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角下的化工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1-15 06:56孟繁兴高子淇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化工类化工毕业生

辛 晓 孟繁兴 高子淇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北京 100011)

1 化工教育发展背景

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要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节点算起,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走过近30年的路程。在此期间,我国先后经历了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国务院机构改革(化学工业部撤销)、高等教育扩招、化学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崛起、第五代移动通信(5G)商业化、中美贸易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等历史性事件。

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大潮,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从弱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典型特征。截至2019年的三组行业数据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如表1 所示。

表1 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典型特征

行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化工教育为支撑行业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十三五”期间,全国开设石油和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中职中专院校以及技工院校有2 000余所,在校生约100 万人。虽然近些年全日制教育中化工类相关专业存在招生人数下滑的现象,但是随着开放教育、在职教育等非全日制终身教育类型的发展,不同类型的教育共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行业人才供应体系,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尽管如此,化工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瓶颈问题,阻碍了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2 化工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从行业视角看,当前化工教育存在教育资源投入与教育产出不呈正相关、产业转移趋势与毕业生流动趋势相逆、低学历现状不能满足高学历刚需等问题。笔者基于有关数据,对化工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2.1 教育资源投入与教育产出不呈正相关

(1) 国家对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笔者对近十年国家出台的有关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宏观政策(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和人社部公开发文情况)进行了梳理,相关政策数量如图1 所示,部分政策内容和发布者如表2 所示。

表2 2014—2021年部分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宏观政策

由图1 可知,2012年至2013年,国家共出台宏观政策1 项;2014年至2015年,国家共出台宏观政策4 项;2016年至2017年,国家共出台宏观政策5 项;2018年至2019年,国家共出台宏观政策7 项;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国家共出台宏观政策10 项。可见,近十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宏观政策数量呈现明显递增趋势。

图1 近十年国家有关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宏观政策数量

在资金投入方面,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教育财政投入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36 129 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3 014 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3%,同比高于全国GDP 增速,如图2 所示。

图2 2015—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情况(亿元)数据来源:教育部统计数据。

除了国家政策配套的资金支持(见表3),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表3 近十年国家主要教育项目经费投入情况一览表

以“双一流”工程为例,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全国各地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双一流”建设,如北京先期投入近百亿元建设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上海第一阶段投入36 亿元打造重点学科、广东投入300 亿元开展“双一流”建设、湖北投入150 亿元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山东投入50 亿元开展“双一流”建设等[2]。由此可见,近些年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数量和国家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均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

(2) 化工教育人才产出情况分析

在终身教育视角下,人才产出评价不应仅以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作为观测点,还应关注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衡量化工教育人才产出的指标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化工类专业生源数量、化工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化工类专业毕业生职业与专业的关联度、化工类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数量、参加企业系统培训的机会和效果)、化工人才对行业“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情况等。然而,这些指标的情况不容乐观。

① 化工类专业生源数量下降

近几年,高校化工类专业“招生难”成为普遍问题。教育部数据显示,近三年大部分本科院校石化类及相关主干专业招生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个别专业虽略有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大。笔者认为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大众对化工存在偏见,将化工与污染、爆炸等画上等号,导致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报考化工专业,这种认知在短期内很难扭转;二是学生对当下热门专业的追捧,导致传统的化工类专业不受青睐;三是化工企业所处位置大多远离城市核心圈,而大多数学生不愿意离开城市核心圈就业;四是受高考政策影响,传统的“数理化”基础学科体系被打破,学生选择学科的自主性大,导致化学学科遇冷,进而导致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化工类专业的比例下降。针对以上问题,虽然各大院校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如学费减免、就业保障等),但招生效果仍然不理想。图3 所示2018—2020年本科学校石化类专业招生人数也说明了这一点。

图3 2018—2020年本科石化类专业招生人数

② 化工类专业毕业生数量下降

毕业生数量取决于生源数量,除去少量中途退学、休学和无法按时毕业等非常态的情况,毕业生的数量变化趋势与生源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源数量的下降必将导致毕业生数量的下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针对全国82 所本科院校的调研统计数据(见图4)显示,2018—2020年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普遍呈现下降趋势。

图4 2018—2020年本科石化类及相关专业毕业人数

③ 化工类专业毕业生职业与专业关联度低

《中国化工报》2021年4月针对北京、山东、广东、浙江等地区的企业调研显示,化工类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用工荒”现象[3]。这虽然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但本质上是由于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缓解。

一方面,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供给数量在下降;另一方面,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后者让本就短缺的人才供给市场雪上加霜。根据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一项不完全统计(见图5),2016—2018 届化工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所从事工作与专业的关联度平均为65%,低于全国本科专业平均水平(71%)。也就是说,约35%的化工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并没有从事化工相关工作。

图5 毕业生半年后从事工作与专业的关联度

其中,“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专业工作的环境不好”是影响化工类专业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原因(见图6)。

