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露
(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辽宁 锦州 121000)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是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乙肝病毒感染引起,并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同时是一种可造成全身其他脏器损伤的疾病[1,2]。乙型病毒性肝炎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3]。相关数据调查显示[4],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确保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有效控制,并且得以有效治疗,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制定针对性疾病防控措施,可有效防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5,6]。本研究结合2019-2021 年我市的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趋势,以期为制定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9-2021 年锦州市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7]、《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工作指南》[8]、《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9]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乙型病毒性肝炎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确诊[10],排除资料不完善者。
1.2 方法 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及发病时间、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分布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2017 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使用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和(%)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年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 2019 年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34 例,死亡1 例;2020 年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40 例,死亡0 例;2021 年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46 例,死亡0 例。
2.2 发病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乙肝病例发生,无明显发病高峰期,1 月份发病率最高,6 月份发病率较低,见表1。
表1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时间分布情况(n,%)
2.3 性别分布 120 例患者中男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为69.16%(83/120),高于女性的30.83%(37/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4,P=0.029)。
2.4 年龄分布 120 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各年龄段均有乙肝病例发生,且病例多集中在20~65 岁年龄段,占总数的89.16%,0~10 岁及>86 岁年龄段发病率较低,见表2。
表2 乙型病毒性肝炎年龄分布情况(n,%)
2.5 地区分布 地区以农村[37.50%(45/120)]、城镇[33.33%(40/120)]、工业园区[27.50%(33/120)]为主,仅2 例病例分布于其他地区。
2.6 职业分布 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和工人最多,见表3。
表3 乙型病毒性肝炎职业分布情况(n,%)
随着人们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知水平提高、重视度加强、疫苗接种,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有所下降[11,12]。同时,由于近年来医保政策的变动,多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必须确诊后才能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导致部分慢性乙肝患者被再次报告[13]。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9 年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34 例,死亡1 例;2020 年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40例,死亡0 例;2021 年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46 例,死亡0 例,提示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仍然呈增高的趋势。故,该地区该阶段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中仍然要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重点,需在今后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以降低发病率。同时调查结果发现,全年各月均有乙肝病例发生,无明显发病高峰期,1 月份发病率最高为12.50%,表明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1 月份发病率较高可能是由于调查样本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母婴、性接触、血液传播,因此与季节性无显著关系,在发病季节上不具有显著的特点[14]。
此外,本研究120 例患者中男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可能因男性社交性广泛,接触的人群较多,价值自我保护意识比女性较差,可能增加了感染的风险[15]。此外,男性人群通常生活习惯较为懒散,在与他人接触过程中,不注意细节保护,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的机率[16]。因此,提高男性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危害性的认识,增强男性的预防意识,定时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各项检查,并保持良好的自身卫生生活习惯,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有效措施。各年龄段均有病例发生,且病例多集中在20~65 岁年龄段,占总数的89.16%,提示20~65 岁年龄段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病年龄段,因该年龄段人群处于性活跃期,且疫苗接种率较低,加之职业主要为待业、离职或家务,从而导致社交机会多、人群流动性较大,而增加了感染和传播的风险[17]。此外,21~35 岁和36~45 岁年龄段人群追求刺激,可能有多个异性伴侣或男男同性恋等情况,从而使该年龄段人群成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危人群。因此,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对20~65 岁年龄段人群的筛查,并加强对该年龄段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并尽早做到有效诊断和治疗,有效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同时,本研究发现0~10 岁年龄段仅有3 例患者,这可能与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提高、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15 岁以下人群查漏补种等工作相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病例主要为农村、城镇、工业园区人员,出现该结论可能与农村地区人群文化程度低,缺乏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相关,而城镇、工业园区人群流动性较大,人群低于分布差异大,增加了感染的机率[18]。在职业分布分析中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和工人最多,该结论与阿克忠等[19]研究报道一致,因这部分人群基数较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知晓率较低,自我防范意识差[20]。因此,应大范围内排查,加强农民、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待业人员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同时,在社区、广场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宣传,最大化提高家务、待业、农民、工人等群体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认识。
综上所述,对该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后,需要将乙肝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普及,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宣传力度显著提高,将加强对男性、20~65 岁年龄段,农村、城镇、工业园区人群的干预,主要以疫苗接种为主,健康教育为辅的方式进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