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天堂里的壮美与辽阔

2022-01-14 18:13柳林
小品文选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散文诗歌语言

柳林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飞过”,读周晓枫散文《鸟群》,我想起了泰戈尔《流萤集》中的诗句。鸟的一生美丽而高贵,飞翔是为了赶赴蓝天对它的邀请,它作为天空的使者,为大地和人类带来云端的讯息。

读周晓枫的散文,体会最深最强烈 的是其中鲜明的诗性品格。在《舞蹈与散步》中,这一特点有一次高密度的展示。在作者眼里,“诗像口红,让嘴唇生动。像一只枕头,诗离黑暗中的梦想最近;诗像蛾子,与火焰保持危及生命的亲昵。诗像仙子跑丢的舞鞋,只是侥幸在人间被发 现;诗像保险丝断掉的灯泡,谁能知晓那 被抑止的光明……”这只是一连串精彩的 比喻的开头,下面还有许多,恕我从略。

我这般照抄原录,首先自然是出于喜 爱,感至吟之咏之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讨巧之举。既然只需简单列举原作,就足以使人感知其鲜明特色,又何必我来喋喋 不休费力未必讨好?要了解一个作家作品 的质地和色彩,最终应该去语言中寻找。周晓枫散文中鲜明的诗歌烙印,使我们读 到这样的宣言时备感会意,她说:“最纯粹的语言享受只有诗歌带给我,而不会是其他。”不妨说,收在这本名为《鸟群》的集子中的几十篇散文,便是她这位诗歌的受惠者,以散文方式的致礼。“我试图实现某些诗歌手法的介入,比如隐喻,比如变形,比如意义的纵深,希望自己的散文产生些许不同之处。瓦雷里说,“散文是走路,诗歌是舞蹈。”作家如是期望。

应该说,这种愿望获得了丰硕的结 果。诗性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在她那里,一定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秉赋。上述那样的句子,在一般的文章中能找到几处就算不错了,在她那里却如乱花迷眼,其密度之高令人咋舌,躲都躲不开。文本是一片丰 饶的原野,她大范围地收割佳句,摆布下 华美的盛宴,为了一场语言的狂欢节。我们看到了一挂色彩斑斓的散文织锦,用诗歌的韵脚绣织而成。更为难得的是,最奇 特的比喻却以最自然的方式出现。机智、俏皮,如风行水上一样自然妥帖。作者自 称是苦吟派,那么,这种毫无斧凿痕迹的 呈现方式,是对其功力的最好说明。

这种语言,以时而尖锐时而舒缓的方 式,撞击着阅读者的语言触觉,唤醒其钝 化已久的对于语言美的感受,或者不如说 语言驱使他进入存在的深处,那里,事物 袒露着自己的本质,而平时它们是完全被 遮蔽的。你能想像出这样的句子么?“最小的水系在果实里流动,我把这个光亮的苹果举起来,就听到了声音,非常小的声 音,类似于安静。”这是《种粒》的开头。“谁能感觉到衰老那吸盘般的力量?每时每 刻我们向它靠拢……日月是光阴上的两条 桨,划呀,送我到美丽广阔的地方。要像麦子,我从容不迫,着手安排自己安详的金色。”这是《存照》的结尾。重要的是这样的句子并非“众里寻他千百度”,而是俯 拾皆是,成为构成文本最主要的成分。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它们映照出一个写作者 的才华,就像指纹和生命的对应关系一样 确切、不容置疑。然而,作者始终未曾忘 记自己是驻足在散文的田亩之上,这种清 醒的文体意识,或者说对散文的感受、表 述方式的高度自觉,使得诗性因素最终被 掌控在一个最适宜的范围内,并没有越权逾位喧宾夺主。读她的散文,你能感觉 到,即使在最纵情沉湎、兴奋迷醉的瞬间,理性仍然在睁着警觉的眼晴,监视着可能出现的忘形之举,并准备着随时予以制止。纷纭飞扬的感受,被理性整合驾驭,如同水流被纳入沟渠,其流动便有了方向,有了节制。又如同一盏风筝,飘飞得再高再远,仍然被一根线牵拉着,这根线便是统驭整篇的主题、理念,或者用一个如今不大被提及的词语:中心思想。其结果,便是轻盈和坚实这两种不同的审美品格,很难得地统一于一体,各得其所,达到了一种堪称完美的和谐。这应该正是周晓枫散文独擅胜场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样,周晓枫作为语言的杰出舞蹈者的表现固然让人难忘,但她的努力,决不仅仅为了祭祀语言的图腾。在充满现代感的语言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纯正、明晰的精神理念,一种更多的是属于古典范畴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取向。《人们》从最基本的,因而也容易为人熟视无睹的生存场景中,撷取了一个个镜头,并生发出作者的感慨或憬悟。从指使孩子乞讨的母亲身上,她看到“我们习于讴歌的无私母爱在这里受到无情的玷污”。从街头小贩宽厚洪亮充满感染力的嗓音中她生发出关于命运、偶然的感悟:“种子未必能着陆于适宜的土壤,人一出生就可能存在着地域性的错误。”它们是深思的、悲悯的、超越的,总之,是浸润着人性的關怀的。《种粒》中,通过对公共澡堂中女人身体的描攀,将女 性不同生命时段的肉体并置、展现在同一个空间中,在对比中产生出强烈的效果:少女纤长的杏色胴体,年轻妇人流溢着丝绸般的微光的肌肤,中年女人被色斑、皱纹和赘肉浸食的躯体,老年女人懈怠无力的肌肉组织和刀痕般的深深褶印……“女人看似迥异的阶段,实际上被紧密地设定并衔接在一起,酷似花,由盛而衰,而死,献出全部血肉,只为留下她的孩子。女人,就是人类所保持的种子方式。”作为一名热爱修辞的作家,在这里,她同时又表现为一个深入的思考者。

