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2022-01-08 08:02许斐然贾卫国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泰尔总产值合理化

许斐然,贾卫国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2019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高达80 751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11 036.8亿元,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2%,人造板和木质家具出口额长期居于世界首位[1]。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进入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度阶段,林业产业扮演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三次产业联动,林业产业链为可耕地资源不多、难以大规模发展传统工农业的地区提供产业发展的道路,为地区农户增收提供可靠保障[2-3];另一方面,林业的生态扶贫可以有效地保护贫困地区的林业生态资源,高效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减少贫困人口对生态资源的侵占,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增进民生福祉[4-5]。

鉴于我国林业产业的重要地位,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科学测算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全面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从产业结构优化的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展开了探讨。在测度方面,吕洁华等定义了林业产业结构有序程度指标,并运用马尔可夫规划模型对我国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程度进行了测度[6];张建成等和朱玉杰等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趋势和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测度[7-8];刘铁铎等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方面出发,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测度[9]。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熊立春等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对我国2000—2015年期间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10]。裴奔对我国2000年以后林业产业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并指出林业制度改革能够有效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11]。苗培熙等分析了我国森林碳储量对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12]。然而,现有研究中以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为解释变量分析其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较少。本文从这一角度构建回归模型,尝试探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林业产业总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增速放缓

2013—2019年期间我国林业产业蓬勃发展。总产值上,我国林业总产值由2013年的 47 197.25 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 80 751.00 亿元,增长了71.09%;各省平均值从2013年的 1 522.49 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 2 601.51 亿元。产值增速上,我国林业总产值增速逐年放缓,2013年我国林业总产值增长率超过14%,2019年下降到5.87%。林业第二产业产值增速也由2013年的15%减缓到2019年的3%左右。

1.2 林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产值增加增多、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林业第三产业。2019年我国林业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分别为 25 264.62 亿元、36 195.93 亿元和 19 290.44 亿元。产值占比上,林业第二产业常年保持支柱性地位,林业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薄弱;但从产值增长率和产业结构变化上看,林业第一产业占比7年来保持在31%~34%之间,第二产业占比从2013年的52.8%下降到2019年的44.8%,第三产业占比从2013年的12.5%增长到2019年的23.9%。

1.3 地区间林业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从不同地区林业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上看,天津市的林业总产值常年处于最低水平(除2016年为西藏),该地区林业总产值占比不到我国林业总产值的0.5%,仅占各省平均水平的1.3%;产值最高的是广东省,该省林业总产值占比超过我国林业总产值的10%,占各省平均水平的3.3到3.8倍以上。

2013—2019年期间林业第一产业产值最高地区为山东省,平均占我国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10%以上;我国林业第二产业总值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所占比重约是15%;2013—2018年期间我国林业第三产业平均产值最高的仍然是广东省,占全国林业第三产业总产值超过15%;2019年贵州省超越广东省成为我国林业第三产业产值最高省份。

2 我国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测算

2.1 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测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参考前人研究[5-6],将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定义为:以实现林业内部各次级产业的协调和有序发展为目的,进行部门内部和部门间资源配置的优化的过程。选择泰尔指数作为对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进行测度,并将泰尔指数的降低定义为产业结构的优化[13]。

泰尔指数公式如下:

其中,TL代表泰尔指数,y和l是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总就业人数,yi和li则是林业第i产业产值以及第i产业就业人数。

泰尔指数越接近于0表明结构越趋近于合理状态,越大表示林业产业结构与合理状态的距离越远;指数值降低反映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测算中,林业三次产业产值的数据来源为2013—2018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8年更名为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的林业三产产值,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选用对应年份的按行业分当年年末林业单位年末总人数代替,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采用农林牧渔业单位年末人数,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采用林业制造业单位年末人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采用林业服务业单位年末人数[1]。

2.2 我国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测算结果

由测算结果可知,我国总体林业产业泰尔指数水平从2013年的1.72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1.51,产业结构优化卓有成效。泰尔指数本质上是产值结构与从业劳动力结构的耦合协调性指数。从现实情况看,泰尔指数较高的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区,林业第一与第三产业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例远远小于当地林业第一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林业总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图1展示了我国各地区2013—2019年期间泰尔指数平均值水平与地区差异情况。

