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I和InCites的贵州师范大学科研竞争力分析

2022-01-10 07:21:48黄雪梅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2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潜力师范大学

范 丽,韩 丽,黄雪梅

(贵州师范大学 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25)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内高校正式启动了 “双一流”建设[1]。“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继“211工程”和“985工程”后的重大国家战略决策,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具有重要意义[2]。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3]。科睿唯安的InCites和ESI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用于评价高校或科研机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权威工具。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是一个基于ISI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SCIE和SSCI)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提供基于22个学科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绩效统计和科研竞争力排名[4]。在《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ESI首次作为学科评价的重要指标被纳入中国一流大学评价中[5]。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也将ESI纳入了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使高校和科研机构对ESI的重视程度加强[6]。InCites数据库是基于30多年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7大权威引文数据的科研绩效评价工具,可以快速定位机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贵州地处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造成贵州地区高校的学科设置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局限性。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成为第一个贵州省省部共建师范类高校,这对加快学校学科的建设和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ESI和InCites数据库对贵州师范大学的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挖掘学校的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为学校相关部门制定学科规划和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贵州师范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分析参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7]。

表1 基于ESI和InCites的科研竞争力指标体系

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InCites数据库2020年10月29日更新数据,数据覆盖2010年-2020年9月30日,ESI数据来源于2020年9月10日更新数据,数据覆盖2010年-2020年6月30日,InCites数据库包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7大引文索引数据和引用,而ESI数据库只包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和引用。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选择InCites数据库的数据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以减少分析误差,由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更新的时间差和两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的差异,造成学科潜力值预算时会比正常值高3%~5%[8]。

2 科研竞争力分析

2.1 科研生产力分析

科研生产力是指InCites数据库收录的贵州师范大学近10年的科研论文数量,科研生产力是衡量一所机构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构的科研水平及其对世界学术交流的贡献度[9]。由图1可以看出,学校近10年的科研生产力除2012年和2014年略有下降外,整体上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2019年科研产出达到313篇,是2010年科研产出的4.12倍,说明学校近10年科研生产力在不断增强。

图1 近10年科研生产力趋势

2.2 科研影响力分析

科研影响力由近10年来科研产出的总被引次数、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数量和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3个指标组成。被引频次是评价机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机构发表学术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越高,机构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由于被引频次具有较大的时间依赖性,选择5年被引频次来反映科研产出的学术影响力(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贵州师范大学的5年被引频次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学校的科研水平不仅在科研生产力上实现了突破,而且在科研学术影响力上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图2 科研产出5年被引频次趋势

学术文献的被引频次受出版年、学科和文献类型的影响较大,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排除了出版年、学科和文献类型的影响,可用其进行不同规模、不同学科混合的论文集的学术影响力比较,当CNCI>1时,说明其引文影响力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当CNCI<1时,说明其引文影响力不及全球平均水平[10]。由图3可以看出,贵州师范大学在2010年和2020年的CNCI值>1,说明这两年学校的引文影响力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其他年份的CNCI值均<1,说明学校的科研影响力还需加强。

图3 近10年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趋势

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由 ESI高被引论文(被引前1%)和InCites被引前 3%的论文构成,机构进入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越多说明机构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采用了扩展版ESI这个指标。学校在ESI的22个学科分类体系的12个学科中扩展版ESI论文数量如表2所示,其余10个学科无扩展版ESI论文,学校共有ESI高被引论文13篇,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41篇,扩展版ESI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为数学和工程学。

表2 各学科扩展版ESI论文数量

2.3 科研创新力分析

科研创新力用InCites中的热点论文数量和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表示,热点论文指某学科领域近两年内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内被引次数排在 0.1%以内的论文,说明该论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反映了学科的发展前沿,机构的热点论文数量越多,说明该机构的创新性越强[9]。学校热点论文数量只有1篇,所属学科为工程学,说明学校的近两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短时间内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度较小,科研创新力亟须加强。

国家级科研项目包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新性是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关键。学校近10年获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在2012年-2016年略有下降,2017年获批项目数量快速增长,达到近10年历史最高值,随后缓慢回落,说明学校的科研创新性还很不稳定,创新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4 近10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

2.4 国际合作能力分析

国际合作反映了科研机构与国际同类机构沟通交流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科研机构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11]。贵州师范大学近10年国际合作论文数量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学校国际合作情况除2014年和2017年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说明学校对国际合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整体上看学校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为16.51%,低于全球平均值23.91%,说明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合作论文数量,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知名度。

图5 近10年国际合作论文趋势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各国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各国间的优势资源,取长补短,提高学术论文的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受到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表3展示了学校近10年国际合作发表论文数量前5的机构,其中法国机构2所,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各1所,国际合作论文的学科规范化论文影响力(CNCI)除CSIRO外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说明国际合作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表3 近10年国际合作论文前5的机构

3 与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的科研竞争力比较

为了全方位地了解贵州师范大学在师范院校中的科研竞争力,选取了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作为对比机构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规划提供参考。由表4可以看出,学校的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创新力和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目前还没有学科进入ESI。虽然近10年学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增强,但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正视差距,以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为标杆,在提升科研生产力的同时扩大科研影响力,重视科研创新和与国际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竞争力。

表4 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科研竞争力比较

4 学校优势学科进入全球ESI的预测

目前,很多高校将学科进入ESI作为评价学科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分析学校优势学科在全球的科研影响力,利用学科准入率[12]对贵州师范大学发文量大于100篇的学科进入ESI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为学校的学科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2017年用同样的方法预测了学校优势学科进入ESI的可能性[13],图6对2017年和2020年预测的各学科进入ESI的潜力值进行了比较,由图6可以看出,虽然两次预测结果都是贵州师范大学没有学科进入全球ESI行列,但是学校的7个优势学科除化学的潜力值略有下降外,其他6个学科的潜力值都有明显的提升,说明这6个学科近3年来的学术影响力有较大的提升,特别是环境科学/生态学这个学科潜力值增长了2倍多,说明学校这个学科近3年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发展迅速,工程学的潜力值超过50%,进入ESI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因此,将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生态学两个学科作为学校的潜力学科。

图6 优势学科2017年和2020年进入ESI的潜力值比较

5 结束语

利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对贵州师范大学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学校近10年科研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国际合作能力亟须加强。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和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师生的科研积极性,完善科研论文的激励机制,重视科研创新,鼓励师生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学校相关部门应该为本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弥补自身科研条件和科研水平的不足,提升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贵州师范大学的科研竞争力与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暂无学科进入ESI,学科潜力值预测发现我校的工程学学科潜力值超过50%,环境科学/生态学潜力值增长较快,将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生态学两个学科定义为我校的潜力学科。学校应该加大对潜力学科的科研投入,优化相关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针对性的引进高层次和创新型人才,引导师生向潜力学科所属期刊投稿,鼓励校内相关学科间的相互引用,不断提高ESI潜力学科的论文数量和学术影响力。

总之,贵州师范大学各学科离ESI高水平学科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应该正视差距,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学科发展规划,促进潜力学科不断向前发展,争取早日进入ESI行列,不断提升我校的学术影响力。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潜力师范大学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长江丛刊(2018年8期)2018-11-14 23:56:26
潜力榜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商情(2017年9期)2017-04-29 02:12:31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环球市场(2016年14期)2016-11-28 10:57:46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2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