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斌
管斌(右)在山东兰陵县田园综合体采访园艺师张化武。(常德宝/摄)
大学毕业后,当过老师,在机关做过秘书,还在国有企业工作过,阅历比较丰富。职业生涯中,从事时间最长的是新闻,从25岁在枣庄矿工报社当编辑、记者、副总编辑;还在中国经营报社山东记者站当过站长;到36岁,调入经济日报社,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先当济南记者站站长,后又任山东记者站站长。
1998年初春,我到山东烟台市采访。改革开放前期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粗放发展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破解?我在烟台深入农村采访一个多月,给出答案:从粗放到精准,这是必须的转变。那时精准还是个陌生词。
正是大樱桃成熟的季节,当时和新闻科几位同志跑遍了烟台与农业有关的所有县市。我们认识到中国农业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粗放,精准将是未来一个大趋势。我们一边采访,一边到处谈精准。
什么是“精准农业”呢?精准农业就是以高科技为支撑,包括精准种子、精准水利、精准管理等的现代农业。我们给老百姓讲精准后,老百姓一听就明白了,就介绍说:“我这个就是精准,我种的这个西瓜,就是精准,通过苗、叶子的管理,西瓜大约长到多大,这是精准的。”当时去海阳采访,老百姓说套袋子后苹果的色泽好,虫害少,个大。过去施肥是把肥推到地里一撒了事,至于缺氮肥还是缺磷肥不清楚,精准施肥则通过对土地的测试,缺什么补什么。很多地方还是大水漫灌,浪费了,烟台那时就实施微灌、滴灌等,都是很精准的。过去地里下多少种呢?没有数,长出苗来,再薅掉多余的,费时费力。到了莱阳采访,看到他们进口了一个设备,下种用毫米计算,非常精准。
下了很大功夫,写出15000多字的《精准农业在烟台》(上中下)。《人民日报》1998年7月16日以《精准的魅力》为题开始刊登,《光明日报》1998年7月14日以《精准农业一条必由之路》为题刊发),《经济日报》1998年6月14日以《精准农业:21世纪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为题近整版刊出。尤其是《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烟台日报》,中央、省、市三家党报是同一天刊出,让大家感觉三级党报都在宣传精准农业,这是一个大趋势,一下子轰动了,当时全国各地来参观的非常多,形成了很大影响力。应该说对中国农业向现代化的迈进,精准农业起到了较大的引领作用。
经济日报社与烟台市委、市政府在烟台联合举办“精准农业高层专家研讨会”,请来一批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农业专家。当时韩俊(现为吉林省省长)也参加了这个研讨会。《经济日报》整版刊登专家发言,反响强烈。
那时精准农业的概念,确实是生疏的。有位专家问什么是精准农业。主持会议的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冯并(后来成为总编辑)开玩笑说:“管斌,看你写的稿子,连专家都不熟悉精准农业,你先讲讲吧……”
精准农业不过时。今天,科技更加发展,如果精准农业是只鸟的话,现在的科技就为其插上更强劲的双翼,可以说,如今推动精准农业更是时候。
到2004年,精准这个词,还是个冷词,为了“加热”,我到济南钢铁厂采访。忙乎了两个月,写出了13000字的《济钢的精准之路》,对精准管理进行了提炼和概括。2005年2月24日,在庹震总编辑(现为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安排下,《经济日报》整版推出。《济南日报》全文刊发。
济钢通过职代会的形式,把精准定为企业管理理念的要素之一。但企业内部也还有不同看法:“我们是搞钢铁的,粗老笨重,弄什么精准。”后来,煤气泄漏,差点出大事,时任总经理李长顺在大会上说:“煤气泄漏,报警阀失灵,闻到味了,才紧急采取措施,如果再拖延,引起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报警阀都失灵,管理这么不精准!我们不讲精准,不抓精准,行吗?”
时任济南市委书记姜大明、市长鲍志强很重视济钢的精准管理经验,济南市委、市政府作出全市向济钢学习的决定,2005年3月31日,《经济日报》发表《济南全城学“精准”》的反响报道。
《经济日报》为进一步推动济钢的精准管理,还发了参考报道。济钢经验引起中央领导关注,济钢成为全国典型。
我在采写过程中,深深感到,精准,不仅农业、工业需要,而且很多领域都需要。于是2005年,发出评论《精准之路,希望之光》,文中说:“精准之路,就是我们的希望之路,胜利之路。我们的民族需要精准,中国需要精准!”
