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璇,钟元春,钟粤巧
梅州市中医医院三内科,广东 梅州 514000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障碍疾病,具体的病因不明确,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引起,多伴随蛋白质、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糖尿病典型症状是口干、口渴,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整体疗效不理想[2]。糖尿病在中医范畴内属于“消渴”,病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病名日脾瘴”,可反映出患者体内阴阳之盛衰、虚实、津液之存亡等状况。糖尿病口干、口渴症状与饮食不节、疲劳过度等有直接关系,“肾虚”“燥热”在症状中具有重要地位,需要对症治疗[3]。中医上一般将口干、口渴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规范治疗降低血糖、缓解疾病症状、预防并发症是当前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4]。耳穴贴压与中药漱口联合应用在糖尿病口干、口渴症状治疗上已经被证实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相关报道比较少。该研究对2019年7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口干、口渴症状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漱口治疗糖尿病口干、口渴症状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患者均有明显的口干、口渴等症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0~74岁,平均(67.45±2.1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7.54±2.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5]:①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②患者年龄≥60岁;③初次确诊并未使用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④均有明显的口干、口渴等症状。
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因素引起的高血糖,伴随口干、口渴症状者;②治疗药物、胰岛素过敏者;③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④近半年应用糖皮质激素者。
1.2.1 对照组 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泵注射,将针头埋于患者腹壁脐周30 mm皮下部位,初始注射胰岛素剂量为0.5 U/(kg·4 d),胰岛素选择门冬胰岛素(国药准字S20133006)。胰岛素每日总剂量的50%作为基础量输入,剩余剂量由患者餐前输入,三餐输入比例为40%、30%、30%。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联合应用耳穴贴压与中药漱口治疗。①耳穴贴压:在0.6 cm×0.6 cm大小的胶布中央粘附王不留行籽制备成耳穴贴,也可使用成品耳穴贴。取穴:糖尿病穴,内分泌、肾、心、肝、三焦、皮质下等穴位。指导患者取坐位,通过按耳穴探测法找到敏感压痛点并按压片刻,将压痕作为贴压标记,使用75%酒精球擦洗、消毒全耳,酒精彻底挥发后用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镊子将耳穴贴对准选好的穴位进行贴敷,并用力按压1~2 min。嘱咐患者耳穴贴敷状态下每天自行按压3~5次,3~5 min/次。3 d双耳交替1次,治疗3个月。②中药漱口:中药漱口方剂组成:天花粉、岗梅、麦冬、天冬、薄荷、罗汉果,将中药(200 mL)煎好后进行降温,待其温度降低到室温后装入水杯或者喷雾瓶中,患者在出现口干、口渴时进行中药漱口或者喷雾。未使用完的中药在完全冷却后放入冰箱密封冷藏备用,治疗3个月时间。
①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达标参考标准: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7.0%,满足以上标准即血糖达标。
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
③对比两组口干、口渴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的获取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达到“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7.0%”的标准的共32例,观察组达标率91.43%,对照组共27例,达标率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5.7±0.8)mmol/L、餐后2 h血糖为(7.7±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为(5.8±0.6)%,3项血糖代谢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9.0±1.5 9.1±1.4 1.451 0.152 5.7±0.8 7.7±1.2 2.489 0.040 14.2±2.4 14.3±2.2 1.764 0.078 7.7±0.5 10.2±1.5 3.491 0.031 8.3±1.0 8.2±0.8 1.671 0.098 5.8±0.6 7.5±0.6 2.391 0.045
观察组33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口干、口渴等,仅1例仍有口干症状,1例口渴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改善率达94.29%。而对照组口干、口渴等症状的改善较为明显的仅26例,改善率为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糖尿病口干、口渴是典型的疾病症状,需要及时治疗,以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目前降糖药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但是受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等方面因素的干扰,糖尿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口干、口渴症状的缓解[7]。中医上将糖尿病归纳为“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典型表现为“口渴多饮”,可采取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漱口进行治疗,效果确切[8-9]。西医研究认为,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但需要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还需要综合的管理,包括血压和体质量等[10]。在药物的基础上,辅助中医调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机能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促进血糖水平稳定和减缓并发症发生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1]。中医认为,耳穴贴压可以从多个角度改善患者的血糖代谢,其调控机制较为复杂,此外,耳穴贴压还可以调节内分泌、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12]。有研究发现,耳穴贴压通过刺激相应的糖尿病腧穴可起到调理脏腑、疏经通络以及运行气血的作用,并且经过经络传导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和脏腑功能进行有效调整,改善糖代谢,缓解症状[13]。也有研究显示,通过耳针刺激兔子耳朵,不但能快速降血糖,还可以促进血糖复原的速度,促使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该学者认为,耳针在提高胰岛素分泌速度和实现最大程度降血糖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14]。有学者选取了肾、胰胆和胃及三焦等作为针刺组方,其在调节内分泌紊乱和促进阴阳平衡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15]。从中医角度上,耳穴贴压不但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还可以调节脾胃的运行,从而实现降血糖和减缓并发症发生的作用[16]。
中药漱口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功效,可有效减轻口干、口渴症状,方剂中天花粉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功效;岗梅味苦、微甘,性凉,作用于肺、胃经,可清热,生津,止渴,活血,解毒;天冬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很好的缓解口干、口渴作用,同时可以清肺利咽[17-18]。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血糖达标率比较,观察组达标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口干、口渴症状治疗中应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漱口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提高血糖达标率、改善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