容,采访优秀企业家,将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与改革开放进程对应起来,进而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见表2)。

2.甄别内容,筛选有效史料

口述历史研究中,讲述者亲身经历过,未必有机会了解全局,也经常有片面性、局限性,也有记忆失实的情况,采访者在整理加工中须加以甄别。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渗透到学生的研究过程中,并使之成为学生的研究与学习能力。D组学生结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寻访模范人物”的内容,采访了六十年代余杭县的劳动模范,老书记金*良老人。以下是小组在整理口述资料时的筛选记录。

金*良老人,89岁,1960-1977年担任红旗大队书记。口述内容概要如下:

(1)担任大队书记17年,改造集体低产田,被评为劳动模范。(这一内容在课堂中重点交流,把故事讲好)

(2)1963年主动要求年交国家十万八千斤粮。(突出村民支援国家建设贡献)

(3)因这事社员挨饿十几年,有人怨他,他也愧疚。(与课堂无关,不交流)

3.引文注释,口述、文献互证

将口述史料与文献资料进行互证,是采访者在口述历史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一般以注释形式补充说明,即一段口述史料下面加一段采访者注释。E组学生采访了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役10年的都爸爸后,根据其讲述的发射中心成立的历史和神舟一号至五号的发射过程,用教材中的内容和小组收集的文献来注释(见表3)。

三、拓展时空与渠道,根植革命与红色基因

儿童化口述历史研究,计划中就指向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基因根植。时空与渠道,不局限于课堂与讲述者,也包括了过程中的所有因素。

1.物件展示,说明伟大时刻

在采访中,不仅是讲述人的口述史料是珍贵的,有些物件更是有纪念意义,说明物件背后的伟大时刻,更具教育价值。教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前,C组采访了90岁的章*成老人,不仅详细记录了老人参军参战的过程,更把老人的珍藏品拍照做成课件,物件和口述史料共同展示,體现一名普通战士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2.聚焦家庭,体味身边变化

口述历史受访者可以是家人和自己。前期参与小组口述历史研究,学生积累了一定研究方法后,可以将研究迁移到家庭,结合教材中“祖孙三代比童年”的内容开展家庭研究,这不仅是方法上的巩固,更是从家庭变化中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按照“计划—采访—拍摄记录—整理加工”的过程开展家庭口述历史。

(1)从衣、食、住、行四方面,采访祖辈和父母,记录长辈和自己的童年;

(2)整理中可用“对应背景、筛选内容、引文注释”等方法比较变化;

(3)结合调查以小见大,分析家庭变化背后的祖国成就。

3.自我见闻,记录祖国成就

从个体角度讲,一次研究经历、日常见闻等,也可以说是自我的口述历史。当研究进入尾声,让学生采用回顾法记录研究的过程与心得,将教材内容与身边鲜活个人经历、体验紧密相融,就是深入领会近现代史中的中国人民奋斗史。鼓励学生用日记法记录日常见闻,记录今天的成就,就是展望祖国的未来。

本文结合“口述历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的相关研究,是教学上的新探索。在当前推进革命传统教育和“四史”教育的背景下,本土口述历史更应与学校德育活动和德育课程紧密结合,成为落实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

【唐卫明,浙江省杭州市大禹路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郭鑫超

猜你喜欢
采访者史料道德与法治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技巧
西尔莎·罗南:爱尔兰精灵初长成
心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