“精准扶贫”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国家大战略。
如今,精准已成热词!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管子最早提出和谐,他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管子说:“和合故能谐。”
古今中外,失衡都是最容易引爆社会不安定的导火索。我作为长期派驻地方的记者,很多时间在基层调研,了解很多现实的情况。在看到辉煌的同时,也看到了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切实感到经济需要和谐运行、企业需要和谐管理、社会需要和谐相处。
为检验和谐管理效果,我在一个三星级酒店润华世纪酒店搞实验。1999年,我设计了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顾客的和谐、员工与社会的和谐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义务指导企业推行和谐管理,一年大见成效。然后,我写出深度报道,在2000年12月21日的《经济日报》发出《一楼“和”气兴润华》。报道引起多方面关注。山东大学管理学教授将其作为重要酒店管理案例,跟踪调研。
2003年,时任济南市委常委、秘书长许立全(后来成为省政协副主席)与我看了玉清湖水库和趵突泉公园的小鸟,鸟在增多。希望我为济南写篇报道。我由这人与自然的和谐,多方面地思考和谐内涵,决定从和谐的角度,写篇深度报道。我写出了15000多字的《和谐济南》,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兼及和谐经济、和谐生态。许立全与时任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良(现任山东省人大副主任)联手,积极推动报道的发表。
2003年底《经济日报》分3次登出,2004年1月7日《济南日报》用一个半版推出,2004年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战略部署。济南,成为在地名前加上和谐进行报道的最早的城市,《经济日报》成为较早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深度报道的中央媒体,体现了央媒的前瞻性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我进一步关注和谐、研究和谐,推出80多万字《和谐管理之道》(获华东优秀图书奖)和30多万字的《和谐圆道》两部论著,成为系统阐述和谐管理的图书。
□ 2018年6月,管斌参加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采访时留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世界瞩目。但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的背景下,道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不能物质丰富了而精神空虚,如何打牢道德的地基?
走雷锋之路,行成德之道,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我遇到了一位当年雷锋学习的好榜样刘成德老人。他家是济南的,1937年生人,曾在沈阳军区当兵,和雷锋是一个部队的。当年刘成德在海上救了14名战友,荣立二等功,成为英雄,雷锋给他题词:亲爱的刘成德战友,您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这个老人的可贵之处是他用一生来学雷锋,成为全国学雷锋的好榜样。我在采访过程中顺着这个线索开始走近雷锋。
雷锋是1962年8月15日牺牲的,1963年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对雷锋的报道已有很多,关于雷锋精神的书也已出版了很多。我怎样突破?
2012年的四、五月,我在办公室里思考着如何写好雷锋、写好刘成德?屋里有一盆小叶发财树,这个树离窗台有一米来远,我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小的蜘蛛,一边搭到叶子上,一边搭到窗户上结蜘蛛网。这个蜘蛛网当时给了我启发。8000年前,伏羲通过观察蜘蛛,发明了人类的第一张渔网。蜘蛛8000年前在黄河的上游织网,启发伏羲为人类结成了第一张渔网,8000年后在黄河的下游又织了一张小小的网。后来我想我们这个国家,甚至全人类,需要一张道德的网,需要一张德网,我一下子开窍了。我把雷锋精神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与中国红色革命文明结合起来的大背景上来写。我写了10万字,题目《成德之道》,是用纪实的手法从这一角度写的第一人。
□ 管斌在山东寿光市三元朱村采访村支书王乐义。(常德宝/摄)
2012年10月1日,《领导科学报》推出“学习雷锋好榜样,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刊,用28个版发表了《成德之道》,并在“编者按”中指出:“成德之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道,雷锋精神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时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张小影对这篇稿件很重视,提了修改意见,让我删减到2万字。2013年3月2日,《经济日报》用4个彩版刊登长篇通讯《成德之道》。2013年第10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作品获《经济日报》总编奖一等奖。
2013年底,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我写的30万字长篇纪实《成德之道》,此书荣获出版界最高奖之一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我把宣传雷锋、研究雷锋与学习雷锋结合起来。
我个人出资设立“管仲奖学金”;把《成德之道》的奖金全部捐出;将《成德之道》的5万元稿费赠送给刘成德老人。我长期资助一些困难学生。个人购买《成德之道》达5000多册,赠送给小学、中学、大学、沂蒙老区。多年来,为大学、机关、企业等作报告,宣讲雷锋精神,达100多场次。《中国建材报》在“时代楷模”栏目,推出重头文章《新闻界的“活雷锋”》,报道了我的事迹。
2017年6月,宁夏省委宣传部与宁夏日报策划、组织,邀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赴宁采风。我参加了这次活动,来去9天。
1996年,福建成立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组长、19个省直机关为成员单位。他提出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闽宁模式”的灵魂。
