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2022-01-12 06:39:32孙萌萌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王葆葫芦鱼儿

文|孙萌萌

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主题为“中外经典童话”,第一篇课文节选自《宝葫芦的秘密》开头部分,介绍了小学生王葆和他对宝葫芦的向往,最后推荐整本书的阅读。这是一节整本书的阅读推荐课。

【教学目标】

1.感受宝葫芦的神奇、情节的反转和幽默的语言,激发读《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的兴趣。

2.学习并运用预测和联结的策略阅读。预测是三年级学过的阅读策略,应用起来比较能够得心应手,但是“联结”是陌生的,需要重点、细致来体会。

【教学过程】

一、感受神奇,激发憧憬

1.聊聊葫芦

葫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可是个宝贝。

铁拐李背着一个大葫芦,葫芦里装的是灵丹妙药。把葫芦往水里一抛,骑在上面可以漂洋过海。《西游记》银角大王有个紫金红葫芦:“把这宝贝的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叫他一声,他若应了,就装在里面。”

本故事中的宝葫芦也很神奇,要什么有什么。

2.宝葫芦初试身手

(1)宝葫芦上钩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小学生,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你自己。你是个爱幻想的孩子,终日梦想着拥有一只宝葫芦,终于有一天,你去钓鱼时……

(音乐渲染)太阳快要落下去了。河面上闪着金光。时不时扑哧一声,就漾起一圈圈的水纹,越漾越大,越漾越大,把我的钓丝荡得一上一下地晃动着。

钓上了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宝葫芦。你和宝葫芦有缘。

(2)对比阅读钓鱼情节,体会宝葫芦之神奇。

你是来钓鱼的,钓到了吗?

出示文字:

我旁边只有那只小铁桶陪着我,桶里有一只螺蛳——孤零零地躺在那里……

有点可怜,那现在你拥有了宝葫芦,希望它为你做什么?

如你所愿,鱼儿出现了。默读文字,边读边想象鱼儿的样子:

桶里的半桶水也涨到了大半桶。各色各样的鱼在那里游着,有的我认得,有的我认不得。有几条小鲫鱼活泼极了,穿梭似的往这里一钻,往那里一钻。鲤鱼可一本正经,好像在那里散步,对谁也不大理会。

最叫我高兴的是,还有一批很名贵的金鱼。有两条身上铺满了点点白色,好像镶上了珍珠。还有两条眼睛上长两个大红绣球,一面游一面漂动。我再仔细一瞧,才发现还有几条金鱼黑里透着金光,尾巴特别大,一举一动都像舞蹈似的,很有节奏。

交流最喜欢的鱼儿,展开想象:宝葫芦还会变出什么鱼儿?可能会有威猛高贵的金龙鱼,叫声奇特的娃娃鱼……比文字更神奇的是你的想象。

最后播放电影中的神奇一幕——成百上千、姿态各异的鱼儿在空中游来游去,令人震撼。

3.神奇与幸福

感受宝葫芦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之前 预测 之后我每天上自习,总得让数学题费去我许多时间。 宝葫芦会做什么?现在还不要一秒钟,我刚把书打开,拿起铅笔来慢慢地削,脑筋还没来得及开动呢,桌上就冒出了一叠纸,上面整整齐齐写着算式和答数。我还得画一张地图。我刚这么一打算,就有一幅地图摊在我面前,我自己绝对画不了这么好。简直用不着再添一笔,也用不着修改,只要写上我的名字就行。

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你还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了宝葫芦之后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宝葫芦成为了一座“桥”,让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如平时学习压力大、作业多、跑不快等等,在想象中也能释放压力、得到满足。读书更是为了走进生活,成长内心。】

4.提示阅读方法

刚才我们一边阅读故事,一边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种阅读方法就是预测。边读边预测,让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带上这个好方法,我们继续走进故事。

【设计意图:几十年来,宝葫芦受到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喜欢,因为宝葫芦给孩子带来一个梦。为了激发兴趣,首先让孩子走进宝葫芦的梦里,放任天马行空的想象,梦里随心所欲,无所不能。】

二、体会反转的情节和艺术效果

1.考试风波

(1)创设情境,走进考场。现在教室里安静极了,能听得见同学们的呼吸声,还有笔写在纸上的声音。

(2)边读情节边体会当时的心情,再进行预测。

(3)聚焦最后的环节,让学生直面冲突:试卷到底怎么回事?

出示和宝葫芦的约定条件: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是我的主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可以知道我的秘密。

继续“审问”:全班同学都盯着你,还有的在窃窃私语……感觉如何?一场一波三折的考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宝葫芦带来的不只是幸福,还有烦恼。

2.这是“反转”

回顾考试风波,我们发现情节在变,心情在变:上一秒你还沉浸在幸福的云端,下一秒就跌进了烦恼的泥潭。情节一下子发生反转。读这样反转的情节,又紧张又害怕却又还想往下看。反转的情节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如磁铁一般,吸引着你往下看。

3.巧妙“反转”

通过象棋比赛,宝葫芦让我吃“马”,感受反转的巧妙,反转的出人意料,反转的幽默。

4.预测反转

联系钓鱼的故事,猜一猜会有什么反转。留一个悬念。

【设计意图:读故事,往往先被情节所吸引。宝葫芦能变出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但要绝对保密——就是这个限制条件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故事有一个反复的模式是宝葫芦带来幸福,后面却紧跟着烦恼,故事在幸福与烦恼之间曲折进行。教学中选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来体会情节的“反转”:先发现反转这种写法,再感受其巧妙的艺术效果,最后“创作”反转。】

三、和故事建立联结

1.矛盾的顶峰

(1)走进情境。因为宝葫芦,你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有自行车,滑板,游戏机……预测一下,家人会有什么反应?

(2)和故事联结。故事是虚构的,但害怕、紧张、内疚……这些感受却是真实的,它来源于你的生活经历。把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和心情,转移到故事中的人物身上,这就叫联结。

伴随着反转的情节,你的感受也跟着在反转,这是你和情节建立了,联结。

故事里,主人公叫王葆。当王葆幸福时,你也感觉幸福,当王葆烦恼时,你也被烦恼困扰。你和王葆同呼吸共命运,你和文中的人物建立了联结。

只有当你走进故事,建立联结,才是真正的读书,才能真正享受读书的乐趣。

(3)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和哪些故事、哪些人物联结过呢?

2.还有好多未解之谜

两难中的王葆会怎么做?事情会出现反转吗?宝葫芦又会做什么?答案就在一本书中——《宝葫芦的秘密》。

拿到书先举行一个小仪式:把手放在书上,闭眼心中默念:建立联结,再走进故事。

一边读,还要一边预测,这样读书更好玩。

【设计意图:陈伯吹这样评论:“《宝葫芦的秘密》通篇是以第一人称独白式的说故事的方式写出来的,是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在说话,用他自己天然的声音,用他自己特有的语调。”这样的艺术手法,可以充分表现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更是一片最适合“联结”的土壤。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所有的事情都是代入了自己去体会。可以说,从一开始,读者便在不知不觉中与故事深度联结。】

四、总结特点,推荐读书(略)

五、作业设计

整堂课围绕两个目标,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然流畅地展开,方法的习得扎实有效,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猜你喜欢
王葆葫芦鱼儿
“葫芦镇”上喜事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写意葫芦
我找到了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串讲之讲故事的秘诀
讲故事会联想
“鱼儿游走了”不一定是减法
鱼儿飞起来
鱼儿乐
小太阳画报(2018年4期)2018-05-14 17:19:27
宝葫芦
天上不会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