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翠兰,朱寒贫,杨桂兰,王晓倩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部,江苏 盐城,224003)
感染科患者的病程较长,通常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血液制品等治疗,但这些药物经静脉输液治疗时间至少超过2周,且输注渗透压较高的药物对血管具有较强的刺激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但却存在留置时间短、并发症多且费用高等问题。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输液标准[1]建议,结合患者的治疗方案,预计其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间为1~4周时可采用中长导管。中长导管作为外周静脉输液的工具,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操作方便和减少反复穿刺等优点[2]。改良式三向瓣膜式导管具有防反流功能,正压时瓣膜向外打开,负压时瓣膜向内打开,平衡压时瓣膜关闭,避免了空气栓塞、血液反流或凝固的风险[3]。本研究选取119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接受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通过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20年4~11月于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59)。纳入标准:① 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间≥2周;② 年龄≥18周岁;③ 神志清,无意识障碍,能够清楚交流;④ 全身无血流相关性感染症状;⑤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血栓或脑梗死等血管循环障碍疾病;② 穿刺侧肢体有感染、红肿、疼痛或血管受损等异常症状;③ 中途退出本研究。对照组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3~87岁,平均年龄为(55.23±3.25)岁;疾病类型:艾滋病38例,梅毒10例,乙型肝炎8例,丙型肝炎4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为(57.22±2.87)岁;疾病类型:艾滋病40例,梅毒9例,乙型肝炎7例,丙型肝炎 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1 置管方法
1.2.1.1 安全型留置针 对照组患者采用目前临床常用的22 G或24 G无针接头安全型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留置针的穿刺和维护均由感染科具备执业资格且经过统一培训考核的2名专科护士完成,具体操作为:选择患者前臂粗直且弹性好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于穿刺点上方10 cm扎止血带,碘伏棉签正反螺旋用力擦拭皮肤,消毒2遍待干,擦拭范围大于8 cm×8 cm。留置针连接输液器排气,准备敷贴备用。左右松动针芯,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大于30°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平行进针0.2 mm撤针芯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透明小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先塑形,再无张力抚平即可,小胶带封闭隔离塞。留置针延长管U形向上与静脉平行高举平台固定。
1.2.1.2 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 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单腔4 Fr中等长度导管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由静脉输液护理人员共同制订标准化的执行方案,具有静脉治疗资质的专科护士进行导管的穿刺和维护。定点和置管方式如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操作方法,具体内容为:患者取平卧位,上肢外展90°,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建立无菌区,以最大化无菌屏障为操作原则。抽取0.9%氯化钠溶液冲洗正压接头和导管,以及将无菌保护套套到超声探头上。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进行穿刺,选择粗、直、血管充盈且大于导管外径45%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肱静脉置入,避开血管分支和静脉瓣。同时对穿刺部位的血管再次进行评估,穿刺点选为区域穿刺法(ZIM)分区的绿色区域[4],选择最佳的部位和角度进针,肉眼可见回血后送导丝-扩皮-送鞘-退导丝-送导管直到合适长度为止。
1.2.2 导管护理
1.2.2.1 导管维护和评估方法 导管维护遵循A-C-L导管维护金标准,中长导管每5~7天维护1次,包括更换贴膜和输液接头。采用自制的静脉导管每日评估表评估导管维护情况,表格内容包括视觉评分、可视化的静脉炎评分量表和渗出分级量表等。护理人员在每日交接班时评估和记录导管情况,量表的评估情况由护士长进行统一考核。
1.2.2.2 导管拔出方法 护理人员每日对静脉导管进行评估,由护士长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患者的导管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对照组患者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时即予以拔除。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按医嘱出院或出现无法处理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时拔管。即在穿刺点上方放置止血带,揭去贴膜后进行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缓慢且轻柔地拔出导管,穿刺点用无菌贴膜贴敷48 h。
1.3.1 导管应用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应用情况,包括首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留置总费用。
1.3.2 导管相关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静脉炎、渗出、堵塞和导管滑脱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1.3.3 患者满意率 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以匿名式调查填写,由研究者本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检查有无缺失项。评价标准为: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比较满意;70~79分为一般;60~69分为不满意;<60分为非常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59/59),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8,P=0.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导管留置总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导管应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静脉炎、渗出、堵塞和导管滑脱发生率分别为1.69%、0.00%、0.00%和1.6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20.00%、15.00%和11.67%(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观察组患者对导管留置的总满意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58.3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感染科患者大多病情迁延难愈,且静脉治疗周期较长,反复穿刺更易引起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生理的痛苦,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穿刺难度加大,容易引起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纠纷[5]。故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配合程序化的操作和正确的维护,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和舒适度,进而加速其康复进程[6]。
王清等[7]指出,改良型中长导管可减少静脉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行静脉输液,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静脉炎、渗出、堵塞和导管滑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提示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的安全性高,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该改良型导管前端三向瓣膜结构有防反流功能,其能够大幅度降低导管堵塞率,特别是在患者做可能会增加腹压的动作时,其可有效避免导管回血导致的堵管[8]。由于中长导管穿刺和固定位于上臂ZIM分区的绿色区域,此区域血管走行深、血管直径粗且毛发和汗液少,不易受手臂活动影响。此外,该导管留置深度长,导管尖端可达锁骨下静脉,可迅速稀释药物,减轻局部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渗出或导管滑脱的发生[9,10]。而外周留置针导管较短,通常穿刺和固定在上肢前臂背侧和内侧面的浅静脉,外周浅静脉较细,且前臂活动度较大,容易发生滑脱和渗出。
有研究[11]显示,采用B超引导下的MST进行穿刺,能有效提高血管条件差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导管留置总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采用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穿刺成功率高,且导管留置时间长。其原因在于,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直视静脉血管结构,结合MST技术引导穿刺,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减轻了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心理恐惧感。INS输液标准建议中长导管可以留置4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20.25±6.34)d,其中1例患者最长的导管留置时间为50 d,且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此外,从成本上比较,两组的导管留置总费用相当,但观察组节约了每次留置针穿刺时的一次性隔离衣、手套和消毒用品,减少了医疗成本支出。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表明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患者满意度较高。这可能是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整个静脉输液治疗周期中只需通过无针输液接头连接输液器即可进行,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导管留置期间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患者舒适度较好[12]。并且操作护士均为经静脉治疗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专科小组成员,能熟练掌握静脉导管的穿刺和维护,也有效地提升了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的满意率。
综上所述,改良型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应用于感染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管道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