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配合新型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2022-01-07 00:50张善成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夹板肱骨肌力

张善成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 约占所有骨折的 5% 、 关节周围骨折的 13.5%[1-2], 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所致, 主要发生于肱骨大结节基底及以上部位, 表现为疼痛、 肿胀及活动受限,部分患者伴随神经及血管损伤。 目前, 肱骨近端骨折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虽操作简单且小夹板取材方便、 费用较低, 但易移位松散, 复位后较难维持骨折端良好的对位对线, 且局部皮肤易出现瘙痒等不适, 进而影响预后[3]。 故寻找一种安全性更高、 疗效更好的外固定方法, 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至关重要。 鉴于此, 本研究笔者在给予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的基础上配合新型小夹板固定,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商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新型小夹板组与传统小夹板组, 每组50 例。 其中新型小夹板组男性18 例、女性 32 例, 年龄 22 ~ 94 岁 [ (66.75 ± 10.25)岁], 骨折类型为外展型 33 例、 内收型 17 例, 骨折部位为左侧26 例、 右侧24 例, Neer 分型为Ⅰ型2 例、 Ⅱ型 30 例、 Ⅲ型 16 例、 Ⅳ型 2 例, 合并肩关节脱位7 例, 致伤原因为扭伤37 例、 车祸伤13例; 传统小夹板组男性 19 例、 女性 31 例, 年龄23 ~95 岁 [ (67.14 ±10.53) 岁], 骨折类型为外展型32 例、 内收型18 例, 骨折部位为左侧25 例、右侧 25 例, Neer 分型为Ⅰ型 3 例、 Ⅱ型 31 例、 Ⅲ型 15 例、 Ⅳ型 1 例, 合并肩关节脱位 8 例, 致伤原因为扭伤36 例、 车祸伤14 例。 两组患者性别、骨折类型、 骨折部位、 Neer 分型、 肩关节脱位、 致伤原因分布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0.043、0.044、 0.040、 0.582、 0.078、 0.051,P= 0.836、0.834、 0.841、 0.901、 0.779、 0.822,P均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年龄对比采用t检验,t= 0.188,P=0.851,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商水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经CT 检查, 符合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标准[4]; 具有手法复位及小夹板治疗指征; 依从性良好, 能够配合治疗及随访;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病理性、 陈旧性骨折; 合并有严重心、 肝、 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合并有精神类疾病; 合并有恶性肿瘤; 合并有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外固定前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对应的复位方法进行手法复位, 合并有肩关节脱位者将肱骨头纳入肩关节盂后再行手法复位。

传统小夹板组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采用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 应用球形棉垫或厚纱布包裹的4 块柳木板予以固定 (前侧夹板长度以能垂直曲肘为宜, 内侧夹板上达腋窝下、 下达肱骨内上髁, 后外侧夹板稍长) 后, 绷带连接各夹板上端布带环, 并从对侧腋下绕过拉紧固定; 继而用3 根束带捆扎夹板中下部; 束带松紧度以不影响血运和引发肢体肿胀为宜。

新型小夹板组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采用新型小夹板固定治疗: 应用新型小夹板予以固定 (夹板由头、 体、 尾三部分组成, 设有若干透气孔, 且于肩膀处设置了内表面与肩关节形状匹配的顶板, 束带捆扎处设有凹槽, 尾部设有粘扣, 前侧夹板长度以能垂直曲肘为宜, 内侧夹板上达腋窝下、 下达肱骨内上髁, 后外侧夹板稍长), 头部经圆孔连接束带,将束带卡在凹槽内, 尾部黏扣与前、 后、 外侧夹板粘连; 束带松紧度以不影响血运和引发肢体肿胀为宜。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 骨折愈合时间、 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治疗6 周后, 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 共包含疼痛、 肌力、 局部形态、 肩关节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5 个维度, 其中疼痛为 0 ~ 30 分, 肌力为 0 ~ 5 分, 局部形态为 0 ~5 分, 肩关节活动范围为 0 ~ 25 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 0 ~35 分, 总分为 0 ~100 分,评分越高代表肩关节功能越好[5]。

