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2-01-07 08:57:54孟详清谭锦花
医药前沿 2021年33期
关键词:同室母婴流程

梁 莎,孟详清,谭锦花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产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新生儿医学的不断重视,生产时的环境条件及丰富的医疗资源能够大大提高对新生儿危重疾患的救治成功率。由于部分新生儿的机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围产期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新生儿出生后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1]。传统针对新生儿围产期的流程管理多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母乳喂养方法等常规方式进行干预,在新生儿管理上仍存在不规范现象,临床应用受限[2]。目前,临床针对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作用分析报道鲜有,故本探究将通过对产妇与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干预,以分析对新生儿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我院产科79 例接受常规流程管理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79 例接受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产妇79 例,年龄24 ~35 岁,平均年龄(25.83±3.62)岁;初产妇58 例,经产妇21 例;分娩方式:顺产68 例,剖宫产11 例。研究组产妇79 例,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6.12±3.48)岁;初产妇55例,经产妇24 例;分娩方式:顺产66 例,剖宫产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妊娠;②无对此次研究药物过敏者;③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流程管理干预,主要包括围产期的健康宣教、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生命体征监测等。

1.2.2 研究组 在上述基础上接受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干预,具体如下。(1)在进行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期间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管理要求,对可能出现的相关疾病进行严格筛查工作。(2)围产期尤其是初产妇可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在了解产妇具体的家庭情况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抚;可在待产期间要求产妇丈夫或家人进行全程陪伴,在产妇分娩疼痛时紧握产妇双手,并帮助产妇抚触腹部指导有效的深呼吸,通过言语进行鼓励。(3)在新生儿出生后指导产妇如何进行对新生儿的正确抚触动作,帮助新生儿进行衣服与纸尿裤等工作,同时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新生儿黄疸、溢奶等正常生理现象的鉴别,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卫生说明并强调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前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洗手。(4)定期对产房的卫生工作进行清洁消毒,保证室内的通风与温度湿度良好,要求产妇及家属定期对新生儿所使用的被褥进行消毒清洗。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新生儿临床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包括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量表总分为0 ~10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自我效能感,量表包括10 个条目,以1 ~4 分4 级评分制进行评分,其中得分越高则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3)监测两组新生儿血气指标:pH 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分压(PaO2)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良新生儿临床结局比较

管理后,研究组总不良新生儿临床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新生儿临床结局比较[n(%)]

2.2 两组VAS、GSES 评分比较

两组管理前的VAS 及GSES 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管理后的VAS 评分低于管理前,GSES 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管理后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管理前后VAS 及GSES 评分比较( ± s,分)

表2 两组产妇管理前后VAS 及GSES 评分比较( ± 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P <0.05。

VAS组别 例数GSES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研究组 79 8.42±0.26 4.81±1.05* 26.45±8.42 33.84±4.43*对照组 79 8.47±0.31 6.42±0.87* 26.47±8.31 30.47±4.08*t 1.09810.4940.0154.973 P 0.2740.0000.9880.000

2.3 两组新生儿血气指标比较

管理后,研究组pH 值及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血气指标比较( ± s)

表3 两组新生儿血气指标比较( ± s)

组别 例数pHPaCO2/kPaPaO2/kPa研究组 797.35±0.326.03±0.324.64±0.73对照组 797.14±0.256.85±0.264.05±0.68 t 4.59617.6775.256 P 0.0000.0000.000

3.讨论

母婴同室是新生儿在产后28 d 内与产妇全天共同参与护理流程干预的方式,且产妇及家属均可共同参与护理流程。有文献表明,产妇精神及心理状态等因素与分娩结局密切相关,其中恐惧心理能够降低疼痛阈值可影响分娩的成功率,而焦虑则可影响产妇机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引发胎儿窘迫[3]。而自我效能感能够反应产妇生产的自信心,对提高分娩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总不良新生儿临床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研究组管理后的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而GSES 评分较管理前高。结果提示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能够降低新生儿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疼痛程度,提高自我效能。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传统护理模式的开展主要以护理人员为主,单纯通过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等工作进行管理,且易受到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经验限制,降低护理效果[4]。而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属于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其通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管理要求,对可能出现的相关疾病进行严格筛查工作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发生率;而在了解产妇具体的家庭情况后,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抚;并在待产期间引导产妇丈夫或家人进行全程陪伴,在产妇分娩疼痛时紧握产妇双手,并帮助产妇抚触腹部指导有效的深呼吸,通过言语进行鼓励,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疼痛程度[5]。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新生儿抚触动作及母乳喂养的方式可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感。新生儿血气指标受到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与负性情绪的影响,且在妊娠时血气指标呈异常水平可能导致新生儿低氧血症的发生[6]。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pH 值及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提示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能够改善心神俄国人血气指标水平。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标准化流程管理能够减少新生儿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疼痛程度,提高自我效能,且可改善新生儿血气指标水平。

猜你喜欢
同室母婴流程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12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幸福(2019年3期)2019-02-27 08:35:50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0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7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