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理控制与职业认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

2022-01-15 05:06简玲珠陈毅文
人类工效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教养效应

简玲珠,陈毅文

(1.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系,北京 100049)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年初显期(18~29岁)群体为了胜任当下社会所需的脑力劳动而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他们比青少年更自由,也尚未需要承担成年人的所有责任,继续接受父母的经济支持,关键任务是在职业、亲密关系等方面发展自我认同。其中,职业认同的发展更具现实性和迫切性[1]。

尚未完全独立的成年初显期群体,也受着父母的积极干预,相比行为控制,心理控制对此阶段子女更容易实现[2-3]。但过往研究指出父母采用心理控制的方式不利于成年初显期个体发展自我认同[4-5]及职业认同。

要逐步与家庭分化,成为独立的个体,与父母心理控制相对应的是子女自身的自主性和成长动力。有研究提出,在成年初显期的阶段,个人成长主动性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显著影响[6],也能正向预测职业认同[7]。因此,个人成长主动性可能是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之间的潜在变量。虽然过去研究较少把父母心理控制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放在一起讨论,但Cai等(2013)的研究指出,父母心理控制不利于青少年自主性的发展[8],而自主性是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重要特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成长主动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同时考虑目前国内外成年初显期的研究被试多数以大学生为主,在职群体较少被涉及,本研究将成年初显期全年龄段(18~29岁)群体作为对象开展研究。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成年初显期理论

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理论最早由Jeffrey Jensen Arnett在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工业化和科技手段带来体力劳动的需求减少,教育年限的增加和婚育年龄的推迟、脑力劳动的长期稳定性,让年轻人在18到29岁之间有更长的机动期和休整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长大成人,不需要一成年就考虑“要我做”的事,而是可以更多考虑“我想做”和“我适合”的事。基于以上背景,成年初显期是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期,个体充满不稳定性,不断了解自我所偏好的职业和关系,以准备好面对新时代众多的机遇和选择[1]。

成年初显期既有历史的特殊性,对个体发展也有毕生重要性,学业或事业是18到 29岁的重要任务,影响其后人生的成就及福祉[9]。目前多数关于成年初显期的研究来自西方文化背景,主要涉及自我认同、心理健康(抑郁、焦虑)、适应问题(行为、学业、人际)等方面,国内研究也有将成年初显期翻译为始成年期[10-11],多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职业认同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上尚有较大研究空白。

2.2 父母心理控制与职业认同的关系

父母心理控制指父母通过入侵式的教养方式,控制子女按照父母的期待去感受或行动,具体方式包括引发内疚、爱的撤回、权力专断等[12]。过往相关研究多数集中在儿童青少年阶段,主要关注其对子女自尊、精神症状、内外化问题的影响[13-14]。成年初显期是与原生家庭分化的特殊过渡期,父母掌握了子女很大部分的经济支持,并且承担部分责任,也会对子女的决策进行一定的干预[1,15]。

而职业认同需要个体有足够的自我探索空间,去发展出对生涯目标、兴趣、能力的清晰而稳定的理解[16]。成年初显期个体既依赖父母的支持,也需要发挥自主性去尝试自己的职业兴趣,当个体自身的兴趣方向与父母的期待与不一致时,往往难以做出承诺选择,也更难对这些选择感到确定[4],不利于其发展职业认同[17]。

此外,随着父亲越来越多参与到教养中,近年研究逐渐发现父、母心理控制对子女有不同的影响,如Faherty等人(2019)指出父、母双方心理控制和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自我成熟感等变量关系并非一致[3]。因此,本研究对父、母双方的心理控制分别考虑,假设父、母双方的心理控制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

2.3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

个人成长主动性指在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倾向,具有自主性和刻意性,对个体发展有积极意义[18],且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职业认同[7],对提升个体职业认同具有可操作性和积极意义。

虽然过去研究较少把父母心理控制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放在一起讨论,但Cai等(2013)的研究指出,父母心理控制不利于青少年自主性的发展,而自主性是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重要特征[8]。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父母自主支持显著正相关[19]。基于父母心理控制和父母自主支持是教养方式中同一维度相反的两极[3][20],本研究假设父、母心理控制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且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之间起中介作用。

2.4 父母心理控制的交互作用

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出发,父母双方教养方式的区别也有可能带来相互影响。有研究指出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都高,子女发展结果比父母心理控制一高一低更积极;在母亲心理控制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父亲心理控制的影响更显著[9]。

