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福英
摘要:当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已经悄无声息的渗透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融合不仅可以更加生动化地将知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现出来,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所达不到的程度,本文将基于此产开详细的介绍,并详细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字: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的标准要求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不能仅仅教授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体验数学的思考过程,并自己体会数学的用途,理解数学的价值[1]。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空间形态和数值定量关系的学科语言,是描述自然规律的有效工具。新的课程标准是强调数学应用的价值,学生应该从课堂学习到数学活动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扩展他们的学习焦点。
1.高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必要性
学生学习新知识,体验新知识。学生可以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提高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理解数学结论、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应用。但是,现在的高中数学教育模式基于让学生通过考试为目的地让学生学习理论,关于教师如何准备和研究课程的意义和教学的根本目的已将被渐渐忽视了,在这种情形下的教育系统中,学生在课上的主动和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了,很难完全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学生基本上听、背诵教师教的知识,处于完全被动地接受所学东西的状态。学生只要仔细听教师的讲解,还要把教师讲的重点记下来,顺利通过考试便算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显然,这种教育方法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没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没有助于培养新生代人才。
基于此类情况,为了满足新课程标准,有必要研究设计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教育方法。信息技术的引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同时它也可以协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工作,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也要改变原本的教学思想,改善教学的形式,基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并进行一定的教学扩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信息技术是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可以用于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和讨论,也可以作为知识积累和创造性实践的工具。通过信息技术,构建高度智能的学习系统,将知识和思想相结合。
2.高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策略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基本上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讲解其教学内容。在这个模式下,教师是教室里的主体,学生常常在教室里处于被动状态,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难度,学生通常不能满足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而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这种情况发生了有效的变化。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象征性数学语言转换成图形、动画和其他形式。它不仅能直观地显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迅速了解并理解它。从内而外,它可以大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从被动学习到积极探索学习的过渡。
2.2 提高教育效率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包含的很多概念、原则、公式都比较抽象。很多学生通常会觉得无聊而难以理解。这些知识几乎都与图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是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相对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防止教师在绘画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可以表现出难以在黑板上清晰反映的抽象概念的内容,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以丰富的形式上表达微观的现象[3]。通过图形的组合,学生可以当堂理解其内容,以便更好地“消化”和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 渗透数学思维和方法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在高中数学中,有很多数学思维方法,如函数和方程式的思维、数字和图形的组合思维以及分类、讨论思维等。高中数学教育不仅能为学生传达数学的基础知识,还渗透到相关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方法中,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意义和本质[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学思维方式的创意渗透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反映知识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收获许多数学思维和方法。
[结语]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到高中数字的教学中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教学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陈红芳.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45-46.
[2]王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应用策略[J].读写算,2021(33):25-26.
[3]周彬.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评《高中数学疑难课题教学设计案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2):65.
[4]陈鹏.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分析[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四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2021:36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