图6 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原因

④ 化工类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有差异,行业高端人才稀缺仍然是常态

在终身教育视角下,毕业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点,就业后的继续学习能力才是决定其生涯发展的关键。终身学习一方面要求学习者能够自我学习、自觉学习,另一方面要求社会(企业)为学习者(职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一项针对202 家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仅有63 家企业(占31%)拥有专门的培训部门或机构,而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体系。对于进入化工企业的毕业生而言,企业系统培训缺失和继续教育不足,导致他们很难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人才,这也是目前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统计,2015—2020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能劳动者增长需求约108万人,高技能劳动者增长需求约38万人,平均每年需求增长分别为21.6 万人和7.6 万人。从行业人才供给来看,技能劳动者每年有近12 万人才缺口,其中高技能劳动者每年有近5 万人才缺口。

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同时,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以衡量科技创新的专利数据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6%,授权专利数量接近100 万件,但是专利有效转化率保守估计仅为10%[4]。究其原因,根本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而关键是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如果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稀缺的局面一直未被打破,化工行业的发展就始终受到限制。

⑤ 化工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短期内难以实现

我国化工产业“中低端占比大、高端占比小”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不能单纯地以工业产值作为衡量化工人才对行业发展贡献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能否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

2018年“中兴事件”发生后,《科技日报》推出系列文章,报道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 个“卡脖子”技术领域。对此进行梳理发现,其中有13 个领域直接或间接与化学、化工相关,占比超过37%。这些领域包括光刻机、芯片、航空发动机短舱、触觉传感器、ICLIP 技术、高端电容电阻、光刻胶、微球、燃料电池、锂电池、碳纤维、真空蒸镀机、手机射频器件[5],如表4 所示。

表4 与化学、化工相关的“卡脖子”技术领域

虽然每年化工教育为行业发展输送近百万劳动力大军,为支撑行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支撑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化工大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远远不是化工强国,我国化工高端人才稀缺仍然是制约行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高端技术被“卡脖子”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我国化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化工教育聚焦化工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的程度还不够,化工人才的创新活力还比较欠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

综上所述,不论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数量,还是国家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均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但这种持续递增投入并未带来教育产出的持续递增。化工类专业生源数量和毕业生数量萎缩、化工劳动者流失率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缺口大、企业职工缺乏系统培训、“卡脖子”技术难以突破等,已经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顽疾”。

2.2 产业转移趋势与毕业生流动趋势相逆

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不断加大对安全、环保的管控力度,倒逼很多化工企业从我国东部沿海向西部和北部转移。以江苏省为例,根据《中国化工报》统计,该省自2016年以来关闭和撤出化工企业4 400 余家,总数从近7 000 家下降到2 341 家,缩减了约65%;化工园区从54 家缩减至29 家,缩减了46%。其中,不少企业搬迁到了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西北地区,形成了“从东部和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产业流向基本格局。有业内人士形象地形容这一产业转移趋势是“化工企业下乡”。

与“化工企业下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毕业生进城”。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 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突破909 万人,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留学生纷纷回国就业,因此2021年的人才市场异常火热。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2021年春季招聘季,面向应届生的招聘岗位有62%来自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就业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几乎全部来自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而吸引毕业生就业排名前四十位的城市中,我国西北和西部省份的城市无一入选,西南省份中只有云南省的昆明入选,位列第33 名(见图7)。“毕业生进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和沿海地区流动”的关键因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产业转移成功的关键是人才配套要跟上。一方面是企业纷纷“下乡”,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纷纷“进城”,毕业生流动趋势与产业转移趋势的不一致,将加剧化工产业的“招工难”和“用工荒”。

图7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前40 名

2.3 低学历现状不能满足高学历刚需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管制升级和对化工安全的日益重视,学历已经成为化工从业者的刚性需求,在某些领域高学历已经成为从业人员的强制性门槛。早在2014年,教育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化工企业严格按照法规标准的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明确了化工安全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学历和专业要求。2020年2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一个沿海地区流动的关键因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产业转移成功的关键是人才配套要跟上。一方面是企业纷纷“下乡”,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纷纷“进城”,毕业生流动趋势与产业转移趋势的不一致,将加剧化工产业的“招工难”和“用工荒”特定行业的安全工作进行专门发文。该文件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必须具有化工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和一定实践经验”。文件措辞非常严肃,对相关负责人的学历要求是“必须具有”。2020年4月,国务院安全委员会再出重磅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自2020年4月起,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企业新入职的主要负责人和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的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化学、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学历要求的适用范围。

与行业对学历的刚性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业人员普遍较低的学历现状。中国化工教育协会针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调研显示(见图8),行业企业职工队伍拥有本科学历者仅占21%,拥有普通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47%[6]。近十年来,企业职工队伍的学历结构相对稳定,虽然国家通过出台一些政策明确了高学历刚性需求,但是由于对学历有要求的这部分群体(如安全负责人)毕竟属于少数,而低学历群体占据金字塔的底端,因此学历刚需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行业从业人员普遍学历较低的现状。

图8 规模以上企业职工队伍的学历结构图

综上,教育资源的投入与教育产出不匹配、产业转移趋势与毕业生流动趋势相逆、低学历现状不能满足高学历刚需等问题,均成为制约当前化工行业发展的因素。这些都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化工教育,培养真正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3 化工教育问题的突破路径和对策

