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林
摘要:通过管理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知识进行文献综述衍生了解,从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到哈佛学派等学派组织对于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解介绍,并对我国学者目前对于市场结构理论的分析进行简单介绍且发表看法,发现我国目前而言对于市场结构理论的分析仍需进一步结合市场,并从多角度出发对行业市场绩效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能得到更多利于市场运行和企业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市场结构;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
1.国外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以及观点
市场结构理论主要在于西方产业组织中,主要研究对于市场的发展和企业运行而言选择适合的市场结构,而在这么多年来产生的不同学派从各自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理论。
通过了解西方产业经济学得知,哈佛学派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后结合多种先辈的理论,例如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采用新古典主义所提出的分析工具,对当地发展较好的制造业进行研究,认为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市场资源的设置好坏成正比关系,市场的企业越多,竞争程度也相应增加。而通过市场政策来改善市场结构,支持垄断和寡头市场结构并且加以管束。
贝恩教授在1959年发表的《产业组织》中解释了产业组织理论,通过案例分析了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以及影响企业经营效果的程度,使得产业组织理论真正拥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并提出如果要让市场绩效较为良好,就需要政策来约束企业行为调整市场的结构,尽可能降低市场垄断的发生。
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的理论研究区别在于,芝加哥学派主要是从市场的绩效好坏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市场结构能被市场绩效的好坏所影响,没有关注与垄断对竞争的影响。该学派主要从市场的行为以及绩效进行分析,引入博弈论等相关知识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完善,并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因为会吸引大量的企业进入市场,利润率会降低,所以无时无刻充满效率,而且企业的经营也很关键,需要保持高效率的水准,虽然分析认为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同样能获得高利润率,但是这个情况会因为新兴企业的出现而难以维持。从芝加哥学派的分析来看,我认为新奥地利学派的分析与芝加哥学派相似。
奥地利学派的分析侧重于从企业家的精神和行为举止的角度出发,支持有秩序有规律的市场结构,反对政府的干涉从而影响自由的市场结构。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主要在于社会的福利待遇、创新能力和企业生产力等因素。如果垄断的企业能在市场的竞争中保持高效率经营,其实也就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高效率经营自然食鲜。不过我认为由于此分析过于极端,难以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容易造成经济混乱,所以我认为不适合在现实市场实行该理论。
2.我国对于市场结构理论的分析以及衍生看法
20世纪80年代之后产业组织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更侧重关注潜在竞争这对于市场中其他已存在企业的影響,因为潜在竞争者会导致现有企业改变其发展方针,比如扩大生产规模,大力研发创新科技等方式从而改变市场结构与绩效。
张伯伦教授在1933年发表的《垄断竞争理论》中提出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在过渡期间会有一些过渡性的市场结构出现,并在《垄断竞争理论》中阐述垄断与竞争在现实市场中不会分开,实际的市场是垄断与竞争相结合,原因在于企业的差异化经营。张伯伦教授的观点和研究突破了传统理论中非黑即白的理念,使得市场结构的特点更加多样化,能更好的对于市场进行研究和判断,也给市场结构的研究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高斌学者于2013年在《快递服务概论》中总结了市场结构的理论,提出买卖方在市场中有四种发生市场关系的情况,分别是卖方之间的关系;买方之间的关系;买卖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中存在的买卖方和正进人或可能进人市场的买卖方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在我们现实的企业市场中反映的是市场的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影响。其实市场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含义主要反映了市场结构,而市场中产品的价格能否被市场结构所决定是确定产业组织竞争性质的关键因素。
冯丽和李海舰二位学者于2003年在《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中提到当今时代的经济发展是从全球、网络和知识三大经济体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社会的福利待遇对于垄断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提出从竞争范式必须要向垄断方式过渡,两位学者的观点不同于其他专家,他们是基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来考虑,认为一个国家的垄断会遭到国际市场垄断企业的竞争,此垄断不同于以往的垄断,它能改善市场绩效,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发展。
3.总结
国内的市场结构研究仍基于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来开展。虽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都限制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开拓,而过渡期间的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则对于创新有利,但是在目前国内的实际研究而言,没有足够的案例分析能证明其观点。
总之,国内的市场结构理论在短短几十年得到快速提到,从多方面角度对市场结构进行分析,也能根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我国市场结构理论发展仍在发展,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理论作为参考,但仍需不断转眼,在未来希望能介绍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根据国内市场的现时情况,通过更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多角度出发对国内的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到更多有益于市场运行和企业发展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美〕,T. S.贝恩.产业组织[M].北京:丸善1981年
[2]][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3]高斌《快递服务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4]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5]王廷惠.市场过程理论的过程竞争:与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的对比[J]. 上海经济研究, 2005(01):19-32.
[6]刘璨.试论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关于马歇尔冲突理论[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01):91-93
[7]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年
[8]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9期
[9]刘小玄(2003),"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