在本研究中,父、母心理控制作为独立且交互的自变量,考虑其交互效应对个人成长主动性及职业认同的作用。

2.5 研究目的与假设

本研究在当前研究进展中主要填补的理论空白:1)国内针对成年初显期的研究较少,且多以大学生为主, 较少考虑在职群体;2)国内外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较少从家庭系统理论视角出发,考虑家庭因素对职业同一性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中,父母性别的交互作用也较少被研究,家庭互动是复杂的过程,要发现清晰的中间机制需要大量的研究共同实现,尤其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在实践价值上,在为进退两难的父母提供一定的教养思路,成年初显期个体在过渡期完成关键发展任务过程中,应对父母心理控制,提高职业认同,在行动上获得指导。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包括在校及在职的成年初显期全年龄段(18~29岁)群体,考察父、母亲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的关系,以及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研究假设:H1a父亲心理控制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H1b 母亲心理控制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H2a父亲心理控制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H2b母亲心理控制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H3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之间起中介作用(模型见图1);H4父、母心理控制在对个人成长主动性和职业认同的预测中存在交互效应。

图1 假设模型

3 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以国内18到29岁且家庭结构为双亲家庭的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愿、匿名的形式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以被试正确回答“本题请选择非常符合”以及答题时长大于等于4分钟作为有效问卷的筛选条件,最后回收有效问卷721份,被试平均年龄23.13±2.79;女性463人(64.22%);在校生占48.54%,在职群体38.97%,待业状态12.48%;硕士学历及以上占8.60%,本科76.70%,大专学历占12.21%、高中/职高以下2.50%。

3.2 测量工具

3.2.1 父母心理控制

采用 Wang等2007年编制的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包括引发内疚、爱的撤回、权利专断三个维度,共18个题目。被试根据题干描述的养育行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对父亲和母亲进行 5 点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实施心理控制行为的水平越高。该量表信度良好,父、母心理控制的α系数分别为0.955和0.960。

3.2.2 个人成长主动性

采用Robitschek等1999年编制,郭纪昌2016年修订的中文版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PGIS-Ⅱ)。该问卷共16道题,分为“对改变的准备”、“计划性”、“利用资源”、“主动行为”四个维度,被试根据题干描述与自身的符合程度,采用6点计分。该量表α系数为0.950。

3.2.3 职业认同

Holland 等(1980)编制的职业认同量表VIS(Vocational Identity Scale,Holland et.al.1980),包含职业兴趣、能力评价、职业决策、职业目标稳定性四个维度指标, 18道是非题,如“我对于职业选择有很多问题都困惑”。被试选“是”计0分,“否”计1分,得分越高职业认同水平越高。该量表α系数为0.857。

3.3 数据分析策略

采用SPSS 23.0进行描述性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等,采用Mplus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中介效应和父母心理控制的交互效应。

4 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Harman单因子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共11个,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27.13%,小于40%的临界值[21],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

4.2 描述性结果和相关分析

成对样本t检验结果提示,被试报告的母亲心理控制(2.86±1.05)显著高于父亲心理控制(2.61±1.03)(t=8.35,P<0.001);在男女两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父亲心理控制、母亲心理控制、职业认同的得分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男女两组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M±SD)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年龄与各变量均显著正相关,父、母心理控制均与职业认同显著负相关(符合假设H1),与个人成长主动性显著正相关,个人成长主动性与职业认同显著正相关。

表2 总样本各变量相关矩阵(n=806)

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

使用Mplus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将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职业状态、学历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考虑简化结果,未呈现数据)。模型拟合良好(χ2/df=3.503,RMSEA=0.059,CFI=0.966,TLI=0.956,SRMR=0.040),路径分析结果见图2。

图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均有负向的直接效应,个人成长主动性正向预测职业认同。母亲心理控制显著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β=-0.17,P=0.028),与假设一致;但父亲心理控制正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β=0.40,P<0.001),与假设不一致。假设H2部分成立。

进一步采用Bootstrap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两条路径都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验证了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之间起中介作用(见表3),假设H3成立。

表3 基于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检验

具体来说,母亲心理控制通过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对职业认同有负向间接效应,而父亲心理控制正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间接正向预测职业认同,综合父母心理控制对职业认同的直接效应,父、母心理控制对职业认同的总效应量分别为0.01和-0.26,值得注意的是,父亲心理控制对职业认同的总效应为正,但效应量较小。

4.4 父母心理控制的交互效应检验

用Mplus检验父母心理控制两个潜变量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当交互效应显著时,用简单斜率(±1SD)分析父、母心理控制在对个人成长主动性以及职业认同的预测中如何相互作用。此处用父亲心理控制作为自变量,母亲心理控制作为调节变量处理数据,从统计学上两者可以互换而结果一致。由于交互项由两个潜变量生成,模型拟合结果输出AIC、BIC以及Adjusted BIC,分别为38376.261、38605.293、38446.528(参数个数为14)。

结果显示,父、母心理控制的交互项显著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β=0.16,SE=0.04,P<0.001),对职业认同的预测不显著(-β=0.01,SE=0.04,P=0.801),假设H4部分成立。前者进一步做简单斜率分析结果见图3。

图3 父母心理控制交互效应的简单斜率分析

低水平(M-1SD)的母亲心理控制下,父亲心理控制对个人成长主动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但其预测作用较小,而高水平(M+1SD)的母亲心理控制下,父亲心理控制对个人成长主动性有更明显的预测作用。

