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生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农业农村局,江苏 盐城 224600)
精氨酸是一种功能性氨基酸,是鱼类机体内一种必需氨基酸。目前,对精氨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繁殖性能方面[1]。精氨酸在动物机体内可以参与蛋白质的沉积与代谢,其代谢产物一氧化氮和多胺会参与机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能调节基因的表达[2]。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一氧化氮、瓜氨酸及鸟氨酸可以增强机体细胞的杀菌和吞噬能力;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3]。在水产养殖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斑点叉尾机体内一氧化氮的含量,提高机体抵抗有害菌的能力[4];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美国红鱼和条纹鲈机体溶菌酶活性,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5]。
鲤(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属于温带杂食性淡水鱼,生长较快、肉质鲜美,是我国淡水鱼养殖主要品种之一。目前,精氨酸在鲤养殖中的应用较少。现以鲤为研究对象,探讨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精氨酸科学、合理地应用于鲤的养殖生产中提供参考。
试验所用精氨酸购自台湾MDbio 公司,含量大于90%。试验鲤购自当地水产养殖基地。
试验选取120 尾体质量相近、健康的鲤,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鲤分成4 个试验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尾。试验1 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 组、3 组、4 组依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的精氨酸。试验周期为8 周。试验基础日粮原料组成及含量如表1 所示。其中,营养成分含量为:粗蛋白30.75%,脂肪5.59%,灰分8.83%。
表1 试验基础日粮原料组成及含量 %
试验期间,每天饲喂4 次,一周调整一次饲喂量。每天换水 1/3,保证水温在 25 ℃,ρ(氨氮)<0.01 mg/L,ρ(溶解氧)>5.5 mg/L。
试验结束当天,鲤禁食24 h,每组挑选健康的10 尾鲤,麻醉后于尾静脉采血,4 ℃静置24 h 后,离心取上层血清,于-20 ℃保存,用于测定血液中补体C3 和补体C4 含量。试验鲤解剖后去除头肾和脾脏,于-20 ℃保存,用于测定溶菌酶和一氧化氮活性。以上各项指标测定所用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试验数据经Excel 2015 进行整理统计后,再采用SPSS 22.0 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并用LSD 法对组间数据进行多重比较。P<0.05 作为显著性判断标准,结果以(平均数±标准误差)呈现。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对鲤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 可见,在鲤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对鲤头肾中的溶菌酶活性和血液中补体C4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的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头肾中一氧化氮活性(P<0.05),1%和3%精氨酸组头肾中一氧化氮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2%精氨酸组脾脏中溶菌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1%和3%精氨酸组脾脏中溶菌酶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1%,2%,3%精氨酸组的脾脏中一氧化氮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精氨酸组血清中补体C3 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1%和3%精氨酸组血清中补体C3 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对鲤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①
研究发现,在鲤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提高头肾中一氧化氮活性、脾脏中溶菌酶活性、血清中补体C3 含量、脾脏中一氧化氮活性,说明精氨酸可以有效地调节鲤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力。廖英杰等[6]研究表明,在团头鲂幼鱼日粮中补充一定剂量的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补体C3 含量,有效地提高了机体的抗感染能力。程镇燕等[7]研究发现,随着精氨酸浓度的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提高。精氨酸提高鲤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精氨酸在机体内产生的一氧化氮可以杀死鲤机体内的细菌、寄生虫、病毒等有害物质,并能有效地抑制癌症细胞的增殖,进而提高鲤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8]。
该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的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头肾中一氧化氮活性、脾脏中溶菌酶活性、血清中补体C3 含量,1%,2%,3%精氨酸组的脾脏中一氧化氮活性均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在鲤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精氨酸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且最适添加比例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