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桂荣(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产科护士长、主任护师)
“三宝”时代到来,母乳喂养成了更多妈妈的必修课。为什么要选择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要做好哪些产前准备?母乳喂养会带来乳头肿胀、凹陷等问题吗?如何正确地进行母乳喂养呢?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母乳有利于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建立和肠道功能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发生的风险。此外,母乳喂养还能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安全感,有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
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同时有利于避免母体产后体质量滞留,并降低母体罹患乳腺癌、卵巢癌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很多妈妈面临母乳不足的问题,其实母乳并不是说天生就多,这主要是跟宝贝的吸吮刺激有关系,宝宝要不断地吸吮刺激妈妈的乳房,刺激到脑垂体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泌乳素可以刺激乳房分泌乳汁,催产素可以刺激乳房的乳腺管排泄乳汁,同时刺激子宫,利于子宫的恢复。
刚出生的婴儿已具备很强烈的觅食和吸吮反射能力,妈妈和婴儿的亲子接触有利于乳汁分泌。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正常分娩的情况下,不宜添加糖水和奶粉,以避免降低新生儿吸吮的积极性,也可降低过敏风险。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3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质量,体质量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妈妈营养均衡就可以了。比如保证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的摄入。不是刻意大补就能达到催奶效果的,关键还是要赶快给宝宝吸奶。婴儿出生后应尽早让其吸吮母乳,勤吸吮(每侧乳头每隔2~3小时要得到一次吸吮);必要时(如婴儿吸吮次数有限时),可以通过吸奶泵辅助,增加吸奶次数。母亲身体状况和营养摄入是乳汁分泌的前提,因此分娩后要合理安排产妇休息、饮食和宝宝喂哺。
精神放松、心理愉快是成功母乳喂养的重要条件。此外,在孕期就需要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得到周围亲友、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这也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必需环境。
母亲喂奶的体位无论卧位、坐位或站位姿势,母亲都要轻松舒适和心情愉快。婴儿身体转向母亲,并紧贴母亲身体,面向母亲,下颏贴乳房,头与身体呈一直线,刚出生的孩子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婴儿的含接姿势婴儿身体转向母亲,并紧贴母亲身体,张大嘴,嘴唇凸起,下颏贴乳房,吸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时面颊鼓起,有节奏地吸吮和吞咽。
哺喂婴儿时,推荐坐着喂奶。两侧乳房轮流喂,吸尽一侧再吸吮另一侧。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完成喂奶后,不要马上把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靠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出吞入胃里的空气,以防止溢奶。
往往是因为妈妈喂养的姿势不够正确,宝宝经常是光含着乳头来吃奶,所以就容易把乳头咬伤了,这是乳头皲裂最主要的原因,所以一定要含到乳晕的部位,这样才可以减少乳头的损伤。
如果遇到乳头比较凹陷的话,我们可以在怀孕到37周以后,做一些牵拉乳头的动作,注意一定不能提前做,否则可能会引起宫缩。另外一个,宝宝出生后感觉乳头比较短,可以先牵拉一下,然后再喂宝宝。宝宝吸吮之后,乳头就慢慢被拉长了,这样喂奶就比较好了。
按需哺乳就是按婴儿需要哺乳,不规定时间和次数,婴儿睡眠过久(超过3小时)或母亲奶胀时应叫醒婴儿喂母乳。
母乳喂养应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婴儿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属应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随着月龄增加,婴儿胃容量逐渐增加,单次摄乳量也随之增加,哺喂间隔则会相应延长,喂奶次数减少,逐渐建立起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