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生 余正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初,证券发行与交易开始逐步“无纸化”,迄今实物证券已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加之时间的推移,这些实物存世量越来越少,尤其是清代及民国时期发行的证券藏品更是凤毛麟角。
众所周知,证券是证明其持有人享有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狭义的证券主要指证券市场中的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产品,而证券藏品即指这些证券、相关文献及其衍生品的实物。近年来,证券藏品已经成为收藏市场中的重要品种之一,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机构与藏家所关注。
此类藏品中,股票及债券占据了绝大部分。特别是股票藏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分类,以助更好地集藏?它们深层次的历史价值与趣味性又体现在何处?我们不妨围绕时序、行业、题材、记载形式、股东权利及区域等方面进行了解。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轮船招商局经批准成立,并发行了被认为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只股票。此后,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选择发行股票的企业越来越多,参与股市的国人也越来越多。
清光绪八年(1882年)十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买卖股票的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设立并开展股票公开买卖交易,首开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先河。由于此后募股风气大开、投机日盛,先后出现了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影响较大的两次股票风潮,分别为光绪九年“矿局股票风潮”和宣统二年“橡皮股票风潮”。而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股票藏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图1 清光绪八年(1882年)烟台缫丝局股份票
一类是洋务运动背景下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发行的矿局实物股票。如轮船招商公局股分票、开平矿务局股票、上海机器织布局股票、电报总局股票、烟台缫丝局股份票(如图1)、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股票、奏办湖北机器纺纱局股票等。一类是铁路股票。如中国铁路公司股票、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股票、商办广东粤汉铁路有限总公司收股执照、福建全省铁路公司股票、江苏全省铁路公司股票、安徽全省铁路公司股票、江西全省铁路公司股票等。
还有一类是重大历史活动发行的股票,如南洋第一次劝业会股票等。另外一类是“橡皮股票风潮”事件中各类橡皮股票,这类股票发行主体大多注册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及部分海外其他地方。
再有一类是清早期的股份制契约、合伙合同或股份簿。作为研究早期股份制起源的重要物证,同时也是重要的收藏品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四川自贡盐约、徽商晋商合伙兴办典当行、杂货行等合伙契约。
民国时期,我国股份制经济已十分普遍,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等各类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筹措资金、兴办各类实业,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金融及工商业取得了空前发展。
民国时期发行股票众多,也是近代老股票藏品占比最高的部分。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市场流通股票就已达百余种;抗战期间,仅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就已达199种。民国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股票藏品有:各类工商业股票尤其是开创民族工商业先河的企业股票;各类银行、交易所、保险业等金融业股票;“老字号”股票;五大企业财团,即新亚集团、久安集团、永安集团、国货集团、中法集团的股票;六大体系,即兴华系、国华系、新新系、三乐系、华影系、美綸系的股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部分设立于民国及更早期的公司因增资需要发行股票,亦有企业新设发行股票,如北京市兴业投资股票、天津投资股票、广州投资股票、中华珐琅厂股票、大新化学厂股票、爱华制药社股票等。
1949年后,生产、消费或金融(信用)合作社开始兴办,并发行合作社股票,成为个体工商业、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途径。从1953年开始至1956年,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实行“定息制度”,并发放股票或股息凭证。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资本市场又重新开始孕育。198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分行新抚办事处首次代理发行辽宁抚顺红砖厂股票,其定额每股壹万元,共发行280股,被认为是改革开放后首家发行股票的企业(非股份公司)。
1982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成立,开启了全国自上而下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些小型企业开始尝试发行股票。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股份制试点,股票一级市场开始出现。从上世纪80年代初直至沪深交易所相继开业,全国有不少地方进行了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探索并发行股票。这一时期的股票藏品主要有改革开放初期及早期发行的股票实物、“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发行的股票等。
上世纪80年代,一批企业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革,并尝试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部分企业发行的股票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后,通过转托管成功挂牌上市交易。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一批企业已印制好股票并准备发行,但由于交易所正实施股票无纸化发行,这些股票实物也就未实际使用,如今已成为当代上市公司实物股票收藏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当代上市公司实物股票(含转托管后挂牌上市)涵盖全国26个省、约近250余家公司,同时还有多家发行H股股票。可以说,当代上市公司股票藏品众多,图2所示的发行于1984年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便是其中之一。这一时期代表性藏品主要有各类开创性股票、沪市“老八股”、深市“老五股”、天津定向募集公司股票等。
上世纪90年代地方证券市场交易的股票同样值得关注。例如武汉柜台市场(简称“汉柜”)交易的股票、成都红庙子市场交易的股票、淄博市场交易股票、海南市场法人股股票等。
