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拂去的硝烟

2022-01-17 10:55范江怀
中国记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板门店分界线士兵

□ 范江怀

军事记者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没有标准答案。近40年的记者生涯,我一直在用行动和思考,在采编一线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而今,在我退休的时候,或许可以给出一个让别人来评判的答案。

初心

很多年以前,人民日报的一名老记者问我:“范江怀,你上过战场没有?没上过,跟人家打招呼,好意思说你是军事记者吗?”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但我可以很自豪地回答:上过前线,当过战地记者,蹲过猫耳洞,闻过实战的硝烟!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上前线经受战火的洗礼,去寻找军事记者的身份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不是一个好战分子,但渴望经受战火的洗礼。

1986年春节刚过,进入解放军报社工作只有数月的我,终于有了上战场的机会——报社派我去老山前线值班。那时,部队在轮战,军报记者也去老山前线轮流参战。

岁月可以冲淡脑子里很多记忆,但战场上许多个“第一次”会像刀刻一般烙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第一次在阵地前目睹敌人的炮弹爆炸,第一次在阵地上仔细端详握在手中仍然发烫的弹片,第一次路过烈士遗体清洗站落下眼泪……

我第一次上阵地时,是和一帮挂着“光荣弹”的战士上去的。一位班长对我说,前往阵地的路途中,石多洞多,灌木丛生,利于惯于搞偷袭的敌人隐蔽。敌人经常在路途上设伏偷袭我们,这“光荣弹”就是在肉搏战中用来对付敌人的。关键时刻,要不惜拉响“光荣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前线,牺牲不叫牺牲,叫“光荣”。每一位走上阵地的战士,随时都要准备“光荣”。

行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天空传来刺耳的呼啸声,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班长一把拽进了旁边的一个石洞里。随即,炮弹就砸在山头上,发出了地动山摇的爆炸声。

炮声停了,走出洞口,捡起一块嵌在洞口的弹片,还是那么烫手……

深夜,我和连长睡在一个猫耳洞。说是睡,其实一夜难眠。整个阵地时不时传来战士们的呼喊声:“报告连长,敌人摸上来了!”“用手榴弹砸!”“3号,3号,注意敌人偷袭!”“6号发现有地雷爆炸声!”……连长说,敌人不敢在白天与我们正面较量,就会在暗夜的掩护下,用小股多路的战术来偷袭我们。整个晚上,猫耳洞外时不时地响起手榴弹、地雷和枪声,以及战士们的喊杀声。

天亮了,鏖战了一夜的阵地安静下来。我随连长走出猫耳洞,巡查各个战位。在一个猫耳洞前,一摊腥红的鲜血映入了我的眼帘。一个战士镇定自若地向连长报告说,昨晚偷袭的敌人被我们的手榴弹炸伤了,留下了一摊血。

我俯下身子,端详着那摊血迹,这才真正意识到,这可不是在拍电影,我是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上。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就这么不打一声招呼,悄然来到了我的身边。

在战场上,比血与火来的更加残酷的,是生离死别。

记得是一个天气阴沉的上午,参加一个连队出征壮行会。壮行会的最后一个环节,要喝壮行酒。

连队都不富裕,只买得起麻栗坡当地最便宜的包谷酒。这种简单粗暴用包谷酿的烈酒,一口闷下去,会像一把刀一样剌你的嗓子眼,闷到胃里后便翻江倒海、热血沸腾。

出征酒都用碗或者是用茶缸喝,连队也没法准备那么多酒杯。都是热血青年,开始时我与战士们碰杯,也只是表示一下,意思意思,呡一小口。然而,官兵的一句话弄得我有点潸然泪下不喝都不行:兄弟,这是第一次与你喝酒,恐怕也是最后一次与你喝酒,干了!

冲这句话,你能不喝吗?王翰几百年前就说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真枪真刀地去打仗,有些兄弟真的就会回不来了。

部队凯旋后,让我回到连队喝庆功酒,我没去。我知道,有些和我碰过杯的战士真的没有活着回来。那一张张和我喝过壮行酒的、再也没有回来的年轻脸庞,就这么悄然无息地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每每想起来,泪水总会模糊我的双眼。

数月的战地采访,我用我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战场上的生与死、血与火。我用《老山记得他们》《火眼金睛花陈兵》等一篇篇刊载在《解放军报》上的长篇通讯,很自豪地告诉国人:新一代解放军官兵,仍是最可爱的人,仍是最值得信赖的战斗集体!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拿起枪杆子就是一名战士,拿起笔杆子就是一名记者。我鲜有机会拿起枪杆子去为国冲锋陷阵,更多的时候是拿起手中的笔杆子,书写记录着这支从南昌城中诞生的共和国军队。

短短一百多天时间,转瞬即逝,但人好像经历了一次次“重生”,用军报一位老战地记者徐文良的话说,就是“完成了又一次对战争、对军人的认识,受到了又一次军事记者的职业洗礼”。

右手一杆笔,左手一杆枪,这是不是就是军事记者的样子?