我想着重谈一下《鸟群》,即被用作书 名的那篇数万字长篇散文。它以“五重 奏”为副题,通过不同声部的变奏,完成了一个交响主题。同其他各篇相比,它更 为朴素、简约、收敛、清晰、冷峻,能感 觉到语言的飞驰的欲望被作者加以有意的 羁绊和压抑,然而这种压抑却在文本内部 积聚起某种张力。鸟类成了她探测人性、 展开思想、对生存发言表明态度的切入点 和载体,成为人类观察自己的镜子。她从 太平鸟的尽职和欢聚;“看到世界对忠诚的公正报答”;从燕子为成为“空中王后”而付出重大牺牲,足部几乎完全萎缩,丧失了奔跑蹦跳的能力,“我看到了途中必然的苦痛与牺牲……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但正是在苦难里、在残酷中所展现的执著里,燕子体验着至深的生命狂喜。”她进而指出,这也是一切将创造视为生命意义之所在的科学家、艺术家的共同宿命。而从倍受人们宠爱的鸽子身上,她的发现更是堪称独特。鸽子既可以自由飞行,又可以随时回到主人的笼内,享用唾 手可得的口粮。从鸽子的“具有投机色彩的双重身份”,作者感悟到世间“最名利双收的人是在天平两边找平衡的人。”鸟儿的习性再一次成为人类行为的旁证:“我们日益提炼出世俗生活的秘方:降低精神生活的高度,可以弥补物质生活的匮乏。减少灵魂的成色,可以丰富肉体的娱乐……这就是生存可悲的等式。”但这并不表明她是 赞同这种生存策略的,“鸽子的妥协与投降有悖于鸟的气节”,而她“多么震撼于那种对理想忘我的捍卫”。这篇长文,会让人联想到布封、法布尔、米什莱那些描写动物和昆虫的散文,但她的格局更为阔大,思维的疆域更为辽阔,文学的品格也更加突出。

最后,我忍不住要不顾文章的整饬而 挪移一下目光,推荐作者才华的一个侧 面,那便是自嘲。这一点较为稀罕,尤其 在女作家中。通常情形下,我们更多见到 的是顾影自怜,过度的自恋。而在本书作 者笔下,我时常会读到这样的句子:“乳猪摆上菜盘,雏妓走上岗位,我把未成熟的作品拿来发表。”“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什么叫差别,什么叫代沟,那些北大的正牌孩子们洗完澡后一律光脚丫穿拖鞋走回宿舍,也不管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飞;我捂在大衣、棉鞋、帽子和口罩里打一趟 水,已成鼻青脸肿的喜儿。”其精神健全豁 达,才会有如此爽朗的表情。

选自《内蒙日报》

猜你喜欢
散文诗歌语言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七月诗歌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