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民
《兰州晚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西固区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小刘同学,在早自习之前与同班的几名学生一起到网吧上网。其班主任知晓后,将小刘等人叫到办公室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批评,随后,班主任通知几位同学的家长到场。
上午放学后,英语老师又让小刘同学和几名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留下来补作业。其间,小刘同学曾向英语老师提出请其帮忙向班主任说情,不要请家长,被英语老师拒绝,并且英语老师还拽了下他的衣服,说:“以后要多讲卫生,与其去上网,不如回家把衣服洗洗”。谁也没想到,小刘同学在当天中午回家的路上自杀身亡了。
在小刘同学事件中,家长认为学校在学生犯错时应以教育为主,但班主任和英语老师的行为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造成学生死亡,于是将两位老师和学校告上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小刘同学年仅12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对自己的行为应承担20%的责任;其父母作为监护人未尽到监管义务,应承担40%的责任;两位老师对其死亡则存在过失责任,也应承担40%的责任。
作为老师,悲剧的锅我们自然不想背,但这件事情也给我们为人师者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孩子在校有老师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校的行为与家长无关了,孩子在校有什么情况,老师是需要与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的,有一些情形严重的情况还必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协同处理。问题在于,让家长来学校处理孩子的问题,究竟怎么操作才更合适呢?
请家长来学校的第一步就是思考什么样的情况需要请家长。
身为教育者,我理解老师一般不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请家长来学校,除非是这件事比较敏感、涉及学生隐私,或者实在不好处理,需要家长共同教育。
另外,如果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职而导致学生犯错,那么把家长请来学校当面谈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这种情况并非是学生个人的问题,家长也难辞其咎,来学校一起处理对解决问题有一定帮助。
再比如,孩子受到了比較严重的身体伤害,不论这个伤害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还是因他人导致,都需要家长知情。如果孩子把别的同学弄伤了并且伤势严重,家长也应到场协助进行后续处理。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令德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长达10年的研究后,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和“反应性”。
“要求”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督促其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在这两个维度基础上,鲍姆令德把教养方式分为四种:
权威型的家长一般具有边界意识与目标意识,能做到宽严相济,处理问题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这样的家长请到学校里是有帮助的。
专制型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却常常漠视孩子的诉求,自己的话就是圣旨,不容违背,管教手段强硬,这样的家长到学校里极可能采取极端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表面被“压”服了,实际矛盾是加深了的,可能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破裂。
溺爱型的家长几乎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常常会反过来受孩子的牵制。他们来学校不是来管教自家孩子的,而是为孩子的委屈“出头”的。
忽视型的家长会推托说各种忙,被老师“骚扰”,也会导致他们很生气,常见的愤怒就是:我难道不要上班的吗?这些小事老师难道不能处理吗?
所以,在请家长之前,充分了解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很有必要,如果请来家长对处理问题有益,那就可以请;如果无益,就尽量不要请。
这个问题,是张某锐事件中值得广大教育者关注的地方。
我们在监控视频中看到,张某锐背靠墙壁,头低垂着,其母亲怒气冲冲地走了过来,上来就给了他两巴掌,把张某锐扇得连连后退。但他的母亲还不解气,又一把掐住了他的脖子,把他抵在墙上。
这时,班主任上前劝解张某锐的母亲,可是在离开之前,母亲又重重地用手推了张某锐的头,之后便留下张某锐一个人在原地反思“罪行”。
静默了三分钟后,张某锐转身翻过栏杆、一跃而下,结束了他14年的人生。
从被母亲扇耳光、掐脖子到跳楼,这短短三分钟里,张某锐的自尊心被扯得粉碎。可能这三分钟对张某锐的母亲来说,是一场挽回面子的“家庭教育”,但对处于青春期的张某锐而言,自己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丢掉了尊严,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刑”。
其实,有很多家长会在学校对孩子大发雷霆,甚至动手,这并不新鲜。老师们也往往认为这是他的孩子,他要管我不便干涉。但老师请家长来学校,不仅仅是为了震慑孩子,更重要的是跟家长一起协商如何教育好孩子,以及今后要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
所以,老师要格外关注家长的状态,关注其对孩子的教育行为是否妥当,并及时予以帮助。如果家长情绪失控了,就不要让家长和孩子单独在一起,以避免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