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视域下的合肥运河新城文化研究

2022-01-12 13:04房金环都华阳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运河新城合肥

房金环, 都华阳 ,胡 迟 ,王 欣

(1.安徽开放大学 文法与教育学院,合肥 230041;2.安徽高速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营销管理部,安徽 芜湖 241002;3. 合肥学院 旅游与会展学院,合肥 230601)

引 言

大运河是指我国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以来,隋唐宋时期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以及从宁波入海的浙东大运河的总称,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大运河地跨南北,全长3 200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线路最长、工程规模最大的运河,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大运河由经济、政治功能向文化功能的转变,今天的大运河,早已从“地理空间”跃升为“文化空间”。[1]关于大运河文化的概念内涵,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做出了界定,“大运河文化是大运河流经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人工开挖是其区别于其他河道的水利属性;国家制度是其作为文化的一种战略高度;连接南北是其社会属性。”[3]中国大运河文化是活态的、包容的,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文化与交通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珍贵遗产,深入挖掘其文化资源。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牵头编制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强调将“文化引领、彰显特色”作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首要原则。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沿线地区以此为契机纷纷建立运河新城,合肥运河新城亦借此东风而诞生。合肥运河新城位置优越、人水相亲,古有曹操河,今有引江济淮工程江淮运河(合肥段)。合肥运河新城因运河而建,由运河而赋名,在“文化引领、彰显特色”的《实施方案》指引下,塑造合肥运河新城文化精神,需要传承千年中国大运河文化。本论文中的“大运河文化”是指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文化,它是活态的、包容的,合肥运河新城昔日的古江淮运河(曹操河)文化相当于大运河文化海洋中的一滴水。

1 合肥运河新城空间规划及文化钩沉

合肥“运河新城”位于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总长7公里的古江淮运河在此发源、汇聚,今天引江济淮工程的江淮运河绕城而过(详见:图1),运河新城缘水而建,因运河而赋名,是合肥市当前及今后重点打造的城市副中心片区之一。近期,由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的《合肥运河新城核心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表明,“运河新城”核心区空间规划范围包括:东至小蜀山东路——长江西路——磨子潭路;南至蜀山大道(习友路);西至新桥大道(紫蓬山路);北至磨子潭路(图1)。其核心区空间占地面积446.72公顷,合计6 700.46亩,人口规模6.5万人。合肥运河新城功能定位为高品质的国际生活社区,核心区拥有高品质的住房、教育、医疗、交通、文旅、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

图1 合肥运河新城规划图

纵览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进行,而区域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背后,往往需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作为支撑。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欧洲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得益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其源头是新教伦理文化。[4]文化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其灵魂,它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2019年11月2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5]合肥运河新城位于合肥市西大门的蜀山区小庙镇,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称为“合肥之源”。首先,合肥城的雏形坐落于此。小庙镇辖区内的将军岭东侧、南淝河南岸的塘岗遗址,距今已有5 000年历史,是合肥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村落遗址,被专家们称为合肥城的雏形。其次,合肥之名来源于此。相较于隋朝时期设置的庐州府(合肥又名庐州),“合肥”之名更为悠久,可追溯到秦朝时期设置的合肥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据考证,南淝河古称“施水”,东淝河古称“肥水”,“施合于肥”即两者都发源于合肥西部蜀山区小庙镇的江淮分水岭。“施水”(南淝河)流入长江,“肥水”(东淝河)汇入淮河。[6]再次,古江淮运河发源于此。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曹操北定中原后,亲率大军南征东吴,“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是年,为了沟通东淝河与南淝河两大水系,便于兵船经南淝河往巢湖、长江方向行驶,曹操便命令一位杨姓将军开挖一条从合肥到六安的人工河。但是,当运河挖到合肥蜀山区的鸡鸣山时,却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即白天挖多少,到夜晚鸡鸣叫的时候就又恢复了多少,有“日挖一丈,夜长八尺”之说。杨将军眼看该段运河工程只挖不进、周而复始,一时间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其主持的运河工程也就此终止。至今在蜀山区的鸡鸣山下,还留有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百米的河道遗址,这条河道被当地居民称为“曹操河”。值得称赞的是,当年曹操费尽心血都没能完成的淝河至巢湖长江段的人工运河,被当下地跨安徽省和河南省14个市、55个区县,工程总投资近千亿的引江济淮工程(江淮运河)得以实现(图2)。

图2 蜀山区小庙镇水系水面规划图

2 大运河文化融汇中的合肥运河新城文化精神特征

合肥运河新城紧靠江淮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运河新城兼具“灵动机智、开放善纳”的江南水文化特质与“沉稳厚重、坚韧包容”的中原文化之禀赋。[7]合肥运河新城文化融历史与现代于一体,兼普遍与特殊于一身,既传承了千年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又与当下合肥、安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它开拓创新、开明开放、绿色和谐、自立自强,其文化精神特征主要体现为如下四点。

