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芳
摘要:表征一般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或要领。幼儿主要是以模仿为主,孩子的记忆力在不断增强,具体的形象思维是其思考的主要方式,幼儿表征行为得到充分发展,孩子在观察具体事物的形象时他们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幼儿的表征行为,他们的大脑中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形象,现在需要進行记忆,加工,概括再运用,象征性的游戏可以充分体现其表征行为,通过游戏可以加上幼儿的语言表达。
关键词:艺术表征;幼儿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定位目标——把握“表现与创造”的活动价值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劝实践,才能萌发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并使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中,明确了目标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南》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幼儿表现与创造的发展目标。在学习、理解年龄发展目标后,如组织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瓶子”时,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制定了教学目标:1.学习搓、捏的技能,会简单使用辅助材料和工具。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3.尊重幼儿审美标准,支持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选择生活化的题材,整合幼儿相关经验,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加工,掌握绘画对象的特征,可为他们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生活化题材的原因是幼儿所观察的事物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幼儿的经验除了大人传授的之外,很多都是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的经验。如:你问孩子“如果你画花,你会画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可能回答:红色、白色.......这是因为他只见过这几种颜色的花。所以教师在生活中,要创设生活情境,随时随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丰富幼儿的经验。如有一次我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玩,天气刚下过雨,花坛里湿润的泥土吸引了幼儿,孩子们仿佛发现宝贝一样的争抢恐后去拿。刚开始我想去制止,可是转念一想,何不借此时机创设生活情境,为幼儿接触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创造一次机会。于是,我取了一块比较干净的泥土,和成软硬正好的泥巴,和孩子们一起制造各种生活用品。有的幼儿捏成一只小碗;有的幼儿捏成馒头;有的做成面条.......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生活常识,做出各种泥塑作品。爱玩,爱观察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只有经常这样在有意或无意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活动,丰富孩子的感官经验,才能让幼儿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缺乏生活经验,不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幼儿不知道事物的具体样子,而只能根据教师的范画进行再创造,画出的事物就会脱离事物本身的形象,即使想象丰富,也难以给人美的享受。
二、挖掘生活中的物品,丰富幼儿认知
罗恩菲尔德认为:“幼儿画的是主动的知识”,这是说只有对幼儿有意义的知识才能被幼儿表征在绘画中。表征与绘画相结合的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研究、探索符合3—6岁幼儿认知特点的多样化的种植活动,探索具有本园特色的绿色种植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观察的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以农耕园为例,根据对相关资料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对于绿色种植的研究国内比较普遍,如宁波彩虹幼儿园的《亲近泥土 亲近自然——种植实践》等,我们充分开发园内的地域环境,以种植为依托,对其进行管理实践,为幼儿创设一个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探索研究的宽松氛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开展绿色种植活动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让孩子在玩中学,激发、顺应孩子的兴趣。幼儿园开展绿色种植活动仅是对劳动的一种启蒙,不能把种植作为目标,而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性情、养成孩子的劳动习惯放在首要地位。
三、提供表征材料,支持幼儿个性表达
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教育就是教人自我教育,同时教学相长,互相教育。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留心发现那些贴幼儿熟悉并喜欢的事物,开拓新的教材教法,为幼儿打造新的绘画创意空间。有一次放学后,我和几位教师在做剪纸,准备装饰教室,贴窗花。教室里正好还有几个幼儿没有离开,孩子们看到老师用剪刀灵活的剪出各种美丽的花,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他们好奇的围着老师,非得要学习剪纸。我想,如果以故事导入的方式,给孩子们上一节剪纸课,让幼儿了解我们的民间艺术文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二天,我通过PPT向学生们讲述《老鼠娶亲》这个故事,火红的大花轿,小巧可爱的小老鼠,栩栩如生的轿夫,这些图片全部采用剪纸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因为孩子在生活中见过花轿和老鼠,所以当多媒体展现剪纸作品的时候,孩子们根据生活常识立刻就能认出这些事物。然后教师先做示范,剪一只小动物吸引幼儿们的注意,然后将多媒体展现的剪纸作品以图画的方式画出来,激发了幼儿的合作学习的精神,快乐的学习氛围更是让幼儿身心愉快,确定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上好绘画课,首先需要鼓励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中班幼儿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的课堂的趣味性,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像力自由的绘画。
由于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在此使他们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绘画表现内容和题材,创设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浅出或引起幼儿情绪共鸣的情景,使教学成为幼儿乐趣。
结论
幼儿做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是某种经验的表征,但他们做出的内容并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赋予了其独特的理解。能够进入到幼儿绘画表征中的经验,因此,教师设计出的教学方案可以符合幼儿学情,取得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包金花.刍议幼儿绘画能力的培养[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5)
[3]沈金燕.“听”,我画了什么——美术活动中发挥“绘画讲述”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J]. 幼儿美术,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