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图片源自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官网)
近期,鄂尔多斯以年薪60万元招聘清北毕业生当中小學教师的消息引发热议。
发布招聘公告的学校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均属于鄂尔多斯市重点学校。公告显示,清华、北大毕业生,实行年薪制,签订3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50万元(税前);一次性签订6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60万元(税前)。服务满十年后,还能享受对应的住房优惠政策。
消息发出后,有媒体向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核实,该工作人员表示,上述信息全部属实,“我们财政负担得起”。
此次发出招聘的学校,均由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和乌兰集团联合创办。
鄂尔多斯第一中学建校80多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内蒙古有较大影响力。
2019年高考,内蒙古文科高考状元就出自鄂尔多斯的学校——鄂尔多斯一中。同时,鄂尔多斯一中2021年高考的一本上线率是98%,600分以上的学生有540人。“985”高校录取人数更是连年增加,2019年375人,2020年454人,2021年469人,2021年“985”高校录取率达39%。
这是鄂尔多斯当地政府重视教育的成果。正在谋求经济转型发展的鄂尔多斯在教育上十分舍得投入。数据显示,2021年1-8月,鄂尔多斯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7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1.7%,其中税收收入296.2亿元,增长31.7%;非税收入78.6亿元,增长31.9%。2020年鄂尔多斯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00.36亿元,比上年的91.44亿元增长9.76%。这些钱均用于学校改建、教学设备购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资待遇水平上。
鄂尔多斯还推动联合办学,引进衡水实验中学、景泰艺术中学、辽宁大洼高级中学等中学,对本地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探索。
一位鄂尔多斯的艺术教师说:“联合办学后,学生不仅能接受优质、系统的文化课,还能为有需求、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专业课教育,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考入全国和世界著名艺术院校。”
“引进来”的策略,推动鄂尔多斯实现教育多元化。近年来,当地高考水平已跃入内蒙古前三。
从经济上看,鄂尔多斯高薪聘请中小学教师也的确称得上底气充足。
“掐尖”引入清北毕业生还是“普惠式”提升整体师资水平?值得深思。
在全国城市中,鄂尔多斯一直以人均GDP高而著称。2020年,在全国所有城市中,鄂尔多斯人均GDP高居第四。2020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575.25元。鄂尔多斯经济的崛起使得挂蒙K车牌的名车在外地人面前很耀眼。
不仅清北毕业生,最新的招聘政策也给了符合条件的其他应聘者优厚的待遇。如果通过各项招聘测试且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将获得1套80平方米免费住房或25万元安家费;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享受100平方米免费住房或30万元安家费。
近年来,大量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博士、硕士毕业生涌入教师队伍。尤其是深圳的中学教师,以高学历要求和高标准待遇著称。
深圳龙华区曾在2019年的招聘消息中称:年薪本科生约26万,研究生约28万,五险一金,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万-8万,优先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全年带薪休假165天。
被称为深圳“四大名校”之一的深圳中学,在2019年公布的拟招聘35名教师名单显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有20人,还有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其中32人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3人是博士(后)。深圳中学的招聘负责人回应称:“每年名单都是这样,其实很早开始,很多学校都是这样招聘,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除深圳中学,在2019年的深圳龙华区公办中小学教师招聘中,最终来自全球62所院校的491名青年脱颖而出,入围体检阶段,其中包含了76名清北学子。
2019年10月,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清北。
深圳开了名校毕业生大规模进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先河,广州紧随其后。
2021年5月,广州25所中小学公开招聘编制内教师,88%的学校只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9月新学期,广东实验中学入职的26名新教师中,14人来自清北,包括7个北大博士、6个北大硕士、1个清华硕士;目前,广州市执信中学教师队伍中有博士9人、硕士128人,占教师总数的近43%。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长胡革新表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有好老师才会有好教育,未来三年,一中期待博士、硕士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0%、50%以上。
这些博士学历教师的加入客观上提升了中学的知名度,某中学语文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决定一个学校层次的因素,除了教师水平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生源。有了上述教师的加入,提升了中学的知名度,使得学校可以更好地吸引优质生源。
深圳中学引入名校毕业生进校当老师,效果已经显现。如今,深圳中学已经发展为广东省排名第一的中学。2017年至2021年共有159人被北大、清华录取,海外升学人数也排在全国前列。2021年,深圳中学的本科上线率更是达到了100%。包括深圳中学在内的“四大名校”每年都是输出清北以及双一流高校学生的主力。
作为教育人才,教师在城市间的流动折射出城市人才竞争实力差异。
与广深等东南沿海一线城市相比,一些地方的教师岗位却频频遇冷。2021年2月,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教师招聘,就因为报名人数没有达到要求,取消了一大批教师岗位。
辽宁省葫芦岛市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由于部分岗位报名人数未达到1︰3的开考比例,当地多所中学的政治、历史和地理教师岗位被取消。大城市的火热与小城市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中小城市来讲,人才吸引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之时,该怎么办?
教育学者熊丙奇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花高薪聘请校长、教师,的确是我国不少地区学校提高关注度的做法。但要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不能只把资源集中在少数教师身上,而应整体提高教师队伍待遇。在优化基础教育生态层面多下功夫。
“深圳并不是只拿高薪招聘名校毕业生,而是中小学教师待遇整体都比较高。”熊丙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