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与探索

2022-01-06 12:37陈烈刘巧玲
高教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体验式创新创业

陈烈 刘巧玲

摘  要:创业理论与实践作为面向全体本科生的通识性创新创业类必修课,为学生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与支撑。文章将课程思政有效地植入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根据创新创业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对思政元素进行精准把握,与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深挖思政教学元素、开发授课模块,构建思想政治模块课程体系,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做、训、赛融为一体,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从而达到创新创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模块建设;体验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1-0042-04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as a required course of gener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all undergraduates, provides good assistance and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his paper integrates course education effectively into the cours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this study accurately grasp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m with the cont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lso digs teaching elements, development teaching module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odule, adopts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to teach, learn, do, training, competition, realize the knowledge teaching and value guidanc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module construction; experiential

一、創新创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的可行性

教育部党组2017年底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其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促进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巧妙结合,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对专业教材进行修订,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并对教学管理进行强化,在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融合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要素梳理清楚,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效充分发挥出来,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课程思政是一种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在构建全员化、全程化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实现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3]。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创新驱动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鼓励他们开拓创业理想、投身创业实践,为民族复兴的实现,中国梦的达成,储备强大的动力[3]。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具有一致性,它们的核心和落脚点都是育人,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和途径[3]。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同向同行,而且在世界观上也同根同源,在方法论上也异曲同工,因此,二者具备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共同支撑育人目标的顺利达成[3]。

二、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作为全校性通识类创新创业必修课,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其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4]。课程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培养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4]。

从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及特征出发,对课程内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深挖,将思想政治元素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点精准的找寻出来,对思政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以育人为目标,对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实现创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渗透[4-5]。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三层递进式教学为目标,采用集教、学、做、训、赛于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发创新思维,增强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生力军[4]。

三、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改革的设计原则

(一)落实课程思政,做好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对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充实,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6]。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传授双创知识、培养双创意识和提升双创能力的目标,同时,也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在学生对课程学习活动进行参与的过程中,主要对以下精神进行重点培养: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企业家精神;坚持到底、敢于冒险的拼搏精神;善于交往、乐于合作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的主人翁精神。在课程“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和塑造[5]。

(二)紧扣专业,加强“专创融合”

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设在大二,学生对所学专业、行业已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专创融合”。为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利用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应紧扣学生专业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一是对创业案例库进行创建,从本专业学长学姐们的创业故事中选择案例素材,在这些创业故事的熏陶和刺激下,将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明白,创业就在身边,本专业可选的创业项目有哪些[5]。二是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基于所学专业产生创业项目,在调研、实践创业项目过程中,引发同学们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带着项目中存在的专业问题去学习专业知识。为项目顺利运行,学生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这些项目能够慢慢培育起来[5]。

(三)践行“教学做合一”,加强互动实践

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旨在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行动,所以,课程以项目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项目实践,教师以引导为主,互动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比超过60%。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多项实践活动,例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分组讨论、项目调研、项目路演等,打造“有趣、有料、有效”的创业课程。

四、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改革的设计与实践

(一)课程整体设计

1. 分析需求

课程设计的关键点在于,对学生需求进行了解,对其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及需求进行精准把握和科学分析[7]。立足于创业潜能及意向、教育需求等视角,深入调研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准需求,并进行全面把握。经调研发现,学生创业意愿较高,他们认为所学的专业与创新创业联系紧密,希望创新创业课程能够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也发现存在核心价值观偏差问题,例如:缺乏科学的理想信念、强烈的团队意识和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等;学生没有统观全局并做出长远的、前瞻性的考虑,创业课程被其当作一种创业培训,并不认为创业课程能够影响到其“三观”[7]。由此可见,学生对创新创业有基本认识,但认知不够准确、全面,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2. 设计思路

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课程从学生参与课程活动后的“自发情感”发展线和教师的教学组织引导线两条逻辑线出发,采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对创新创业知识进行讲授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引导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精神,增强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将个人的创新创业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政育人目标。

(二)思政元素挖掘与模块构建

1. 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1)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深的爱。家国情怀培养旨在让学生知晓中国发展历程,了解国家最新的创新创业政策,了解当今世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积极关心国家的未来发展,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致力于为祖国需要而奋斗,造福人民[6]。

