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江苏省扬州洪泉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
抗菌药物在多种疾病预防、治疗中均可发挥出积极作用,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无论使用何种药物,必须要保证用药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科学性,否则会增加不良治疗结局发生风险,不仅无法有效治疗患者,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室主要职责为药品的采购、管理以及发放,从抗菌药物使用角度而言,药剂科用药管理起到关键性作用[2]。本次研究分析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实行常规用药管理时选取38例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对照组),于2020年7月-2020年12月实行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时选取38例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21∶17,年龄范围36-74岁,平均(53.84±2.38)岁,平均体重(56.18±5.27)kg。观察组男女比例22∶16,年龄范围37-72岁,平均(54.18±2.26)岁,平均体重(56.72±4.83)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较。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应用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具体如下:①组建合理用药管理小组:由各临床科室主任、院感科成员、检验科成员与药剂科临床药学工作人员作为组员,组长由药剂科主任担任,该组的职责包括对临床用药状况进行监督与考核、考察抗菌药物的管理与使用状况等,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深入分析不合理原因,提升用药合理性。②开展抗菌药物宣教工作,加强对临床及药剂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包含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用法用量、药物动力学、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等。③健全现有的抗菌药物使用制度:若想有效提升院内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水平,降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风险,药剂科管理人员可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抽查,如果发现用药不合理现象,要及时指正,并将检查结果提交医务部门,做出相应处罚,将其作为下个阶段重点监督对象,进而加强各科室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视。④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查:合理用药管理小组组员需对各科室处方审查力度予以加强,审查内容包含医嘱、处方。⑤要充分发挥院感科与检验科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的职能,院感科需指导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并共同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保障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检验科要增强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的精准性。⑥跟踪患者用药状况:对于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小组成员需展开跟踪管理工作,跟踪内容包含给药方式、抗菌药物类型、给药途径等,并要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此外,患者用药治疗期间若产生不良反应,需及时终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药物应用状况,包含抗菌药用药时间和抗菌药费用[3]。
1.3.2 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状况,包含用法用量异常、联用不合理、抗菌药疗程异常、用药禁忌[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药物应用状况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时间明显更短,用药费用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应用状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药物应用状况比较(±s)
组别(n=38) 用药时间(d) 用药费用(元)观察组 3.13±0.07 684.63±31.43对照组 4.35±1.29 1013.17±49.62 t 5.821 34.480 P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观察组、对照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分别为7.89%、26.32%,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比较[n(%)]
在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是指抑制细菌活性类、杀菌类药物,例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抗菌药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何种药物,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均是合理用药[5-8]。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明显更短,药物费用明显更低(P<0.05),表明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应用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可缩短患者用药时间,减少用药费用。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26.32%(P<0.05),表明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应用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可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应用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的效果理想,可缩短患者用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