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九十年 迈步从头越
——2021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综述

2022-01-17 10:55李成谭林茂陈谊娜王会
中国记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穆青新华社智库

□ 李成 谭林茂 陈谊娜 王会

在新华社建社90周年之际,以“铸魂九十年 迈步从头越”为主题的2021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于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会期一天。在年会开幕暨主题论坛上,新华社社长何平同志作主旨讲话,并宣布新华社研究院成立,向7个研究中心授牌。总编辑傅华同志主持会议,社领导刘思扬、周宗敏、严文斌、朱海黎同志出席。新华社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特约研究员、部分论文作者及新华社研究院7个研究中心负责人等约110人参加。开幕前,社领导会见了参会社外专家。学术年会设置“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研究”“新华社90年光辉历程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推动国家高端智库高质量发展”“穆青同志作品研讨会”等四个平行分论坛,刘思扬、周宗敏、严文斌同志出席分论坛并作点评,社外专家及多个部门分社的60多位同志作重点发言并围绕相关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一、重塑互联网时代国家通讯社的主导地位

在年会开幕暨主题论坛上,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同志介绍年会筹备情况。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等社外专家,新华社原总编室副总编辑闵凡路、新华社领衔记者张严平、新华社参编部部务会成员兼新华社研究院党委常委董素玉、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徐泽宇等社内代表围绕新华社90年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智库高质量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议题作了发言。

在宣布新华社研究院成立并向7个研究中心的代表授牌后,何平同志作主旨讲话。

何平同志说,新华社90年的历史,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个侧影,也是我们党百年新闻事业史的一个缩影。90年来,我们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声同气,与时代同向同行,90年的奋进历程让我们倍感荣光,90年的辉煌成就令我们无比自豪。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我们以“铸魂九十年 迈步从头越”为主题举办新闻学术年会,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回望“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展望“我们为谁,向哪里去”,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发挥喉舌、耳目、智库作用,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

何平同志强调,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华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重塑互联网时代国家通讯社的主导地位。以导向为魂,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以内容为王,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强化网络思维下谋划内容创新,在提升“后浪”意识中优化内容表达,在拓宽全球视野下推动内容建设,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以终端为重,建设自主可控的新型传播平台,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统筹平台建设和服务升级,占据传播制高点;以机制为要,调整架构、优化流程、再造平台,充分发挥“两大平台”全社全媒体报道总调度、总枢纽、总平台、总出口的“龙头”引领作用,强化总社各编辑部的“龙身”主体作用和国内外分社的“龙尾”基础作用,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以技术为先,把技术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自主创新”上求突破,在“技术赋能”上下功夫,在“资源聚合”上做文章,以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创新;以人才为本,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人才强社”战略,在“识才”上出新招,在“聚才”上见真招,在“用才”上有硬招,在“育才”上亮实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一流新闻队伍,为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夯实人才根基。

□ 图为与会专家在2021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各分论坛参与讨论。

傅华同志说,本届年会是90周年社庆重要活动之一,何平同志代表社党组所作的主旨讲话充满前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学术性,希望与会同志围绕年会主题深入思考,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为国家通讯社和国家高端智库共同发展、新闻报道和智库建设一体推进建言献策,努力奋斗。

刘刚同志说,新华社紧跟党中央从瑞金、延安、西柏坡到北京,走过了90个春秋。社党组确定本届年会主题为“铸魂九十年 迈步从头越”。希望大家围绕年会主题深入思考,为新闻报道和智库建设一体推进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贡献智慧!

二、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的学习研究

副社长刘思扬同志出席“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研究”分论坛并讲话。总编室副主任汪金福同志主持论坛。

论坛分为“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研究”“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的探索与思考”两个板块。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中国广告联合有限公司总裁顾立林、新华社研究院副院长刘光牛、北京分社分党组成员孙玉遐、音视频部视频通稿编辑室副主任关桂峰、摄影部签发人王海京、音视频部英语新闻室编辑张雨虹、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有限公司编辑胡蓉、音视频部编辑王心彤等社内外同志作了重点发言。

刘思扬同志强调,要继续加强有关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的学习研究,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新闻实践。要政治坚定,始终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引领时代,始终把牢正确的舆论导向;要业务精湛,始终把牢正确的新闻志向;要作风优良,始终把牢正确的工作取向。

陈力丹总结了马克思在新闻传播理论方面的贡献,指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出了重大的继承和发展。这尤其体现在关于世界传播体系、时度效、新闻规律、新闻真实性原则、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等方面。

刘光牛结合新华社近年来在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研究方面取得的《习近平论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研究解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学习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十讲》《习近平同志与新闻舆论工作》等重要成果与经验,提出要深刻把握当代新闻舆论工作重大理论发展与创新,肩负起新闻理论工作的重要职责,着力推动研究创新完善,为党的新闻事业提供学理支撑和实践指导。

顾立林主张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不断提高舆论引导主动权。孙玉遐、关桂峰等认为,要深刻认识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生命线。王海京、张雨虹、胡蓉、王心彤等将习近平新闻舆论论述理论探索应用于新闻实践,精选新华社一些典型报道案例,就如何以习近平国际传播论述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对外图片报道,用图片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以习近平党性人民性统一论指导国际传播实践;如何进一步创新《习近平时间》等栏目;如何将传播新技术赋能核心报道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三、汲取历史智慧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副总编辑周宗敏同志出席“新华社90年光辉历程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分论坛并讲话。总编室副主任倪四义同志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史研究室原主任郑德金、新华社研究院新闻史研究室主任万京华、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编辑孙爱东、摄影部终审发稿人黄晓勇、全媒编辑中心总编室副主任周庚虎、音视频部直播报道中心副主任李薇、北京分社编委王君璐、新华网北美公司总经理杨磊、新华社研究院新媒体与舆论研究室编辑毛伟等与会同志就新华社90年光辉历程、强化内容导向、探索融合机制、求解国传之道四个方面作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周宗敏同志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之举。我们要找准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支撑点,寻求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切入点,拓展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创新点,探索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突破点。