行业教育的土壤离不开行业本身和行业所处的大环境。行业的变革和大环境的发展,给行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向未来,化工教育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正面教育”“信心教育”“未来教育”“基础教育”,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3.1 “正面教育”是突破化工教育问题的“引发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化工行业将逐渐走向绿色化、智能化,也将更加安全和环保,这是树立化工正面形象的重要支撑。引导社会和公众客观认识化工、理解化工是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和行业组织要从政策机制、平台建设方面对化工产业和化工教育予以支持和引导,提升化工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获得感;化工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与周边社区的良性沟通,消除民众对化工的误解;广大教育和科研工作者要面向全社会做好化工科普工作,让社会大众理解化工;媒体要负责任地进行客观报道,避免盲目地将非化工事故“归罪”于化工;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家长要鼓励考生报考化工、投身化工。

总之,未来的化工生态必然是绿色的、智能的、安全的、环保的,树立化工的正面形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解决化工教育问题的“引发剂”。这既需要社会民众转变观念,又需要化工行业充分展现自身魅力。要树立化工的正面形象,需引导社会和公众客观认识化工、理解化工、学习化工、投身化工。

3.2 “信心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的“催化剂”

从内部环境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根据规划和建议,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以及海洋装备等产业将要壮大发展[7]。这些产业的背后均离不开化工产业的支撑,因此化工必将大有可为。

从外部环境看,未来30年我国经济将迎来空前发展。2012年欧盟出台的《2050年全球-欧洲发展展望》中提出,2010年到2050年,中国的GDP 占世界份额将从8%上升到24%。2017年英国普华永道(PWC)发布的研究报告《2050年的世界》中提出,2050年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将是中国,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未来30年中国将在金融、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占据制高点,位列2050年全球十大经济体之首(十大经济体分别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德国和英国)[8]。化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也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迎来空前发展。

因此,不论从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看,不论是化工教育从业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对我国未来化工的发展抱有充足的信心。化工教育者作为化工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要建立对化工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对教育服务产业的职业价值感,将信心教育融入日常的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中,促使学生爱上化工并投身化工,为化工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3 “未来教育”是促进化工行业发展的“活性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型生产方式正迅速改变着传统的经济形态和教育形态。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未来,传统技术和技能领域将不断重构,新技术的发展将催生出新职业,而传统职业将逐渐被机器替代甚至消失,产业将不断跨界和融合。这个过程势必倒逼人才的转型、跨界和融合。因此,未来化工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将是“转型”“融合”与“互动”,即人才要随产业转型而转型,随产业跨界融合而融合,随产业智能化发展而”互动”。这里的“互动”既包括人与人的互动,也包括人与机器的互动。

所谓“未来教育”,是指基于未来化工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而开展的教育。面向未来化工发展对人才“转型”“融合”与“互动”的新要求,“未来教育”将更加关注人的本质,更加注重对人的“本体属性”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主要是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这些“已有的”知识是基于“过去式”和“现在式”的产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在未来可能并不适用,甚至会遭到淘汰。但是不论化工新技术如何发展,行业如何变革,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意能力等“本体属性”的能力不会遭到淘汰。因此,不同于传统教育,“未来教育”倡导使教育的焦点回归人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重视对人的“本体属性”能力的培养,即培养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意能力。

总之,“转型”“融合“与“互动”将是未来化工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习者适应未来的能力,“未来教育”倡导化工教育从业者注重对学习者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意能力等“本体属性”能力的培养,以激发教育的“活性”,促使人才更好地适应并引领行业的未来发展。

3.4 “基础教育”是推进化工教育的“稳定剂”

这里所说的“基础教育”,是指对化学、化工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以及对企业职工的终身教育等。当前,我国核心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基础研究落后,本质是基础研究人才落后。因此,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化学、化工基础研究,同时要强化企业职工的学历提升和终身学习。

一是在高考改革中要重视化学等基础学科,避免其沦为高考的“边缘学科”,进而导致化学、化工类专业沦为大学的“冷门专业”。稳定的生源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基础。二是在学科建设中要加强化学、化工等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是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学科门类中,化学、化工2 个一级学科包含34 个二级学科和134 个三级学科,这样过于细致的学科划分不利于学科交叉发展[9]。因此,化工教育应紧随科技发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三是要改革化学、化工基础研究人才评价机制。基础研究一般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成果产出慢,为了让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专心开展研究,科技政策和科技投入要向化学、化工基础研究领域倾斜,同时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等为指标的多维度分类评价体系。只有让从事化学、化工基础研究的人才安心科研,他们才能“十年磨一剑”,产出高质量的成果。四是推进行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注重企业职工和社会人员的学历提升,“稳住”职工群体。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等在线平台可以满足职工提升学历的需求,缓解产业转移趋势与毕业生流动趋势相逆带来的影响。

总之,通过“基础教育”加强化学、化工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重视化学、化工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建立一支稳定强大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同时通过终身学习“稳”住职工群体,构建行业终身教育体系,才能不断推进化工教育稳步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化工类化工毕业生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伤心的毕业生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浅析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优化化工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