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宝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佤族是我国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沧源、西盟、双江、澜沧、孟连、耿马等县。佤族同时也是一个跨界而居的民族,境外的佤族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约25万佤族人其中80%集中于沧源、西盟两县,这里既是佤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佤族文化的发源汇集之地。沧源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2016年12月沧源佤山机场正式通航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的交通状况也使沧源成了目前全国第二个拥有机场的县级市。随着沧源地区旅游业的不断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当地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2020年11月笔者到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采风,在时任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长杨丽萍和县文化馆副馆长鲍志明老师的帮助下对沧源县城和翁丁村寨两地进行了田野考察。
佤族历来被誉为是一个“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民族,其传统音乐包含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个类别。相较于汉族民歌而言,少数民族民歌往往具有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社交仪式等功能。沧源佤族的民歌与其民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有着密切联系是最能反映佤族社会生活的音乐载体。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给佤族的民歌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佤族民歌的题材十分丰富,根据歌词内容和篇幅大致可分为史诗叙事长歌《司岗里》和情歌、玩调、劳动歌、盖新房歌、打歌调等短歌以及宗教歌曲剽牛歌、木鼓歌等。沧源佤族的音乐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体现了原始社会生活的许多特点。无论是民间音乐还是宗教音乐都具有原始而朴素的特征,其旋律形态相对较为简单,并吸收有周边邻近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语汇与形式。集体性和一领众和式是沧源佤族民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大部分民歌是以歌舞、歌舞乐于一体的载歌载舞形式出现,这些现象保留有沧源佤族原始社会的诸多印记并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得以保留和传承。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活动,每当这些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会穿上本民族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尽情欢笑,尽显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目前在沧源县举行的影响较大的民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
“摸你黑”是佤语“mohnnhe”的音译,既是佤语祝福的意思也是佤族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活动期间人们相互往身上涂抹“黑泥”,这种风俗类似傣族的泼水节。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和健康的象征,故而谁身上被涂抹到的黑泥越多、“摸”的越黑,得到的祝福就越多幸福也越多。这种用来涂抹的黑泥被称为“娘布洛”,是用巧克力粉、咖啡粉等黑色粉末加一种草本植物的混合物。
“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正是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依据这一民俗活动所打造出的一个具有佤族民族独特文化内涵的“新节日”。自2004年起每年的五一期间在沧源县城的“摸你黑”广场都会举办为期7天的“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活动期间除了剽牛、拉木鼓等民俗表演外,还有《木鼓舞》《甩发舞》等非遗传统歌舞展演和千人打歌等游客也可参与其中的歌舞娱乐活动。百台木鼓、千人甩发同时上演时,那种宏大的气势响彻沧源的上空。
除了家喻户晓的“摸你黑狂欢节”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就是“新米节”。历史上的新米节在每年农历的七、八月间,因为这是水稻从成熟到丰收的时间,但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日期。新米节的举行也是为了纪念佤族先民农耕文化的一种祭祀活动,以这样的民俗活动来弘扬传承佤族的历史文化。1990年起新米节被固定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整个新米节活动中最重要的高潮部分就是“拉木桥”仪式。活动开始时召毕召寀作为指挥者和领唱者拿着树枝边唱《拉木桥调》边进行指挥,用音乐的形式来协调指挥人们的劳动步伐。在他的领唱下,众人边拉边和,不同的阶段所演唱的《拉木桥调》也不尽相同。整个过程中人们通过演唱《拉木桥》《喜迎木桥》《木桥归来》《吉祥木桥》等歌曲伴随全程。
