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大为
小说要有小说的叙述风度。首先,作品必须有明确的现实指向;其次,作品必须要表达作家的原型记忆;再次,作品必须让我们看到意义。在这样的意义框架内,刘宏成的小说《消失的王波》(原载《海燕》2021年第6期)是特别值得深入解读的。
作为一名1980年代早期毕业的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刘宏成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他的职场生涯非常丰富:做过公务员、媒体人、银行职员等等。职场如同战场,在看似风光无限的外表下,现实生活中那些刻板的日子和繁庸的日常场景,以及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而不可言说的关系,让他对体制内外的现实语境有了自己别样的解读。尤其是知天命之年后,他看到了很多人情冷暖背后的利益倾轧,更是对现实人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认。
刘宏成的文字,有着冷峻而机智的叙述格调。他带着沉思徜徉在自己的文本里,用他特有的叙述节奏,指向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刘宏成的小说,充满了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荒芜感,在看似自然的情绪渲染里,来彰显一份人性的隐喻和精神的突变。
在《消失的王波》里,故事情节的撷取非常自然,完全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作者不在叙述技巧上做更多的盘旋,甚至不去强化和突出故事的延展,而是在他熟悉的叙述空间里,造成一种特有的心理紧张感。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更是加强了文本的心理深度。刘宏成是冷静的,一点一点让自己的故事胚胎,在作品里慢慢成长。他的故事推进是理性的,是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是饱含着人生况味的。刘宏成的小说文本,有自己的影子,但又绝对不是自传体。小说的主人公王波,身体略有残疾,园林工人出身,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承包过饭店,倒过煤炭,做过小额贷款。他精明能干,敢闯敢拼,内心世界波澜壮阔。他深谙官场潜规则,懂得人情世故,甚至相当狡猾和刁钻。在人性的层面上,王波是非常立体而丰盈的。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很容易动情,并且也经常为情所伤的人。他对同父异母姐姐骨子里的那份深情,他心中如泣如诉的故土情结,他和女下属缠绵悱恻的情感往事,更是带着真情和互动,甚至带着心灵的共振。
果戈里说:人性诗意的抒写和人性所能抵达的高度,是小说的魂灵之所在。在王波身上,我们能深深感受到的,正是这样一份人性的深度和人性的观照。然而,王波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双面人,他虚荣、自卑、阴暗,甚至有那么一点让人不齿的猥琐和龌龊。他花尽心思,想让自己飞黄腾达。他最后为了钱,居然以身试法。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扭曲,钱俨然成为他唯一可靠的精神符号。应该说,他的毁灭不仅仅是性格因素,更多的社会语境对他的摧残,或者说,是特定的文化语境埋葬了他。少年时残疾的经历,在他的内心深处埋下了恐惧的种子。一旦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旦有机会出人头地,他就很容易在茫茫的商海里迷失方向。这是很多贫寒子弟共同的宿命,这是贫穷和精神压迫给一代人留下的精神烙印。再回到刘宏成的小说文本里,我们来审视一下他的记忆原点。很多带有记忆之河的物像纷纷闪烁在眼前:贷款,酒杯,夜色,女生……这些记忆深处的物象,不是记忆符号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个深刻的记忆原点。它们植根于作家的职业生涯里,成为某种岁月的象征符,在历经岁月的打磨后,一点一滴激活了作家想象的情愫。
其实,很多记忆的碎片都被我们在无意间埋葬。刘宏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能有效地打捞出这些记忆的片断,而且经过主体的加工,使得这些碎片化的记忆原点,呈现出一种非常本真的哲思韵味。包括王波同父异母的姐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乡村文化符号:她勤劳朴实,不善言辞,但同时功利自私,眼界狭窄。这样的乡土女性,出现在宏成的视野里,是相当有必要的。她是原生态的中国农民,是鲁迅先生所说的“老中国的儿女”。她们的存在,是小说向前推进的必然逻辑。
最后,要说一说刘宏成小说的语言和叙事节奏。刘宏成的作品,脉络非常清晰。他的回溯片段,特别真实可感。尤其是描写王波在劳动公园附近开饭店的那些场景,为我们真实地勾勒出了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包括他们生存的艰难、情感的孤寂、理想的幻灭。刘宏成的语言,有内在的抒情和冷静的叙事节奏蕴含其间。这种节奏感,既形成了语言的张力,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风范和叙事逻辑。作者在寂静的时空里,感受一个生命个体的陨落,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充满了精神隐喻。
刘宏成是个多面手,除了摄影之外,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他均有涉猎,但我更期待他在小说创作上有更大作为。在我看来,这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