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天宇
党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做好新時代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遵循,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供了制度保证。四川天府新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决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关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着力强组织、优队伍、育人才,为高质量开启公园城市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激活组织动能,凝聚高质量发展组织力。《条例》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四川天府新区坚持纵横联动、条块结合,一体推进党的组织有形覆盖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不断提高公园城市党的建设水平。着力建强组织体系。紧盯组织建设薄弱点、交叉点,创新区域性、行业性、综合性党组织设置方式,构建机关、社区、“两新”组织“1+1+2”联建共建体系。深化机关党建“四融入”工作机制,动态建强街道、村(社区)、居民小组三级党组织,延伸建立物业小区党组织110个,新建产业功能区、楼宇商圈、商协会综合党委14个,持续推进党的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做优基层治理。坚持“关键少数”和示范带动“两头抓”,一头抓全域推行“头雁计划”“青蓝计划”“百炼计划”,举办“蓉归”优秀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活动周,回引优秀农民工298人,梯次优选一批善治理、敢担当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头抓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有机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力量,示范推广党建引领下党员联管、自治覆盖、社团助力、志愿提升、服务全民“五线工作法”,推动创建市级以上党建示范社区(小区)70个。着力汇聚发展合力。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建立“天府·两江”、成眉创新经济产业带等区域党建联盟,吸纳联盟单位80家,定期开展组织生活、机会清单发布、项目考察等。围绕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中央法务区等重大功能平台建设,整合党群服务、政务服务、企业服务资源,高标准打造4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组建182人的企业服务“红色专员”团队,实现以党建促联动、助发展。
突出事业导向,培养堪当大任的“生力军”。《条例》明确,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成长路径,建立上下联动、长期关注的干部动态培养锻炼机制。四川天府新区着眼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甄别培养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严格标准、选准苗子。立足不同行业领域、职级层次、来源渠道实际,全方位识别发现优秀年轻干部,依照级别、年龄、学历、专业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目前已储备优秀年轻干部395名,近三年面向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高校院所公开遴选年轻处级干部8人、科级31人,制定海内外知名高校优秀选调生招录计划,招录清华、北大、剑桥等高校优秀选调生124名,为事业接续发展选好苗子。综合培养、压实担子。突出一线锻炼和基层导向,推进“一线淬火、墩苗补齐”计划,采取上挂下派、交流任职、重大项目驻点等方式,累计安排年轻干部到国家部委、省市部门等上级单位挂职14人,顶岗担任街道党工委委员、村(社区)第一书记24人,到产业功能区等“吃劲”部门磨炼39人,引导干部在要事、急事、难事中丰富政治历练和“墩苗”锻炼。搭建平台、迈稳步子。根据干部成长、成熟、成才阶段特点,开展优秀年轻干部计划性“跟踪培养”,精准匹配“一对一”传帮带的导师,固化每半年1次谈心谈话机制及定期任前廉政谈话制度。打破“隐性台阶”、破除身份界限聘任13名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担任产业功能区中层职务,推荐9名“80后”年轻干部到市级部门和区市县交流任职,推动形成年轻干部有成长、有舞台、有未来的良好氛围。
聚焦校地合作,打造“蓉漂”人才首选地。《条例》强调,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谋划,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四川天府新区探索培养依托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的创新生态,持续构建与公园城市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协同体系,推动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最实的政策吸引人才。统筹推进协同创新项目招引和人才引育“两手抓”“双促进”,构建人才办牵头抓总、部门和街道参与、国有平台公司保障的项目招引工作格局,围绕天府实验室建设,新落地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大学等合作项目10个,累计引进54个,引聚华为鲲鹏、商汤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438家,连续3年承办“蓉漂·高峰荟”,发布需求岗位近1.6万个,累计吸引17.4万名本科以上青年人才落户,占成都市总量近35%。以最优的生态留住人才。坚持“人城产”营城逻辑,出台《加快打造成都科学城科技创新型人才高地若干措施》,持续迭代升级“天府英才计划”,规划建设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筹建天府产投集团、天府科创投公司,加大国有资本对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全域布局“15分钟生活圈”118个,规划建设人才公寓100万平方米,布局医院、学校、图书馆等重大功能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89个,以全方位服务打造“蓉漂首选地”新名片。以最佳的平台成就人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挖高校院所核心资源,自主培养研究生300余人,预计到2025年在培研究生将超4000人;联合400余家鲲鹏生态企业,建成全国首个鲲鹏计算孵化营,培育产业人才4600余人。实施《促进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注资3亿元建设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设立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31项,孵化高新技术企业76家,2名高层次人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者系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责编/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