周勇回顾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为中国共产党的对敌舆论斗争、团结民众增加了一种强有力的重要武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兴媒体掌握舆论主动权的早期尝试。郑德金阐述了红中社通讯网的建立和历史作用。万京华分析了“新华体”的形成、发展与历史贡献。

孙爱东结合半月谈报道实践,探讨了新闻报道如何把握好“四个关系”:新闻敏感与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关系、满足需求与引导舆论关系、全覆盖与影响关键少数关系、新闻传播与舆论斗争关系。黄晓勇建议,以人机协作技术为引领开发政治差错防范管理平台,将新华社政治防差错系统显在化。周庚虎提出社交媒体运营关键是遵循平台传播规律,把握好内容与话题、时效与安全、客观与态度、轻策划与硬发布、活跃度与风险等五对关系。

李薇认为“风华正青春”直播是对新华社视频报道能力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也是两大平台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再造视频采编流程的成功尝试,应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更常态化的全社“大直播”体系。王君璐介绍了北京分社“中央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PUGC”合作模式,建议进一步完善新华社与县级融媒体中心PUGC合作机制。

杨磊提出通过软性题材打动人心、以典型人物增强贴近性、借用渠道和本土语言使效果倍增等国际传播建议。毛伟针对海媒平台开展正面宣传提出:选题策划与传播内容要“有软有硬”,以视频为主打形式,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拓展多样化海媒平台,用好海外各类亲华意见领袖,升维账号体系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

四、推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提质增效

“推动国家高端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就推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提质增效作了深入研讨。新华社研究院副院长崔峰同志主持论坛。

国家高端智库、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务委员兼重任部主任李颖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张焱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扈大威、“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院长胡必亮等国内高端智库专家、《中国减贫学》智库报告课题组成员、河南分社副社长林嵬、《人民标尺》智库报告课题组成员、参编部机动调研室副主任赵卓悦等重大智库课题组成员、社智库办副主任杨柳、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德龙、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陆晓明、舆情研究中心思客知识中心副总监汤辉、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瞭望研究院院长熊湘怡、传播战略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室主任文建、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半月谈杂志社《半月谈》编辑部主任高远至等社内智库研究人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了深入研讨交流。

与会人员首先热烈祝贺新华社研究院成立。大家认为,组建智库研究的实体机构,是新华社保持唯一媒体型智库独特优势的具体实践。相信新华社研究院会统筹全社智库资源,推进高端智库建设再上新台阶。

论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重要论述展开学习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智库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重要论述,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智库、建设什么样的智库、怎么样建设智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新华社、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等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第一批试点单位,五年来,各智库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和公共外交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与会同志建议:搭建包容性智库平台、选好高端智库人才、建优智库研究基地、推出重大智库成果、举办智库国际会议、打造中国智库品牌:从经验导向向科学导向转变、从零散研究向系统研究转变、从随机研究向规范研究转变、从学理型向学术实践型转变、从静态向稳态转变、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转变;理念创新先行,激发人才活力,聚焦高质量发展;要配合好一线舆情工作和国际舆论斗争及时发声,阐明中国立场主张,反击西方对我歪曲抹黑;发挥新华社调查研究优势,形成一套属于媒体型国家高端智库的话语体系与写作范式,探索出一条媒体型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新路;等等。

五、学习穆青精神 感悟人民情怀

副社长严文斌同志出席“穆青同志作品研讨会”分论坛并讲话,总编室副主任陈二厚同志主持。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雨(视频)、参考消息报社卢荻、对外部褚萌萌、办公厅柯青珍、新华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王晓宁(视频)、新华社研究院万京华、国内部吴晶、中经社王文迪、摄影部李笑(视频)、国际部俞启涵等10位同志,就如何发扬穆青精神,践行“四力”要求,学习新华社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精神风范和高尚情怀,进行了深入探讨。

严文斌同志强调,应从穆青作品和新闻生涯中学习三方面内容:第一,人民情怀,包括勿忘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第二,全球视野,即洞察世界格局变化、展望新华社未来的前瞻视野和世界眼光;第三,创新思维,穆青气魄胆识非凡,不断创新,打破固有通讯社模式,为新华社的飞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围绕穆青精神和新闻思想:陈雨认为,穆青精神内涵主要包括:热爱祖国、勿忘人民的民族情感,顾全大局、立场坚定的政治觉悟,求真务实、扎根基层的工作作风,堂堂正正、别无所求的高尚情操。卢荻认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始终坚持发挥舆论监督引导作用。褚萌萌认为,“勿忘人民”的群众观点是穆青新闻思想的核心要义,媒体融合时代可从“思”“辨”“行”“为”四个方面做到“勿忘人民”。

围绕穆青新闻实践和新闻作品:柯青珍认为,《十个共产党员》为弘扬建党精神作出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历史贡献。王晓宁认为,要深入研究穆青的新闻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建设性理念和操作技巧。万京华认为,穆青在领导新华社走向世界、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不断丰富新闻报道领域、有效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和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围绕传承穆青精神、深入践行“四力”:吴晶认为,要从老一辈新华人身上汲取力量不断成长。王文迪建议,以人物融合报道为突破口,开设人物报道专栏。李笑认为,记者应自觉践行“四力”,“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两翼齐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一名新时代的人民记者。

猜你喜欢
穆青新华社智库
再创新高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微智库
微智库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