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瘾的消解

2022-01-13 21:24蒋佩
心理与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江观点爸妈

蒋佩

很多时候咨询的着眼点大多是以当事人本身为导向的,聚焦在问题本身和带着问题的人,但是在面对和处理儿童或青少年的心理行为时却要打开视角,从更广泛的角度将孩子置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环境中去理解问题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就像我所碰到的小江。

小江是一名初二的男生,性格较为内向,不是很喜欢说话,初次见面的时候沉默不语。小江妈妈说,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记忆力很好,学习也还不错。但是小江大概从暑假开始迷恋玩手机,他说自己也并不是喜欢玩游戏或是使用网络社交软件,而是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搜索知识和看科普视频。

小江的爸妈对此感到非常不满,都认为这严重影响了他正常的学习和休息,跟他商定使用手机的时间,但是发现他完全做不到,于是便开始抢手机,每次都发生肢体冲突,并摔坏了几个手机。现在小江爸妈也不在孩子跟前用手机了,但是问题似乎并没有解决。小江现在的状态就是没有手机没法完成作业,晚上写作业会拖得很晚,并且有时以自己不舒服为由不去学校上课。

小江妈妈认为自己孩子的思想是较为幼稚的,可以用哄骗等方法去引导他戒除对手机的依赖,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屈服。她认为孩子的问题之所以未能解决,主要是因为小江爸爸不正确的教育理念。而小江爸爸认为小江已经是一个青少年了,应该合理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且当他出现错误行为时,适当的打骂并没有什么不妥,自己就是在父母的打骂下长大的,一样好好的,因此他拒绝采纳小江妈妈的建议和做法。

不难看出,小江父母二人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实践层面常常出现很多分歧,尤其在孩子过度使用手机这件事情上完全地呈现出来。也正是因为父母二人意见相左,所以孩子的问题不但一直在那里,似乎还愈演愈烈。

要解决小江的问题,首先需要站在家庭系统的视角,协调小江爸妈对他的教育方式,消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才可以更好地解决小江的手机上瘾问题。

我跟小江以及他的父母商定了一个单双日约定。周一、周三和周五,父母把小江当作小孩子来看待,当作一个需要他人帮助才能长大的小孩子。周二、周四和周六,将小江视为一个我行我素、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的青少年。周日的时候,他们可以随意安排。

一周后会谈的时候,父母二人反馈说,他们感到有些意外,小江没有手机就做不了作业的状态得到了改善,并且没有再表示不去学校。显然,小江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学到了新东西。通过跟小江父母的深入交流,小江爸爸说到他在他父母亲那里获得的保护极少,因为他是老大,父母对他的期待就是要他长大、尽快担当家庭的重任。他意识到,当妻子把小江当“幼儿”看的时候,他内心可能是嫉妒自己儿子的。小江妈妈也认同了丈夫对小江提高要求的一些观点。对于小江,从他的角度来说,问题不是出在他太不成熟,也不是因为他对自己不负责,而是他被宠坏了,并且不想再扮演一个被宠坏了的角色。

这一约定使得小江的爸妈找到了一种跳出他们原本互相争论谁的观点更好的角色定位,进入一种合作的姿态。父母协商出了统一的方法,小江也有了一次从回应父母一系列期望的压力中喘息的机会。约定让小江父母双方都看到,两种观点其实都有合理之处,同时,每一种观点又与另一种观点相补充。小江一直进退维谷,他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个孩子,还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成年人。之前因为父母的分歧,小江内心的负面情绪增多又不知如何发泄,于是手机上瘾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了,约定的目的是协调小江的家庭教育方式并帮助他澄清其真正的发展问题。

之前小江父母使用手机也比较频繁,虽然为了促使小江戒除手机上瘾,二人都尽量避免在家使用手机,或只在家使用老年机,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单双日约定初显成效之后,一家人共同商定了家庭健康生活安排,也安排了一定的合理使用手机时间,三个人互相监督,用合理地使用手机和健康的家庭活动替代手机过度使用。

猜你喜欢
小江观点爸妈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熊当当和爸妈爸妈玩
我爱爸妈
听爸妈的话
兄弟
观点参考
小江和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