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晗
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学中基础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作业的设计和完成,可以有效的落实课程教育和素质教育,因此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还有着一些问题,本文以五年级语文作业为例,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和优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深化,学生的作业设计也成为了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作业的布置和完成不再仅仅是为了巩固学科知识,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完成作业,而不是被动的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作业设计引起一定的重视,将作业的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做到不仅巩固课堂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笔者针对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进行探讨,说说我的看法。
1 作业设计多样化
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形式上以书面形为主,这种作业设计只能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暂时性的巩固和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生活联系在一起,同时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如此,作业设计在形式上可以更加的多样化,学生不仅可以写,还可以看、读、操作,甚至是玩,这些作业设计的形式,都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松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某一事物进行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第一段的写法,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将它的外形写下来;还可以设计兴趣类的作业,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成立童话、故事小组,让学生对有趣的故事或童话进行收集,并且展开一定的交流活动,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中的《牛郎织女》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我国其他的著名的民间故事,并让学生将自己所闻所感在班级中分享;教师还可以组织具有竞争性的作业形式,比如赛诗会、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游戏,比如学生们学完古诗以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的发挥,模仿原作进行创作,要求不要太高,让学生体会到作诗的乐趣;每逢佳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制作精美的礼品,并写上自己的祝福语,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分享,这些作业的优化设计,活泼生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话说、有活干、有内容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语文作业,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
2 作业设计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作业产生一定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作业过程中,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更加的兴趣化,更加的吸引学生,既符合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才能使作业的效果得到有效保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鲸》时,教师可以让一些擅长绘画的同学,让学生将鲸睡觉时的状态画下来,并在班级中展示,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画出一幅山水画,以画配乐,以画感诗,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被压迫人民的心情,营造悲壮感人的氛围,充分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沉陷区老百姓的同情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在学习修改病句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游戏,比如将一些病句融入到一个故事情境中去,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语病,并找出修改的办法,教师可以将100个病句编制成某县委扩大会的发言记录,教师还可以将参与人员的发言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呈现,在学习直述句该转述句时,教师可以设计打电话的游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打电话、接电话,并对别人的话进行转述。
3 作业设计层次化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每个学生都面临着各种差异,如果每个学生多做同样的作业,这势必导致有些学生无法将知识点吃透,还有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远远没有达到,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作业进行层次化的设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来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式的设计,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范围内,使不同的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更好的参与到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比如在五年级《四季之美》的作业设计中,可以设计两种类型的题型,一种是可以让学生根据原文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巩固,并实现一些與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积累,而另一种是让学生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造句;同时让学生仿照课文,运用动态描写一处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前一种是必须做,而后一种可以选择性的做,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的完成中抓住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让学生学会主动积极的完成语文作业,改变消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而真正的发挥作业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保证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范万娟.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J].新课程,2020(3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