关于佤族的起源民间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创世传说。沧源佤族认为“司岗”是葫芦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的意思就是从葫芦里出来,即“人是从葫芦里孕育出来的”。创世史诗《司岗里》描绘的就是远古时代佤族先民与万物起源的故事。2008年6月,《司岗里》口述文学经国务院批准以民间文学的类别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族印•司岗里》是以这部史诗为主题创作的歌舞剧。它真实的还原了沧源佤族的歌舞音乐、民族特色、生活习俗与自然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文化,将民间歌舞升华为舞台艺术并兼具传承价值和观赏、娱乐价值。这部原创歌舞剧也是目前沧源佤族地区唯一的一部正式进行商演的原创舞台剧作品,作品运用现代化编创手法和舞美设计将原始朴素的佤族音乐舞蹈艺术化的搬上舞台。全剧共五个篇章,分别为《序——创世古歌》《上篇——感恩天地》《中篇——农耕礼赞》《下篇——阿佤新歌》《尾声——依恋佤山》,每个篇章通过民歌、歌舞、民族器乐等多种音乐体裁来展示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除了在沧源县司岗里大剧院每周的固定三场演出和在大型活动上进行公演外,还走出了佤山到丽江、昆明、成都、重庆等多个城市进行巡演。这部作品对于宣传佤族传统音乐文化,提升佤族文化知名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位于沧源县西南部的翁丁村寨,曾是我国佤族历史文化遗存保留最为完整的原生态佤族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在佤语中,“翁”为水,“丁”是连接的意思,翁丁的大意是指与水相连的云雾缠绕之地。翁丁村寨自2004年起开始进行旅游开发,寨子里的大部分原住民陆续搬到了距离老寨1公里外的翁丁新村居住,原有的老村寨被作为旅游景区保留了下来。这里不仅完整保留了佤族的干栏式茅草房和象征宗教信仰的图腾、寨桩、牛头桩、木鼓房、祭祀房等传统建筑,同时也将原始的生产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保留了下来,是一座佤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传统民俗活动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在这里被传承下来的佤族传统音乐也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了现代生活当中。搬到新村的居民要以家庭为单位选派一人到老寨“上班”,作为村寨内举办各种民俗活动的主要成员。目前村寨内可供游客观赏和参与的民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每天早晨村民们都会身着佤族民族服装聚集在寨门口排成两队作为进寨门欢迎仪式的表演人员。当有游客到来时,她们就会高唱“迎客歌”进行欢迎游客的歌舞表演,边唱歌边用特制的黑色颜料点在游客的眉心送上祝福。在游客人数相对较多时,他们还会在唱歌的同时敲击寨门口的木鼓为演唱进行伴奏。敲击木鼓的人选也并不仅局限于男性,也有很多的女性边敲边唱。演唱的曲目和数量并不固定,为了更好地拉近与游客之间的距离,除了《迎客歌》等传统民歌外,她们一般还会选取一些新创作的和运用佤族传统音乐元素改编的新民歌,用佤、汉两种语言进行演唱。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和近几年流传较广的《加林赛》等。
佤王宴是佤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在佤寨中,等级最高的礼遇就是享受佤族的最高宴请——佤王宴。佤王宴的形式是一种长桌宴,宴席期间伴有歌舞表演,在喝酒时唱祝酒的歌也是佤族的习俗。“歌声不停酒不断”是佤王宴的一大特点,敬酒歌就是在宴请宾客时向客人敬酒、劝酒时所唱的歌曲,这些歌曲大多节奏明快、旋律悠长,表现了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豪迈奔放的性格特征。敬酒歌有很多是人们在宴席上即兴而歌,下面是一首经常在宴席上演唱的典型敬酒歌。
谱例1:《敬酒歌》
打歌最早是云南地区白族和彝族特有的歌舞形式,后来流传到云南的其他民族中。打歌的参与者原本主要是当地寨子中的佤族村民特别是青年人。每逢传统节庆活动时或平时娱乐休闲时便聚在一起进行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歌舞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全民参与不区分表演者与观众。而今,由于旅游业的开发和宣传的需要,加上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访翁丁村寨,原有的习俗逐渐被打破,打歌这种自娱歌舞在时间和功能上也不再有明显的限制,逐渐成了村寨中为了供游客观赏并能够沉浸式参与其中的一种常见的歌舞表演活动。通常参与打歌的人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人数多时会组成三或四层内外连套圆圈,舞蹈动作简单。持乐器伴奏的表演者也身处其中,边演奏边跳舞,有时使用笛子、葫芦笙和木鼓进行伴奏,有时也没有乐器进行伴奏。其他成员边唱边跳,演唱方式主要为齐唱的形式。打歌的形式相对松散,即使不会唱跳的游客往往也可以参与其中加入舞蹈的队伍当中去。通过这种参与式的表演,既真实地反映了佤族打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满足了游客参与、体验、娱乐、共享的娱乐心态。打歌时演唱的歌曲称为打歌调,歌曲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多年流传下来的歌曲也有参与者的即兴演唱,所以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来看比较容易传承,同时也有着更大的创新和发展的空间。笔者参与当地打歌活动时对其中一些歌曲进行了记录。有《爱情歌》《薅秧歌》等(见谱例2、3、4)。
谱例2:《开门调》
在文献[1]的基础上,用热力学方法优化分析了中冷回热再热不可逆闭式三级燃气轮机循环系统,在一定总压比条件下,有一个最佳压比πout使取得双重最大功率和效率有一个最佳的高低温侧换热器、回热器和中冷器的热导率和中间压比分配方法,可以使系统达到最大循环的输出功率.对热导率进行最优分配,可以合理分配给定循环功率条件下各换热器的面积,使其总尺寸最小化.对中间压比进行优化,有助于设计或选用合适的低、高压压气机.与不可逆闭式中冷回热燃气轮机循环[3]相比,量纲-功率从0.58增大到3.10,所以对不可逆闭式中冷回热再热三级燃气轮机循环研究具有很大意义.