治疗6 周后, 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解剖结构完全复位为优; 骨折块移位<1.0 cm, 成角<5°为良; 有1 处骨折块移位≥1.0 cm, 成角≥5°为可; 至少有2 处骨折块移位≥1.0 cm, 成角≥5°为差[6], 优良率 = (优例数 + 良例数) /总例数 ×100%。

治疗6 周后, 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 分值≥90 分为非常满意, 70 ~89分为满意, 60 ~69 分为一般满意, <60 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或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 肌力、 局部形态、 活动范围、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 6 周后, 新型小夹板组患者肩关节疼痛、 肌力、 局部形态、 活动范围、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小夹板组 (P均 <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表1 两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注: 新型小夹板组患者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行新型小夹板固定治疗, 传统小夹板组患者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行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Note: In addition to manual reduction, patients in novel spli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vel small splint fixation, whereas patients in traditional spli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small splint fixation

疼痛Pain肌力Muscle strength局部形态Local morphology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 Novel splint group 50 25.42 ±4.32新型小夹板组29.42 ±2.01 3.86 ±1.21 4.72 ±0.44 3.93 ±1.23 4.92 ±0.36 17.96 ±0.24 20.14 ±0.40 27.22 ±1.36 29.75 ±1.20传统小夹板组Traditional splint group 50 25.62 ±4.56 27.46 ±3.65 3.84 ±1.20 4.35 ±0.48 3.90 ±1.21 4.52 ±0.85 18.04 ±0.25 19.62 ±0.85 27.40 ±1.46 29.10 ±0.85 t 值t value 0.225 3.326 0.082 4.018 0.123 3.064 1.632 3.914 0.638 3.126 P 值P value 0.822 0.001 0.934 <0.001 0.902 0.003 0.106 <0.001 0.525 0.002

3.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对比

新型小夹板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 (7.66 ±0.80) 周, 明显短于传统小夹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0.42 ±1.98) 周 (t= 9.139,P<0.001); 新型小夹板组患者中骨折复位为优者17 例、 良者27例、 可者4 例、 差者2 例, 优良率为88.0%, 明显优于传统小夹板组患者的优12 例、 良22 例、 可12例、 差 4 例, 优良率 68.0% (Z= -2.022,P=0.043)。

3.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新型小夹板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9 例、 满意8例、 一般满意3 例, 满意度为94.0%, 明显优于传统小夹板组患者的非常满意28 例、 基本满意4 例、一般满意11 例、 不满意 7 例, 满意度 64.0% (Z=-2.908,P=0.004)。

4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 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由骨质疏松引发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研究发现,80% ~85%的肱骨近端骨折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 非手术治疗即可满足骨折复位要求, 特别是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 对手术耐受程度较差, 手术风险较高, 更适宜采用非手术治疗[7]。 目前, 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但研究发现传统小夹板存在材料质地重、 不透气、 与皮肤贴合性差以及位置不易固定等弊端, 因此, 探寻一种制动性更好、 性能更高的肱骨近端骨折固定方法迫在眉睫。

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作为一种中医特色疗法, 主要是借助指、 掌、 腕以及臂的力量, 利用不同手法疏通经络、 筋骨, 以达到强身祛病、 整复疗伤的目的。 传统小夹板以柳木板或竹木板为主要材料, 借助绷带、 菱形结等实施固定, 但受布带与木板摩擦力影响, 容易出现上下移动等现象, 导致夹板脱落[8]。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新型小夹板应用高分子材料, 并设有透气孔及肩膀顶板,且夹板间通过粘扣紧密粘连, 防止夹板倾斜、 靠拢, 固定更牢固[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 手法复位配合新型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新型小夹板组患者肩关节疼痛、 肌力、 局部形态、 活动范围、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手法复位配合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传统小夹板组, 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小夹板组, 骨折复位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小夹板组, 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2-13]。 可见,新型小夹板厚度薄、 质地轻巧、 通透性及可塑性更好、 弹性以及韧性更强、 剪裁修正更方便等特点更利于骨折的复位愈合及早期康复锻炼, 进而提高肩关节功能, 患者满意度更高[14-15]。

综上所述, 与手法复位配合传统小夹板相比,手法复位配合新型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愈合时间更短, 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疗效更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夹板肱骨肌力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