5 讨论

5.1 成年初显期的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

本研究中,被试的年龄与报告所感知的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相关,可能由于个体自主性的需求增加与父母教养方式未及时改变。成年初显期个体正处于逐步有自己独立生活的阶段,开始掌握更多的自主决定权,也因为异地求学或异地就业等因素与父母分开居住,父母对于工作和婚恋关系尚不稳定的子女积极干预更容易采取心理控制的方式[3]。同时,本研究被试报告来自母亲的心理控制显著高于父亲,男性报告父母心理控制均显著高于女性,与已有研究一致[22-23]。前者可能由于社会文化更鼓励女性进行情感表达,且在家庭分工中更多参与到子女的养育环节,同时男性作为父亲的角色更多是权威的形象,所使用的心理控制在子女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24];后者则源于社会和家庭对男孩有更高的期望,在教养上有更多干预[22]。反之,也可能因为男孩自主性相对更强[25],比女孩更容易感受到父母心理控制。

父母心理控制和职业认同显著负相关,符合假设H1。也和过去研究一致[5]。在父母心理控制的教养方式下,子女更多感到父母的期待,而忽视对自我期待的探索,不利于发展其自我认同[4]。即使在成长中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方向和自我期待,但长期在父母心理控制下的内疚感或自我压抑,个体也容易在自我与父母不一样的期待中产生心理冲突,难以对职业进行长期稳定的承诺决策。此外,有研究指出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的焦虑水平存在互惠效应[14],因此,也可能是父母看到子女迟迟无法确定职业方向而采取了更积极的心理控制。

5.2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

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高意味着个体积极为自我发展寻求资源和启动行动,对职业方向有更多的探索意识和行动力,本研究中个人成长主动性积极预测个体职业认同,和以往研究一致[7]。同时,父母权威式教养对个人成长主动性有积极预测作用,而专制、纵容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19],父母心理控制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入侵式的教养方法[12],和自主支持是教养维度的两端,而自主支持在过去被证实能积极预测青少年个人成长主动性和未来规划[26],因此父母心理控制对职业认同均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母亲心理控制通过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对职业认同有负面间接效应,符合过去研究的结论。但父亲心理控制却通过个人成长主动性对职业认同有积极预测作用,与假设不一致,表明父亲心理控制对成年初显期存在一定积极意义。

过往多数研究均指出父母心理控制对子女发展的阻碍[2,27],但常常只考虑母亲单方面[2]或把父母看作一个整体[14],包括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相关研究[26],父母性别差异较少被考虑到。此外,不同文化、不同年龄对父母参与度的不同需求也会影响结果[9]。例如,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严父慈母的传统理念会影响子女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不一样[24],子女对父亲的情感表达或参与教养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从而积极影响个人成长主动性。有国内研究提出家庭亲密度和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主动性正相关[6],父亲在子女教养中的参与度和实施心理控制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家庭亲密度的侧面反映。同时,母亲的角色更多被期待提供情感温暖,父亲角色更多被期待提供理性的指引和规则教导,在成年初显期,个体需要对重要的人生决策做选择,父亲提供的决策指引即使通过“心理控制”的方式传达,可能依然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总体来说,父亲心理控制在家庭系统互动中的作用以及父亲其他教养方式对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目前讨论仍相对较少,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

5.3 父母心理控制的交互效应

父母心理控制在过去常常被强调其对子女发展的不利影响,且多数以父母作为整体考虑,当父母同时使用心理控制的方式教养子女,父母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过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双方对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预测作用为相反方向且存在交互效应,当父母一方使用高水平的心理控制时,另一方的心理控制对子女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预测作用更强,意味着双方都处于高水平心理控制时,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因此,当母亲实施高水平心理控制,父亲降低心理控制水平,也有助于降低母亲心理控制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家庭系统的互动是复杂的过程,父母双方的心理控制的交互作用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有待未来更多研究能结合考虑家庭沟通风格、父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家庭系统因素逐步展开全面的探讨。

5.4 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为横向研究,未能在变量之间明确因果关系,期待未来研究可考虑对对此模型进行纵向跟踪研究;受抽样方式的局限,本研究被试集中在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初显期群体有待进一步考察。

6 结论

父母心理控制与职业认同显著负相关,都能直接显著负向预测职业认同,但在间接效应上父、母心理控制对职业认同的机制存在区别:父亲正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正向预测职业认同,效应量接近对职业认同的负向直接效应;母亲心理控制通过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对职业认同有负向的间接效应。最后,父、母心理控制在对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效应上存在交互效应,高水平的母亲心理控制下,父亲心理控制对个人成长主动性有更明显的预测作用。父母教养和成年初显期子女的发展依然息息相关,且同样的教养方式,父亲和母亲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要协助成年初显期群体发展其职业认同,可考虑干预个体的个人成长主动性以及其父母的亲子教养方式。

猜你喜欢
个人成长教养效应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跟踪导练(三)
教养方程式
死海效应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浅谈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浅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