这是一首佤族典型的“爱情歌”。是青年男子向心爱之人求爱时演唱的歌。佤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订婚一般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男子向姑娘求爱时一般会去敲姑娘家的家门,俗称“串姑娘”。在姑娘家门口通过唱歌来表达爱意获取姑娘的芳心,用歌声倾诉对心爱之人的倾慕之情,请求姑娘打开家门。歌词大意为:
男:阿妹,把你的家门打开。
女:阿哥,我不开,我怕你是流浪汉。
男:我不是流浪汉,我是个好小伙,能种田种地,能吃苦受累,只要你我真心相爱,就能白头偕老。
如果姑娘同意了青年男子的求爱就会把家门打开。男子来到姑娘房中双方对唱起下面这首《爱情歌》进一步增进感情。
谱例3:《爱情歌》
佤族的水稻大多数种植在山腰上,薅秧是插秧后进行的拔除杂草的田间劳作。如果自家的劳动力不够,他们还会聘请专门的薅秧师傅来帮忙以便加快速度,赶上别家的进度。《薅秧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劳动歌曲。一般情况下,人们一边薅秧一边唱着山歌,拉家常说闲话。渐渐地这种交流和歌唱就变成了劳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唱配合着机械的动作不仅能够缓解身体上的疲劳感能给单调的劳作增添一份趣味性。传统《薅秧歌》是半吟诵半歌唱的形式。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薅秧歌》的应用场景发生了变化,并不只在田间劳作时才唱,打歌时人们也会唱起这些劳动歌曲。在长时间的流变和不断的加工下,《薅秧歌》相较于最初的版本,旋律变得更加流畅,富于了一定的歌唱性。
谱例4:《薅秧歌》
佤族的“木鼓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建立在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用于祭祀的一种原始歌舞艺术。根据沧源崖画中所绘制的图像推测木鼓早在汉代就已存在,它作为佤族人心目中的“通天神器”,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只有在祭祀、报警和重要的节庆日子里才能敲响,平时不可随便敲击。每当有木鼓的祭祀活动举行时全村人都要参与其中。祭祀木鼓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在魔巴主持下由“坎木鼓、拉木鼓、凿木鼓、送木鼓、安木鼓、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组成,整个过程中会演唱一些特定的歌曲。有“进木鼓歌、拉木鼓歌、剽牛歌、魔巴歌”等多种歌调。
翁丁村寨内现在还都保留着“拉木鼓”的习俗。每天上午、下午固定两次的“拉木鼓”活动既是对佤族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为了供游客观赏参与,只是整个仪式有所简化,仅有祭木鼓和拉木鼓两项。“拉木鼓”过程中,先由身着民族服装的村民们将木鼓从村寨内的木鼓房中拉出放置到山上的树林内。仪式开始后先在树林里进行献祭活动,所有村民围绕在木鼓周围跪拜,献祭活动结束后拉木鼓正式开始。魔巴站在木鼓上一手摇晃树枝一手扶着插在木鼓洞孔中的木棍,唱起“拉木鼓歌”。村民们分成两排分别拉动木鼓上的绳索和着“拉木鼓歌”将木鼓从树林中拉到村寨中心的广场上。整个过程场面宏大而隆重、热闹异常。仪式结束之后村民再将木鼓拉回村寨内的木鼓房中。
近年来,随着沧源县与翁丁村寨内宗教活动的减少以及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拉木鼓、打歌、佤王宴等传统民俗活动和仪式中的民歌演唱虽然已经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功能但却是变成景区中观光展演的一部分被传承了下来。佤族人心目中的“通天神器”——木鼓也走下了昔日的“神坛”,从最初作为宗教祭祀的礼器、警报用的工具变成了娱乐与表演的乐器。在翁丁村寨景区内和县城中每年举办的摸你黑狂欢节、新米节等节庆活动上,木鼓的身影随处可见,“拉木鼓”也带有了一定的表演功能。对于沧源佤族音乐的研究,本质上是对在佤族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音乐与文化共生共发展的研究。要了解佤族的音乐文化就要将其放置在整体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去看。作为直过民族的佤族,其原始社会的形态虽然已不复存在,但这些文化传统依然还在延续,佤族人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传承并保留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记忆,并以一种与现代相融合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因为这些是属于佤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其民族身份的文化象征。
注释:
①参见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召毕召寀:是指对佤族民间习俗和知识掌握较多的人。
③2021年2月14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翁丁村老寨景区内发生火灾,烧毁房屋100多间,对传统民居建筑群毁坏较大。
④截至2020年11月笔者到访时老寨中还有十几户人家居住。
⑤参见和云峰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
⑥参见赵志强主编:《木鼓与木鼓舞》,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年。
⑦魔巴是拉祜族语的汉语译音,佤族的巫师被称为魔巴,是佤族各种宗教活动和习俗活动的主持者。一般为村内德高望重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