2.1 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合肥运河新城的首要文化精神特征,它充分体现了对大运河文化与合肥地域文化精神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合肥曹操河的开凿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相较于东西流向的天然河流,旨在打通南北水系的中国大运河,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的那天起,它的文化史就被赋予了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相比陆运,水运更省时省力、经济便捷。古代主要通过水道运输粮食和货物,供应京城和其他城市民需或接济军需。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然河流大多是东西流向的,南北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为了弥补自然水系的不足,勇于开拓创新的中国人,利用人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其次,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也是合肥乃至安徽古今文化的主要精神特征。安徽纵跨江淮,承东启西,东西南北文化与文明的交融汇通更容易激发创新动力。从先秦两汉到近现代社会,安徽大地物华天宝、文采风流、人才辈出:先秦两汉时期的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及淮南子;开创了中国文学自觉时代的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近代中国商业精神的代表性人物明清徽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徽学,其与藏学、敦煌学一道今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8];清代全椒《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皖派朴学创立者徽州人戴震、桐城派创立者姚鼐;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安庆人陈独秀、徽州人胡适,等等。如果说安徽的黄山代表着中国自然山水风景的极致,前述安徽人则引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秦设合肥县,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隋至明清时,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美誉。合肥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居皖之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地理优势,孕育了合肥左右逢源,开放包容的求实创新精神。自古以来更是名流辈出,从合肥走出的有北宋名臣包拯、清初相国李天馥、晚清名臣李鸿章、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民初著名教育家张武龄、当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等。[9]今天的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2021年7月21日,合肥市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把“开明开放求是创新”作为合肥市精神公布于众。作为合肥五大重点发展的片区之一,运河新城本着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以生态立城、产业兴城、科创赋能,着力打造产城一体化的科学城核心发展区,长三角环境产业新高地,建设“中国环境谷”。合肥运河新城未来发展需要的正是这种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2.2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精神

大运河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精神,对于打造合肥运河新城文化精神品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运河的形成是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精神。大运河人工开挖的特点决定了其首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地看,这关系中既蕴含着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有相地而流、本乎时势的理性,这是人类对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这一永恒矛盾的权衡。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在大运河沿线创造出的水利智慧工程中比比皆是,大运河扬州三湾段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大运河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精神给今天的运河新城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切实可行的经验借鉴。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精神也是合肥运河新城的立城之本。合肥运河新城是合肥市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片区之一,其发展目标为建设环境友好的示范之城、创新引领的智慧之城、健康宜居的时尚之城。当地政府正按照“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对其进行打造。在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精神引领下,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身处引江济淮工程中心、江淮分水岭交汇点的合肥运河新城,必将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枢纽和人才会聚的大平台。届时古今辉映、人水共生的运河新城将成为合肥另一张“金”名片。

2.3 海纳百川、合作共赢的开放精神

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中指出:“随着运河的南北大贯通和迅速开发……也促进了南北文化、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接触、融会、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10]海纳百川、合作共赢的开放精神既是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是合肥运河新城文化精神内涵的应有之义。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城市或者一个地区的定位不仅取决于自身,还与区域、国家乃至世界密切相关。”[11]同样道理,合肥运河新城的战略定位绝不应仅仅定位在运河新城自身,而是要把运河新城放在合肥乃至中国的大视野中,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要有全球视野。合肥运河新城将对接国际一流城市核心区和国内一线城市同类区域,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从本文的第一部分论述中可以得知,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支撑,在“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新高地、中国环境谷”等目标任务的驱动下,海纳百川、合作共赢的开放精神必将成为合肥运河新城文化内涵的核心要义之一。

2.4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既是中国大运河文化精神的典型特征,也是新时代合肥运河新城对接国际一流城市核心区和国内一线城市同类区域、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流动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展现出了中华女儿只争朝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伟大斗争精神。当年曹操沟通江淮因“水脊”问题而“日挖一丈,夜长八尺”,最终只留下一段“隐含着一言难尽的无奈,仿佛欲说还休”“历千年而风貌残存”的古江淮运河。[12]与古江淮运河结局不同的是,今天的鲁西南地区,“白英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明朝洪武年间,黄河决口导致京杭大运河拥堵400多公里,致使南北漕运瘫痪。朝廷派遣工部尚书宋礼、督都周长、刑部侍郎金纯等带领4个府地的25万民工日夜兼程对会通河水系进行大规模治理,但终因水源不足,以失败而告终。宋礼在治理会通河受挫后,他不甘失败,决定微服私访。在微服私访中偶遇纤夫长白英,白英博学多闻、熟悉运河,对治理运河已经思考10年之久。白英见宋礼真诚耿直,决定帮他一把,他根据会通河地势水情提出6条治理建议,该建议被宋礼全部采纳。经过历时9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成功疏通了济宁段运河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从此“京杭运河上下贯通,帆樯如林”。[13]工程竣工后,白英随宋礼进京复命,但因积劳成疾,行至德州桑园,不幸呕血去世,时年56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刚强坚毅,具有伟大的斗争精神。在大运河开凿、贯通、疏浚和漕运实践的过程中,中华儿女顾全大局、自强不息、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终于造就了世界水利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大运河的成功开凿、贯通,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3 打造合肥运河新城文化精神的可行性策略