义务

2000年的秋天,因为亚洲杯足球赛,我有机会来到饱经战火的黎巴嫩,认识弹痕累累的贝鲁特,近距离地窥视一回“战争”。看看现代战争是一个什么样子,地区冲突有多么血腥。

办好签证,还未启程赴黎巴嫩,在北京就感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外电报道,黎以边境发生了自今年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以来,最为严重的冲突和交火。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喀秋莎火箭弹和迫击炮弹,而以色列则实施了报复性攻击,出动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轰炸了真主党武装的阵地。真主党游击队还于当天伏击了以色列的一支巡逻队,打伤了4名以军士兵,俘获了3名以军士兵。以军士兵被俘证实后,以色列宣称,战机已经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将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救回3名被俘的士兵。

临走之前,赶忙上网熟悉一下贝鲁特。一上网不要紧,又读到了许多令人心惊的新闻。日本、韩国等国政府,已经告诫自己的国民,最近不要去黎巴嫩。财大气粗的沙特、科威特等国球迷,在政府的劝告下,也打消了去黎巴嫩助战的念头。

在北京有朋友听说我要去贝鲁特,就建议买一件防弹背心带上。我当时只是一笑了之,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一到贝鲁特就有点后悔。

当我走进贝鲁特市区,街道两旁弹痕累累的建筑物就不断地跳入眼帘。望着被打得千疮百孔的建筑物,仿佛听到了惨烈的枪声和嗅到了战火的硝烟。在主要路口,身着迷彩服的黎巴嫩政府军个个端着冲锋枪和自动步枪,查验着过往的车辆;停在路边的军车,上面都架着重机枪,枪手全副武装,严阵以待;驱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朝窗外一看,冷不丁一列载着大兵的军车队,在与你并肩而行……给人以大战将临的气氛。

“摆在明处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当地的一位华人告诉我,黎巴嫩人口有300多万,打了20多年的仗,人均有两条枪。他的意思我明白:明枪易躲,暗枪难防。

就在亚洲杯足球赛开幕式举行的当天,巴以冲突全面升级,以色列轰炸了巴勒斯坦总部,阿拉法特官邸附近的两个目标至少遭到了6枚导弹的攻击。美国的CNN、英国的BBC和阿拉伯电视台,不停地滚动播放着武装冲突和轰炸后的镜头。

回到酒店,我对酒店的一位服务员说,外面风传“以色列声称要炸平贝鲁特,第四次中东战争一触即发”。他听完倒是不以为然,说:以色列已经不是第一次声称要炸平贝鲁特了,以色列也不止一次轰炸黎巴嫩。

望着黎巴嫩人坦然的神情,我们紧张的心情也释然了许多。想想看,黎巴嫩打了20多年的仗,光在市区打巷战就打了9年,在他们的眼里还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呢?他们对战争的承受力显然比我们强多了。

在贝鲁特生活了一些日子后,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渐渐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平静的日子有点长,大家感觉好像来到了一个“假的贝鲁特”,没有闻到真正的硝烟。于是,不少同行萌发了去黎以边境看看的劲头,想近距离地看看真正的“战争”。

租了一辆车,我们几个不怕死的中国记者就直奔黎以边境而去。一路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大兵。在向导苏哈的带领下,历经不少波折,总算进入了战区。

我们抵达的小镇名叫MUTTA,地处黎、以、叙三国交界处,原来是一个黎以边境上的过境关口,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后,就把这个关口关闭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道高高的铁丝网。在边境的一侧,巴勒斯坦的哨所离铁丝网只有数步之遥,在边境的另一侧,以色列的哨所离铁丝网也只有数步之遥。