图1 我国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泰尔指数测算结果分布情况

从泰尔指数的变化上看,除天津、河北、内蒙古、江西、海南、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9个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2013年有所提升。从地区异质性角度看,东部、中部和南部、及西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其中辽宁、安徽、广西等地优化最为明显;北部、东北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分别出现了产业结构“去合理化”情况。以天津、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为代表的地区泰尔指数较2013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青海的泰尔指数较2013年增长了376.98%。我国31个省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情况见图2。

图2 我国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情况

3 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对林业产值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3.1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进行了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说: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与林业产业发展存在正向关系。

本文采用2013—2018年我国各地区林业三次产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记为Y;选取上文测算出的我国31个省区泰尔指数作为地区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衡量指标与模型解释变量,记为X1。X1对于Y具有负向影响,即当X1越小时,Y值越大,地区林业产值越高;反之X1越大,Y值越小,地区林业产值越低。此外,本文还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发展、政府行为4个方面设置了林业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控制变量。理论上,生产要素越丰富、相关及辅助产业发展越好、政府投资越多、本地需求越高,地区林业产业发展优势就越大。具体变量定义和指标选择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及指标选择

根据以上各变量的选取情况,本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的表达式为:

yit=αi+β1x1it+β2x2it+β3x3it+β4x4it+β5x5it+εit

其中yit表示各地区林业产业产值,α为常数项,x1it为泰尔指数,x2it到x5it代表各控制变量。地区、年份分别用i和t加以表示,各个变量对应影响系数用β1-β5来表示,误差项用εit来表示。

3.2 回归结果

针对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选择,本文进行了豪斯曼检验。豪斯曼检验结果P值为0.0016,拒绝原假设,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采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方式进行回归。详细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在加入控制变量前后,核心解释变量泰尔指数均在1%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影响系数为负,表示泰尔指数对林业总产值具有负向影响。最终模型五影响系数为-0.0176,即泰尔指数每降低1%能够提升林业产业总产值1.76%。4个控制变量中,X3和X4通过了1%水平下显著性检验,X5通过了5%水平下显著性检验。

3.3 讨论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随泰尔指数降低而增加,说明产值结构与从业劳动力结构耦合程度提升对产业产值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我国泰尔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其共同特点是林业第二产业产值占比高,但对应从业劳动力占比小于产值占比。此结果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林业第二产业单位劳动力产值高,林业制造业发达,劳动力效率高,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地区林业第一、第三产业单位劳动力产值远低于第二产业,造成生成产要素向第二产业大规模转移,产业结构单元化发展。单元化的产业结构容易产生局部产能过剩、产业发展抗风险能力差等隐患。泰尔指数的降低是结果,其内在是提升了弱势产业的单位劳动力产值,使得林业第一、第三产业能够提升足以匹配第二产业发展的效率,从而使得本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多元化。

从控制变量上看,相关及辅助产业发展、政府投资和本地需求能够显著提升地区林业产业产值。林业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完整,发展好辅助林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教育、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产业,有利于促进林业三次产业的紧密衔接,与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相吻合。林业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显著相关,说明劳动力流动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流动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本地需求的提升是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体现,也是促进地区产业内良性竞争的良好方式。

4 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就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林业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结合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特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①提高林业与相关产业技术投资。必须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放到重要的位置,要不断加强相关技术支持力量,提高林业产业的技术效率[14]。要从提升科研水平、加强技术交流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加大林业教育投资和科研投入,加大在林业相关及辅助行业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区域间技术流动,扩大本地市场需求;要重视林业产业管理,尝试引进标准化的先进管理模式[15]。

②强化区域间林业三次产业互动衔接。各地区要充分加强产业衔接,在优化组合互补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化优化发展步伐。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更应充分加强同东部和南部技术先进地区的交流与产业链衔接,加快自身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利用地区资源禀赋优势,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实现全国层面的林业产业大发展。

③加强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监测与调控。产业结构合理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宏观调控才能够实现,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中扮演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次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出现产业结构去合理化现象,是地区林业产业长期发展中的隐患。各地区政府应加强在产业结构合理性上的监测与调控,及时对产业结构偏离合理化的方向进行调整,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泰尔总产值合理化
合理化建议
百忍寺
百忍寺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幽默救命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合理化建议活动在高扬烟草的创新和改进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