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丽
我和很多人一样,是因为《徐霞客游记》想去鸡足山的,也是因为《徐霞客游记》有了心目中鸡足山的样子。
徐霞客曾两次来到鸡足山,在他的《滇游日记》中,详细记录了鸡足山的地貌、水文、气候、物产、人物、寺院等。天下的山名,各有各的起源之说,也各有各的深刻含义。鸡足山,因“三岭前伸,一岗后距,俨然鸡足”而得名。
夏末,山里的空气特别湿润,让人神清气爽,满目清明。几场雨后,茂密的丛林里,厥、苔藓疯一样地繁茂,石阶淹没在茫茫密林,若隐若现的是山中古寺。
徐霞客初来鸡足山,那时与他同行的还有迎福寺僧人静闻法师。静闻法师一直以来都很仰慕鸡足山,曾“禅诵垂二十年,刺血写成《法华经》,愿供之鸡足山”。不幸的是,他们二人刚到了湖南湘江,就遇上盗贼,徐霞客被倒翻入江中,静闻法师被盗贼砍伤。到达广西南宁时,静闻法师伤势加重,弥留之际为无法到达鸡足山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他对徐霞客说:我到鸡足山的愿望不能达成了,请你一定把我的骨灰埋到鸡足山吧。徐霞客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鸡足山。
徐霞客首次到达鸡足山,初住大觉寺,次日移住悉檀寺。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的悉檀寺是鸡足山的一座重要庙宇,徐霞客在日记里这样写到:“悉檀寺为鸡足山最东丛林,后倚九重岩,前临黑龙潭,而前则回龙两层环之。”徐霞客供奉好静闻法师用血写就的《法华经》后,又在悉檀寺僧众的帮助下,选址安葬了静闻法师的骨灰。至今,鸡足山留有静闻法师的一座塔、一块碑。
其实这也算鸡足山的一段老故事了,也是我最喜欢的故事。
每个古寺似乎都有故事,鸡足山有很多古寺,九莲、佛塔、报恩、祝圣、石钟、兴云、虚云、寂光、华严、放光、玉佛……碧云禅寺,听名字就知是一个安静、清幽的古寺,是的,刚入寺院,泥土、树叶、青草、花朵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欢喜,在和师傅喝杯清茶、小坐片刻后,我便和师傅到禅房用膳,洋芋焖四季豆、炒豆芽、炒茄子、炒豆腐,配菜泡辣椒,在慢慢品尝中,每一道菜里有了个人的感知,通过食物传递的是山里人的平淡、清秀、恬淡、朴实、灵气,感受到的是山的神奇、秀丽、险峻、内敛、清幽,原本烦躁的心在一道菜里慢慢平静了下来。
鸡足山日月同辉 张君玲/摄
碧云禅寺,这个一听名字就让我爱上的古寺,在上鸡足山前,我没有想过要去碧云禅寺,更没有想过要在山里吃饭,因为我一心想上金顶寺,想一睹徐霞客登上鸡足山顶峰时,用“东日、西海、南云、北雪”概括的鸡足山奇景。
离开碧云禅寺,坐缆车很快便到达金顶寺。山顶的气温明显下降,刚刚还放晴的天空,一阵风过,马上乌云密布,接着就是一阵暴雨,离我最近的古树、古石很快被笼罩在烟雾中,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隐隐约约,仿佛到了人间仙界。整个人变得开阔、澄明、通透。
寺里呢,看到众多虔诚的香客带着诚心许下心愿,不因一场雨感到沮丧,忙里忙外,走来走去。我也是,不会因为这场雨有多余的想法,依旧绕古寺走了一圈。山顶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雨停了,万物苏醒,天边漏出蓝色的天空,有人已下山,有人正上山来。范仲淹在《登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个人有处事的深远与豁达的胸襟,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欢愉和沮丧。这也许正是众人上鸡足山的原因吧。加持,笃定,行走。在此山中,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胸襟和心境。山有多高,心有多大,在那一瞬间,所有的烦恼都会忘记,所有的失落都会随风而去,只有满目青山。
出金顶寺,顺山势而下,向静禅茅棚进发。从高到低的走势,山道变得曲折、蜿蜒,雨后的山道仿佛和树枝树叶一样青翠,鞋子也成了绿色,出现这种感觉是因为路变得越来越窄,感觉两旁的树枝不断向身体集拢,自然而然,山道和人融为了一体。“两岸青山相对出”说的就是这般感觉吧。