一位记者想扒着铁丝网看看以色列那边的情景,吓得苏哈赶紧上前拉住说,千万不能扒上去,这铁丝网是带电的,而且以色列士兵看到后会开枪的。

苏哈很自信地指着十步开外的以色列哨所说,我只要冲着他们高喊一声:我是真主党!他们会吓得直哆嗦。说着,苏哈对着以色列的哨所喊了一句,哨所也回了一句。隔着铁丝网,两边就对着骂了起来。我们清楚地看见,以色列士兵的机关枪就架在窗口上。对骂着,两名端着枪的以色列士兵走了出来。我们真怕对骂升级后,机关枪会冷不丁吐出火舌来,便拉起苏哈赶紧走。

当我们就要离开黎以边境时,两位头带蓝色贝雷帽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朝我们走来。走近一看,其中一位竟是来自中国的军事观察员,他的名字叫陈宏云。他国遇战友,大家都兴奋不已。

肩扛少校军衔的陈宏云指着远处一个隐约能见到的山头告诉我们说,那就是戈兰高地。指着近处一个山头他又说,就在那里,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俘获了3名以色列士兵。昨天晚上,两架以色列武装直升机袭击了真主党的据点,直到今天10点半,边境才结束戒严。你们要早来几个小时,或许还能看到弥漫的硝烟。

我们来到边境的时候,边境出奇地安静。陈宏云少校却告诫我们说:越是平静的时候,越可能酝酿着更大的危险。

我们离开边境的时候,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战争永远远离黎巴嫩!

安全回到安静的酒店,我撰写了一篇题为“我们离战争很近”的长篇通讯,并很快发表在《解放军报》上。在这篇散发着硝烟的长篇报道中,我只想告诉我的同胞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战火连绵、动荡不安的世界,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

或许,这就应该是一个军事记者不该忘却的义务。

使命

说到朝鲜半岛,人们自然要谈到三八线,而说到三八线,必定要提到板门店。在绵延240多公里长的南北分界线上,板门店无疑是三八线上一个“标志性”的建筑。

板门店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扬眉吐气的地方,是一个新生的共和国向世人发出最强大吼声的地方;但对美国人而言,恐怕很难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不过,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将军,1953年在停战协议上签完字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

作为现代的中国军人,都想看看板门店,看看这个在地球上聚焦了无数人眼光的地方。在我的同行中,确实有不少人从半岛北方参观了板门店。但是,像我这样从半岛南方看板门店的,则是为数不多的。

有幸从半岛南方参观板门店,完全是足球给予的机会。作为采访2002年日韩世界杯的记者,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有幸到板门店走一趟。

在经历了报名和等待之后,一帮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终于坐上了旅游大巴从首尔出发,沿着一条名叫“自由路”的高速路向朝鲜半岛的北方进发。

板门店在首尔的北面约50公里处。车出发时,天下起了雨。车越往北走雨就越小,当雨完全停了时,车上的导游小姐说,快到了。她指着右边车窗的临津江说,看!那边就是朝鲜。

隔江相望,两岸景色都差不多,很难想象这就是两军对垒的军事分界线。但路边密密匝匝的铁丝网在告诉我们,三八线确实要到了。

□ 1986年在老山前线采访。图为作者在“八十年代上甘岭”留影。

□ 2000年在黎以边境的一个阵地采访。图为作者与向导哈苏合影。

□ 2002年在板门店韩国一侧采访。图为作者在当年签署和平协议的板房前留影。

三八线在韩国比较正规的称呼是“军事分界线”。这条军事分界线共有240多公里长,南北各有一条宽2公里的非军事区,紧挨着这条非军事区,韩国又划出了一条约5公里宽的军事禁区。进入军事禁区后,气氛也顿时紧张起来。随同我们的导游小姐警告我们说,从现在开始禁止一切拍照。

走过重重关卡,我们乘坐的大巴终于来到了美军基地指定的停车场。基地的一名身着迷彩服的美军新闻官负责招呼我们,并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写有英文“记者”一词的袖标,并叮嘱一定戴好。之后,便开始宣布参观注意事项,中心意思当然是要听基地军人的引导和指挥。

新闻官说完了,照例是负责我们此次参观的基地美军军官的“训话”。他的话有点吓人:朝鲜的炮弹随时都有可能落在我们的脚下,也许今天晚上朝鲜就会打过来,在这个基地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他告诫大家,一切都要小心行事,以防不测。