城市文化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其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市民心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它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2 500多年来,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赋能合肥运河新城建设,打造古今辉映、人水共生的运河新城文化,既要在物质层面“存其形”“护其体”,也要在精神层面“塑其魂”“扬其神”,重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3.1 分清文化类别,彰显合肥创新特色

加强文化建设,大力推动运河新城文化发展,首先必须分清当地运河文化类别,在与大运河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彰显地方文化特色。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14]根据文化载体性质的不同,丰富多元的大运河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别:“遗存承载的文化”,这是以“物”为载体的有形的文化,主要是“运河文物遗存、水工遗存和运河附属物遗存”等;“流淌伴生的文化”,这是以“人”为载体的无形的文化,主要是因运河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生活习俗、手工技艺等;“思想制度文化”,这是以时间为基础、以“历史文献资料”为载体而形成的无形的文化,是大运河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构建、沉淀而成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制度文化。[15]不同形态的文化需要不同的保护策略,有形的“遗存承载的文化”需要加大管控保护力度,还原历史长河中当年运河的自然人文风貌,向人们展示千年运河的真实印迹;“流淌伴生的文化”需要借助新媒体、数字技术等进行活化应用;“思想制度文化”要加强主题策划和对内涵的系统阐释与升华,让运河文化体现在运河新城的一地一物中,展现富有深意的运河文化。在此过程中既要注重从“大运河中心”转向以挖掘合肥运河新城的本土文化为主,也要注意发掘合肥运河新城文化与大运河文化融合碰撞中所形成的独具合肥特色的创新文化精神,呈现运河文化中的“合肥底色”。

3.2 坚持生态立城,打造中国环境谷文化产业新高地

“生态优美、环境宜居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技创新是城市现代化的不竭动力。”[11]上世纪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城之所以吸引人,是由5个主要特点决定的:美感生活方式;基本服务,中学和小学的教育质量是人们最为看重的因素,其次是健康医疗;就业机会;经济和个人的保障;地域影响力。作为国际高品质新城,运河新城要把“低碳、生态、人文、智慧”作为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核心理念。顺应自然、尊重规律,遵循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理念,构建河城一体、创新发展、蓝绿交织、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总体布局,保护“水清岸美、蓝绿交织”大美生态空间。产业发展应该坚持低碳环保的思路,在低碳方面走循环经济的路子,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优化、新能源开发等措施,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中国环境谷文化产业新高地。

3.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开放包容的一体化法规体系

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开放包容的法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着力支持合肥运河新城高科技、文化产业、事业发展,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合肥样板。在学者、政府政策对普通人的影响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沉默的螺旋定律进行解释。被称为“描写了人类社会永恒的特性,它适合于任何人种,它描绘了在全球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的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定律——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传播规律故事[16]: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群老实忠厚的老百姓、伯爵和伯爵夫人,而在小镇外山上的古堡里住着一个行为怪异的人,他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常常让小镇人感到生气,因而他们任何时候都和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某个星期天,那个怪人赶着一头独角兽出现在小镇上,人们看到后纷纷对他摇头。过了一会,人们惊奇地发现伯爵和伯爵夫人也赶着一头同样的独角兽。但这却成了一种信号——全城的人都应该拥有一头独角兽。此后在怪人、伯爵夫妇和忠厚诚实的百姓身上,又发生了多次类似的事件。这里,我们可以把怪人看作是有思想、有作为的学者,他是提出思路或行动计划的专家,但他缺乏影响力,动员不了大众;伯爵夫妇可以看作是政府行为和政策导向,这对普通民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小镇忠厚诚实的老百姓可以看作是普通民众,他们没有太多原创性想法,但容易跟着政府政策导向走。在人才、政策、资金等方面对标对表上海、杭州等城市,加大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3.4 强化文化引领,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运河新城因文化而灵动,缘经济而繁荣。文化和经济从来都是城市繁荣发展的一体两面。只有产业充分发展,文化才能更加繁荣多元;反之,亦然。合肥运河新城要强化文化引领,数字护航,矢志科技自立自强,把文化和数字经济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合肥运河新城风貌。未来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谁的数据更丰富、谁的计算更快,谁就能够真正理解数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矢志科技自立自强,“要正视我国科技创新攻坚方面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17]合肥运河新城发展要对标安徽十大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布局。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的产业,特别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电动汽车清洁可再生能源、三网融合、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重点加大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及文化创意等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对其他产业的服务功能,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格局。同时,要注意区域的协同发展。凡是区域内其他市镇基础设施更好、成本更低的行业和项目,运河新城就没有必要再上,已经有的要考虑适当向外转移。区域内其他城市搞不了、搞不好的产业,而合肥有优势,就应该大力发展。

4 结 语

传承中国千年大运河文化,塑造运河新城文化精神是一曲“大合唱”,自始至终都要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把大运河的故事讲好,把运河新城的事情办好。立足生态性、科技性、人文性和人民性,创新表达方式,讲好古今江淮运河故事,把合肥运河新城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长三角运河新城文化新高地。

猜你喜欢
大运河新城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大运河,行走山东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珠江新城夜璀璨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