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方案与效果

2022-01-07 01:44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整体化障碍交流

黄 菲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儿童孤独症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是婴幼儿期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表现,且在男女发病人群中男性较多。儿童孤独症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行为异常、智力障碍、焦躁不安和语言交流障碍等症状,出现兴趣淡漠、行为刻板,且多数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的现象。目前,儿童孤独症无特效治疗药物,儿童孤独症患儿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为标准护理干预,主要是用药等方面的护理,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但行为障碍等的存在仍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1-2]。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关键。本研究将10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组,标准护理组对于儿童孤独症患儿根据以往常规遵医落实护理的方式进行常规操作,整体化护理组在儿童护理工作中开展整体化护理,旨在分析儿童孤独症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发挥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组。整体化护理组年龄2~9岁,平均(5.21±2.28)岁;男39例,女11例;行为异常44例,智力障碍47例,焦躁不安24例,语言交流障碍40例。标准护理组年龄2~9岁,平均(5.15±2.14)岁;男40例,女10例;行为异常45例,智力障碍47例,焦躁不安23例,语言交流障碍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出现行为异常、智力障碍、焦躁不安和语言交流障碍等症状,均具有正常呼吸和正常的听觉、发音能力。排除标准:癫痫、呼吸系统不正常、听力障碍、发音障碍的患儿。

1.2 护理方法 标准护理组对于儿童孤独症患儿根据以往常规遵医落实护理的方式进行常规操作。整体化护理组在儿童护理工作中开展整体化护理。①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让儿童孤独症患儿和家长提高对疾病的了解,使其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表现及带来的危害性等,在教育过程需要耐心解释和因材施教,结合家长的个体特点,如文化程度等选择合适的宣教方式,尽可能直观化和通俗化,以更好的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施成效。②心理护理。当患儿出现不良情绪的情况下,需要给予患儿和家长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根据儿童孤独症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儿童孤独症患儿相应的疏导,并营造轻松、温馨的环境,多和患儿交流,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儿童孤独症患儿需要多给予安慰,并可播放轻音乐缓解其焦躁不安的情绪,帮助患儿更好适应当前社会环境,走出孤独[2]。③行为矫正。指导患儿家属多给予患儿关怀和爱护,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循序渐进矫正患儿的行为,促使其生活习惯逐渐发生改变,帮助患儿走向正确的轨道。④人际交往训练。多数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障碍,可出现和他人目光接触的情况下回避的现象,且喜欢独处。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儿相应的人际交往训练,指导患儿说话时对视别人的眼睛,并训练其用语言及时表现自身的想法和意愿。还可借助镜子训练的方式帮助患儿训练,通过视频和动画等方式帮助患儿理解部分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含义,并实施简单的问答训练,及时给予回答正确的患儿鼓励,使其得到鼓舞。⑤生活自理的训练。多数患儿生活能力低下,需要及时给予训练,以免影响正常生活。可将生活技能的动作如进食、穿衣等进行分解,循序渐进对患儿开展训练,提高其自理能力。⑥语言沟通。多数儿童存在语言沟通障碍,需加强和儿童的语言能力训练,先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将语言充分融入患儿日常生活,引导其多交流,并帮助其用语言将生活中的事情串联,不断强化其语言的表达水平[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患儿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及家属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整体化护理组的满意度是98.00%,高于标准化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0.00%,P<0.05。

2.2 护理前后CARS评分 护理前两组CARS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整体化护理组CARS评分优于标准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CAR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CARS评分比较(分,)

2.3 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患儿住院时间 整体化护理组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高于标准护理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标准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2.4 家属纠纷发生率 整体化护理组家属纠纷发生率是0,远远低于标准护理组18.00%,P<0.05。

3 讨 论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幼儿广泛发展障碍,具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症状[4]。在临床上,孤独症是一种以极度孤独、情感交流障碍、语言障碍、智力衰退为特征的疾病,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或孤独症。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独立行动,并遵循同样的格式,如儿童对日常生活的需求、环境的布置、玩具的摆放。其与一些无生命物体有着不可分离的特殊关系[5]。

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表现主要有3种。①最明显的表现是社会交往上的困难,也就是说,儿童与他人交往有明显障碍,缺乏沟通能力和意识,缺乏与他人交流的兴趣以及其他明显的社会障碍。②儿童的疾病程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年龄和疾病程度上会有差异[6]。③较明显的特点是难以沟通。患儿在与他人沟通时也会遇到巨大的障碍。言语与非言语沟通有许多障碍,如目光接触和身体接触。对于语言交流,患儿以说话晚、说话慢、反应迟缓为主。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兴趣狭隘、重复性太强。孤独症儿童对事物缺乏兴趣,没有明显的兴趣,日常行为刻板[7]。对事物采取一种固定的态度。孤独症会给患儿带来很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应及早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护理干预[8]。由于儿童的认知障碍和情绪不稳定,可能会产生暴力自我伤害行为。对于这类不安全行为,护士应密切观察儿童的活动及情绪变化,发现不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根据需要指定专人照看儿童,控制儿童活动范围,避免接触不安全因素,减少对儿童的不良刺激[9]。儿童如有兴奋,应将其置于安静的环境中,转移其注意力。对于无法避免的暴力和自残,应及时保护儿童,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要及时了解兴奋和冲动的原因,避免以后再发生同样的事情。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耐心细致,避免激怒患儿,减少对其的不良刺激。任何训练都要求训练者在训练中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懈,在训练过程中及时鼓励患儿[10]。

儿童孤独症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对于患有此病的患儿,如果临床上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儿的未来生活,给患儿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担。大多数患儿和家长对疾病和治疗缺乏了解,导致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表现。为了避免不良预后的发生,需要对孤独症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11]。儿童孤独症患儿受疾病影响,生活质量低下,多数存在语言交流缺乏,动作刻板,存在不同社会反应。因此,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12]。整体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从多个层面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的强化对儿童的心理疏导、语言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行为矫正等,通过给予儿童孤独症患儿和家长有效的疏导,减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儿童孤独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的效果[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整体化护理组满意度、CARS评分、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住院时间、家属纠纷发生率对比标准护理组优势显著,P<0.05。

综上,儿童孤独症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儿的自闭症状,提高患儿家长对于儿童孤独症的认知,缩短护理时间,减少家属纠纷。

猜你喜欢
整体化障碍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表演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整体化教学理念探索——以台词课为例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数学学习的碎片化与整体化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