民国时期,证券市场相关统计资料将发行股票的企业,按行业分为交易所股、金融业股、公用事业股、纺织业股、文化事业股、新药业股、化学工业股、百货业股、矿产业股、卷烟业股、食品业股及其他各业股。结合当今产业结构及行业分类,我们一般将股票藏品按所处行业分类如下:
图2 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
图4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图5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上海杏花酒楼昇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图6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一是金融业股票,包括银行业股票、交易所股票、保险业股票、信托业股票、钱庄业股票、银号业股票、典当业股票等。如清代大清银行股份券、信成银行股票、华成经保火险股票、中国合众水火保险股票。民国时期,银行业发行股票的数量较多,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市场流通的银行业股票就有39家之多。这一时期著名的有“北四行”股票、“南三行”股票、民国“八大”商业银行股票、民国十年(1921年)“信交风潮”期间在上海成立的136家交易所及12家信托公司股票,还有上海钱庄股票、山西钱庄股票、“九大家族”钱庄股票、买办钱庄股票、名人钱庄股票等。如图3所示发行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中国通商银行股票与图4中发行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的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都是典型的实物例证。
另一类是工业股票,包括纺织及服装业股票、食品及轻工业股票、化工及制药业股票、建材及矿业股票、机械及船舶制造业股票等。
还有一类是商业服务业及公用事业股票。如百货业股票、餐饮业股票、交通运输业股票、地产业股票、自来水、燃气及电力等公用事业股票等。图5所示的正是发行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上海杏花楼昇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再有一类是文化业股票。出版文化板块股票包括书局、报刊、图书等股票;文化用品板块股票有造纸厂、制笔厂、印刷厂等股票;舞台文化板块股票如影片公司、戏院、影院、剧场等股票;娛乐文化板块股票则有娱乐场、赛马场、跑狗场、游艺公司、古物商场等股票。图6所示就是发行于1948年的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当今的股票收藏还可以按照题材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红色题材类股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效利用资本工具积极开展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活动,在红色根据地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并发行股票就是一个典型地例子。这样做不仅弥补了国营经济、稳定了物价、改善了供求关系,为经济困难者提供经济帮助,而且还提高了社员的民主意识与政治素质,为成功开展革命奠定了经济和社会基础。图7所示的为发行于1933年的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股票。
图7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股票
二是名人名企类股票。自洋务运动开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翘楚创办各类实业并发行股票的情形,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涌现。这些企业对开创中国工商业发展、启迪民智、促进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如“中国商父”盛宣怀、“实业兴邦第一人”唐廷枢、“化工先导”范旭东、“长江船王”卢作孚、“状元实业家”张謇等人创办的企业,均有股票发行。
三是洋商股票(外商投资企业股票)。1840年中国开埠以后,外商投资企业便陆续进入中国展业,并将股票这一产物带入中国。目前,不断有清代早期外商股票实物被发现。比如图8,是发行于1883年的上海平和码头皮毛清洁有限公司股票。
到了抗战后期,上海众业公所交易活跃,在该所注册的股票达96种,上市的股票、公司债券及其他证券合计近160种,其中金融业股票8种、保险业股票5种、地产业股票9种、船厂码头及运输业股票4种、公用事业股票8种、纱业股票5种、橡皮与垦殖公司股票36种,及其他行业股票21种、公司债券10种、市债及其他公司债超过50种。这些上市证券绝大部分为外商企业所发行,代表性的藏品有洋行股票、银行业股票、地产业股票及部分知名工矿业股票等。
四是“伪满”时期东北地区发行的股票,系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地区实施经济侵略和掠夺的重要物证。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涌现出200多家各种“株式会社”(即股份有限公司),其所发行的“株券”(即股票)在当下的收藏市场已很少见,比如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株券、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株券、满洲中央银行股票等。
五是侨商股票,为华侨在海内外投资企业所发行的股票。这些股票发行主体的注册既有在海外也有在国内,发行对象主要还是面向华人华侨,如中国邮船股票、中国交通洋行股票、公良实业股票、金山时报股票等。图9就是发行于民国八年(1919年)的朝鲜京城华商公聚兴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接下来笔者再介绍一种分类形式,即按照票面记载形式及股东权利差异分类。
图8 清光绪九年(1883年)上海平和码头皮毛清洁有限公司股票
图9 民国八年(1919年)朝鲜京城华商公聚兴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一类是记名式股票与无记名式股票。记名式股票指票面记载有股东姓名,股票转让时需要照章办理过户手续(一般在股票的背面印有股份转移表);无记名式股票则指票面不记载股东姓名,一经转让,其所有权转移即刻生效,无需办理股票过户登记。
另一类是普通股股票、优先股股票与后配股股票。其中的优先股股票,是指公司在分红派息或分配剩余财产时优先于普通股的股票;一家公司如无优先股发行,则所有股份皆属普通股,其所有股东权利与义务皆相同。后配股指的是在分红派息或分配剩余财产时次于普通股的股票,其大都为公司赠送予发起人或管理者的股票,俗称干股。
另外,优先股中按照发行的先后顺序或优先权的不同可分为头等(第一)优先股、二等优先股;累积优先股、非累积优先股、保障优先股;参与优先股、非参与优先股,以及可收回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等等。
当然,按照行政区域分类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笔者建议内地股票藏品可以按照省级行政区划分类,民国股票藏品、当代上市股票藏品则可以按照省别来进行分类整理。而纵观中国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在各时期各行业所发行的股票藏品,相较来说,香港地区发行种类较多。
总之,自1872年往后,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累计发行的股票实物品种丰富。但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品种只见文献记载,实物已难得一见。因此,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并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分类整理、收藏研究,共同把这一重要的金融遗产保护好、傳承好、利用好,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