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忠华
唢呐声声,鼓乐齐鸣,对“鼓乐”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国人并不陌生。从欢天喜地的迎亲到凄切悲凉的人生终结,鼓乐以其独有的模拟仿声、氛围营造、嬉笑怒骂等特色,成为人们婚丧嫁娶等习俗中不可或缺的民间表达方式。2008 年,丹东鼓乐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丹东鼓乐主要是在丹东地区流传的民间传统鼓乐形式,传承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据《安东县志·婚礼》记载:“迎娶,城区皆用彩色抬轿二乘,男女各一;乡区多以彩车代轿……鼓吹一部坐车奏乐前导。”《凤城县志·岁事》记载:“元宵节……城内各商户灯光如昼,花炮震耳,鼓乐喧闹,前后共三日。”因此,婚娶、丧葬、庙会、灯节以及农闲时娱乐等活动,均可听闻民间鼓乐的响动。
丹东鼓乐可分为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唢呐乐”和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的“笙管乐”两大类。民间艺人吹奏的那种有半米长的低音唢呐就属于“唢呐乐”中的“喇叭乐”。低音唢呐音色粗犷、沉厚,宜于表现悲怆、哀婉的情绪。而由高音唢呐主奏的“小喳子乐”则音色明亮、高亢,适于表达快乐的心情,常在婚庆典礼中使用。还有一种被艺人们称为“三不搁”的演奏形式,即由高、中、低音唢呐同时主奏,层次分明、韵味十足,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节日、婚庆等喜庆活动或农闲时娱乐活动中人们的喜悦心情。值得一提的是鼓乐艺人们的绝活——“咔戏”。所谓“咔”,就是模拟,技艺较高的鼓乐艺人以一支唢呐,逼真地模拟吹奏各种鸟鸣,更能把戏曲唱腔和各种情感变化以及不同人物的腔调,表现得惟妙惟肖。此外,一些鼓乐班在唢呐、笙管主奏的演奏形式中加入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为配乐,更丰富了鼓乐队的表现力。
丹东鼓乐的器乐名目繁多,若从曲体结构上分,丹东鼓乐可分为“堂吹曲”“牌子曲”“套曲”三大类。堂吹曲,艺人亦称“坐堂”,是指结构上比较庞杂的“大”曲子,一般由引子、身子、尾子三部分构成。“堂吹曲”的引子是一段即兴式的、长短不定的散板音调。“牌子曲”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单纯又较为完整的鼓乐曲。母曲(多是起、承、转、合式的歌谣体)完整地演奏一遍后,再运用各种变奏手法反复多次,速度也随之加快,演奏至结尾阶段,或继续加快戛然而止,或突然放慢悠然而收。“套曲”,顾名思义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牌“套”起来演奏,是一种联缀曲牌演奏的方法。
唐家鼓乐班参加非遗展演活动
传承永远是诸多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重中之重,丹东鼓乐的传承便落在了唐海峰身上。他8 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学习唢呐、笙管等器乐的吹奏。经过五年的学艺,他掌握了小唢呐、二喇叭、大喇叭等数十种民间传统器乐的吹奏技巧,尤以“咔戏”和“喇叭乐”著称。2018年,唐海峰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当年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迄今是丹东地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进入国家级序列的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