西海固曾与甘肃河西、定西并称为“三西”,这“三西”成为“中国最贫困地区”的代名词。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身临其境,一声长叹。
“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30多年前,来此考察的联合国专家,摇头叹息。
宁夏有些地方根本不具备人生存的条件,对此,习近平提出了搬迁移民。有了这一决策,后来建了160个移民村,闽宁村发展成闽宁镇。
闽宁镇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成为对口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一个样板。当年他们人均收入只有500多元,现在闽宁镇的老百姓人均收入超过1万多元。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闽宁镇的巨变,很是感慨。他深情回忆了20年前在福建工作时直接推动闽宁合作的情景。他高兴地说:“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说:“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这就是一条安宁之道。
我用了3个月,写出3万字的《安宁之道》。我是用电脑写稿的,摘记些资料,随时记下碎片灵感,我习惯用笔写在纸上。为了这篇稿子,用完了50多支碳素笔。末了累得眼也肿了,脸也肿了。
《安宁之道》是在写天道、地道、人道,实际是在写习总书记的治国之道。报道体现了天宁、地宁、人宁、心宁。在写天地之宁时,又注重从生态道德的角度写,独家提出生态友德的概念。
我们的总编辑傅华(现为新华社总编辑)看了我3万多字的稿件后说:“你把稿子改到2万字之内,报纸一次发出。”
我改好稿子后,《经济日报》用3个整版推出,产生了较大反响。
在傅华总编辑办公室,他对我说:“你不用管报社对记者发稿量的统计,这对你没意义,对报社也没意义。你只管遇到好题材时,下功夫写好,需要一个版我给你一个版,需要两个版,我给你两个版,需要三个版,像这次一样,我照样给你三个版。你需要在山东采写,就在山东,需要到别的省采写,那就到别的省,只管写好就行。像《安宁之道》这样的作品,你写上几篇过来,就成为你自己的品牌,同时也是报社的品牌!”
——这让我很感动!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全国农业的重大典型,不少来自山东。像诸城模式、寿光模式、潍坊模式,像“莱西经验”“九间棚精神”等。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8日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全国农业看山东”,并且殷切嘱托山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提出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全国也涌现了一些好经验,但还没有引领全国的重大典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德州扑面而来,德州春风入怀。
在德州采访一个多月后,我定下要写《融合之道》。
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非常博大、系统、深刻,既有高远的战略,又有具体的战术。其中有关“融合”的论述非常明确,自成体系。
比如:“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比如:“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比如:“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比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写《融合之道》的根本遵循。特别是总书记的“融合观”,照亮了我的眼睛,使我发现德州,看到光明。
我在采访札记中写到,从小暑到小雪,从酷夏到初冬,涉及夏秋冬3个季节,历时4个多月,5下德州,跑了10个县市区,6易稿件,改定5万多字长篇通讯。
采访越深入,思考越深入,越感到乡村振兴融合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德州走出的乡村振兴融合化路子,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全面振兴的路子。他们努力推动城乡融合、产业聚合、土地整合、人才汇合、文明化合、社会和合、天人好合,这“七合”是一个整体,如北斗七星,回环互依、相映生辉。
德州“七合”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里,三农融合、三产融合、三治融合……不是某一方面的融合,是“五个振兴”全面融合,是集成融合。
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把稿子看了多遍,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要求改到2万字以内,一次刊发。
2020年12月14日,《经济日报》一版铺底发2000字,加编者按,下转两个整版,隆重推出。报纸在采访札记中强调:“德州的做法,是个好经验!融合化,在乡村振兴中,不仅是一个特色,不仅是一种哲学,更是一条实际的路径。德州乡村振兴融合化就是齐鲁样板的德州实践。我们希望这样的实践,不仅山东推而广之,而且能够花开全国!”
《经济日报》推出报道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全国很多网站转发,《大众日报》全文转发,山东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发摘要,《德州日报》转发,德州电视台连续播出,德州的各种新媒体推送。
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作了批示,省委副书记杨东奇作了两次批示,李干杰省长(现为山东省委书记)见了我说:“管斌,您是真为山东出力!”。
天津一位66岁的老学者说:“《融合之道》需要反复读,我在看了5遍之后,坚信这是篇里程碑式的作品!”原山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王泽厚,是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专家,他说:“《融合之道》既是写当下,也是写未来的,很有前瞻性。到十五年后再读这篇报道,就会看到很多展望都变为现实!”记者需要瞭望,记者需要超前,记者需要关注时代命题,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我在经济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些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