据说,以前来这里的参观者,事先必须填写一份“访问人誓词”,这“誓词”有点像“生死状”,在参观板门店时如发生不测,一切后果自负,基地将不负任何责任。

美军驻板门店的军事基地,美军称为“联合国军军事基地”。在基地的一隅,有十几个旗杆,挂着十几个当年参加了“联合国军”国家的旗帜。现如今,在基地只见有韩国士兵和美军,并看不到其他国家的军人。

板门店是位于军事分界线稍稍偏南的一个小村庄。早年这个小村庄只是一个小小的驿站,由于过客路过此地时,常常要拆下门板当床用,故而得名。1953年,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在此签署,板门店由此名扬天下。

现如今的板门店实际上是一个共同警备区,由北南双方共同管辖。以军事分界线为界,以北由朝鲜人民军驻守,以南则由美军和韩国士兵把守。当年用于谈判的房屋还在,军事分界线就是从并列的7间房屋的中间横穿而过。屋外,则用一条水泥坎标识着不可逾越的三八线。骑在军事分界线上的7间谈判房屋,中间三间天蓝色的房屋由美军和韩国士兵管理,两边灰色的房屋则由朝鲜人民军管理。

在军事分界线的北侧,朝鲜方面修建了“板门阁”,与此相呼应,韩国方面则在自己的一侧修建了“和平之家”。我们是通过南侧的“和平之家”进入板门店核心地域的。

骑在军事分界线最中间的一间房子是可以参观的。当从南方来的游客要进入这间屋子参观时,韩国士兵事先得把这间屋子的北门锁上,并派上两名士兵把守;反之,朝鲜方面的游客要进入这间屋子参观时,也要事先把这间房屋的南门锁上。

进入这间屋子参观,最引入瞩目的是屋子中间的一张桌子,几条话筒线从中走过,示意这就是军事分界线,或者说这就是三八线。南北双方谈判或者会晤时,就是以此线为界,各居一方。这条线,是不可以随便逾越的。当然,进入这间房屋参观的游客,是可以随便逾越这条三八线的,如果出了这间屋子想跨越三八线,恐怕就得遭受灭顶之灾。

在整个参观中,负责导游的韩国士兵请我们不要在“和平之家”的台阶上过多停留。之后,大巴又把我们拉到了板门店西侧的一个高地上,在这里可眺望朝鲜,也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4公里宽的非军事区。当我们问起当导游的韩国士兵,非军事区里是不是布满了地雷时,他摇头说不知道。看来,一切与军事有关的信息,在板门店是很难获取的。

在这个高地上,我们看到了飘扬在北方160米高的旗杆上的朝鲜国旗。在南方一侧统一村,也竖立着一杆100米高的旗杆,上面悬挂着韩国的国旗。遥相呼应的两面国旗,也使人看到一个民族就这样被无情地分割开来,时间长达50多年……他们同属一个民族,说着同一种语言,但就是不能团聚。在自由飘浮在军事分界线上的微风中,在自由飞翔在三八线两侧小鸟的鸣啼里,我们分明体察到了朝鲜半岛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

参观板门店的最后一站,是光顾基地的旅游品商店。在这个不大的旅游品商店,有一样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挂在墙上的一本参观者的留言簿。上面的留言有朝文、英文,也有中文。在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留言最多的是呼唤和平远离战争,希望朝鲜半岛能早日统一。

离开板门店的时候,思绪在脑海里萦绕。其实,韩国人对美国人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韩国官方对美国人是“友好”的,但韩国民间则非常恨美国人。三八线是一条人为的分界线,是一条和平与战争抗争留下的历史痕迹。很多韩国人认为,美军撤离韩国是结束南北分裂状态的关键,唯有如此,半岛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和平和安宁。

板门店之行很快就结束了,参观者在短短的时间里“鸟瞰”了发生在板门店近50年的历史。一个世纪已经结束了,朝鲜人民还将在新的世纪,开始自己漫漫的和平统一之路。追求和平的人们,什么时候可以自由地穿过三八线,从板门阁来到和平之家,使板门店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景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士兵把守的“共同警备区”?

在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寻找和平的答案,应该是一个军事记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猜你喜欢
板门店分界线士兵
英军士兵正在放飞Puma-LE无人机
神回复
韩朝首脑在板门店举行会晤
士兵独白
余有画说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登秦岭太白山 观南北分界线
彭德怀在板门店前线的最后时刻
在巨室里北山军事分界线上
板门店卫士——记特等功臣马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