行至束身峡,山道变成只能容一人通过,看着两边的悬崖峭壁,我跟在其他人身后,沿着台阶一级级往下,两只手紧紧地抓住两边的栏杆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往下挪动,行至中段,山势变得越发笔直,台阶也越来越狭窄,一群人慢慢地前行,不敢大声说话。过了最惊险的一段,终有人感叹到:没有栏杆,真是不敢走,太高、太陡了。我没敢出声,却在心里掂量着,我要再胖些,根本没办法从束身峡下山,这束身峡确实考验身材。我在心里嘀咕道。
不知走了多少个台阶,终于下通束身峡,延着山道缓缓行几步,到了静禅茅棚。
一间石头茅棚,不大,刚刚可以容下一个僧人静坐修行。我想推开门走进屋子看看里面的布置和陈设,不想木门上了锁,老旧的铜锁痕迹斑斑,散发着岁月的气息,那样的寂寞和安宁。门前一木桌、两条木椅,洁净、清秀,有一种禅意之美。
石头茅棚的一侧是间小瓦房,里面住着一位老人,整日守着石头茅棚,只为等人来。
等到了,老人一下就高兴了,烧水、泡茶,我坐在木椅上和老人一起喝茶,听老人和我讲静禅茅棚。老人说,静禅茅棚,原名大石茅棚,是古代苦行僧人修行的地方。因民国期间,有一名为静禅的僧人于此苦修,后来就把大石茅棚改名为静禅茅棚……想想那时叫静禅的僧人是多喜欢鸡足山,才会在此久居,也才有了这以他名字命名的茅棚。一边喝茶,一边听着静禅茅棚的故事。我的身旁,就是老人栽下的君子兰、多肉,老人的故事呢,和那时来此修行的僧人不一样又一样。不一样的是时间变了,穿衣变了,不变的是守着静禅茅棚的心,让来到静禅茅棚的芸芸众生可在此歇歇脚,喝杯清茶,想一想接下来的人生,这一定是他们毕生的修行。
静禅茅棚所建之处,确实安静,在地图上看,它位于鸡足山后山,平日里很少有人来,是个修心养生的清静之地。
在静禅茅棚喝茶,小歇后,和老人告别,依旧顺着山道往下。
山道旁,一丛一丛的象牙参,一茬一茬的蕨,一片一片的苔藓,不管不顾地生长着。是什么滋养了山里的一花一木,是水呀,是曹溪的水,问身边人,何为曹溪?朋友回答我,因旁边有曹溪寺,故名曹溪水。多么直白,多么明了,多么的诗情画意。
过曹溪,就到了鸡足山有名的华首门。华首门是鸡足山顶峰天柱峰西南的天然绝壁。在绝壁上形成的这座石门,门高40米,宽20米,中间有一道垂直下裂的石缝,把石壁分为两扇,整个造型气势威严,肃穆庄重,而“门”的中缝悬挂的距离大致相等的石,是“石锁”,有了石锁锁门,更是让华首门多了份神秘色彩。
站在华首门前,仰观峭壁,绝壁上有很多类似人的塑像,不由地感叹山的神秀。再往上看,高居山巅的是金顶寺,不由地感叹那时修建寺院、山道的先人,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华首门不仅因其独特的奇、险而闻名。相传,它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守衣入定的地方,在鸡足山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佛教称为“中华第一门”。
要是夏秋之际到华首门,说不定还能听到“华首晴雷”,记不得在哪一本书里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远处山谷雷雨大作,这里却晴日当空,雷声、闪电光从远处传来,在此碰壁后。回音反射,声震寰宇,空谷留音,被称为“华首晴雷”。
从华首门往下走,就是索道站,最后我是坐索道下鸡足山的。
在索道上,我回头看鸡足山,茫茫密林,山顶的金顶寺若隐若现。
登鸡足山是一次旅游,更像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我想人活一世,就是求个心的安稳和平静。
编辑手记:
弥蒙古道因连接弥渡和蒙化(今巍山)而得名,历史上,对弥蒙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漫步弥蒙古道》以弥蒙古道石佛哨村段为重点一路徒步到鸟道雄关,文中描写的古道保存相对完好,周围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古道局部风貌。到深山里徒步攀登,寻找静于一隅的寺院,《波罗寺行记》记录的就是这样的一次旅程,波罗寺远离城市喧嚣,需要一段时间的徒步才可到达,此行描写了沿途山景的绿色葱茏,抵达寺院后,身心状态的自然和开阔,可谓真实可感、趣味无穷。自然生态景观在绚丽多姿之下历来受到旅者的青睐,《苍山西坡看花》描写的是苍山西坡漾濞大树杜鹃景观,这些花朵在漫长的岁月里年年如期开放,但我们要思考的是自然生态在备受关注之下,也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鸡足山记》选取了几个微小的旅行视野,将重点放在自身的游赏体验之中,作者笔调细腻亲切,向我们展现了她眼中鸡足山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