(2)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指的是,在既有知识、技能和方法基础上,将全新方法及观点提出来的思维能力,还有创造、发明的能力,决心和智慧[6]。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打破传统习俗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与众不同的思想,不怕失败与挫折。

(3)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指的是,组织成员认同并满意于自己所在的组织,对组织利益及目标非常关心,工作期间对自身职责能够做到积极履行并有承担的意愿和习惯,能和其他成员良好合作、一同奋进。树立团队意识既有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团结协助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其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极大的促进了其个人发展[6]。

(4)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指的是,人们在内心深处认同并积极主动的遵从法律。树立并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既能够引导其将法律意识树立起来,对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极高的法治素养进行培养,为创业管理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让其具备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中更好的生活和立足[6]。

(5)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的自我关怀,通常表现在: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命运与价值以及对全人类的关切。其对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现象给予重点关注,对理想化的全面发展人格予以了肯定并進行大力追求[6]。培养人文精神能够让大学生对社会难点及痛点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心,将其创造思维及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出来,对其内在驱动力进行深挖,对其创业人格进行塑造,就此将担当感和责任感极强的“创业者”培育出来。

2. 课程模块构建

充分考虑实际授课内容,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将思政元素与授课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深入分析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与内容融合路径,将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构建成六大模块(表1),具体如下:

模块一:三创融合与创客品质培养——家国情怀

介绍国内外创新创业发展形势,解读国家最新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行业发展情况等,深刻感受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关注与关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从而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新使命。

模块二:识别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防控——创新精神

理解创业机会概念,了解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步骤和影响因素;學会识别创业机会的方法和技巧。对思维拓展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树立和强化,让学生对创新之美进行感知,对其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就此促进创意设计的顺利完成。

模块三:商业模式的选择

理解商业模式的概念,了解商业模式的重要性,掌握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成功商业模式的特征。

模块四:组建创业团队——团队意识

对创业团队的定义及特征进行了解,对创建创业团队的技巧进行把握。借助于团队组建等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对团队意识进行树立和强化,对整个团队的人才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模块五:制定创业计划书——法治意识

对创业计划的重要性进行认知,对有关知识点进行了解和把握,对检索信息、编写创业计划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学习和掌握,完成撰写创业计划书。开展市场调研,让学生明白创业的内涵、意义、流程,掌握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法律手续,以及如何挑选优质项目进行创业。

模块六:互联网+大赛典型案例分析与现场路演——人文精神

主要是解读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典型创业案例分享、优秀项目路演。举行创业项目路演比赛,学生在参加比赛过程中,学会关心、关注社会痛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进行有机统一,将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就此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 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

在模拟软件、现场教学等方式的辅助下,以情境模拟方式实施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现实场景对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学习,了解和把握。

2. 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

从现实的课程教学需求出发,对有利的教学条件进行创设,例如创业模拟实验室、自助式情绪管理工作室、创业信息咨询平台、创新创业孵化空间等。

3. 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

在校园范围内对创业大赛和社团双创等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此外,在校园之外访谈创业者、考察创业项目并创办企业,把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方式为学生团队考核,以团队的形式完成项目实践,增加课程思政模块考核,并形成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分为三个模块(表2),课堂表现模块占比15%,课程思政模块考核占15%,项目实践模块占70%。其中,课堂表现模块主要考核学生团队的作业、课堂考勤等;课程思政模块由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0分)和创业法律法规测验(5分)两部分构成。其中,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指参加各类第二课堂双创活动,例如创新创业大赛、创业syb培训、创业训练营等,学生获取到较好成绩或获得证书的话,学生可就此获取到相应的奖励分值,分数通常最高不超过10分[7]。创业法律法规测验主要由创业法规和企业经营道德规范两方面内容共同构成,在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借助于试题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树立以及法律了解情况进行重点考核[7]。项目实践模块由创业计划书撰写(40分)和创业项目路演展示(30分)两个部分构成。

(五)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实施成效是检验课程改革、设计、实施路径是否合理的关键和核心,必须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检验标准,通过课程评价来完成。课程评价应遵循学生整体发展和社会需求,结合课程思政特点,制定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将在校生对课堂教学评价、毕业生对创业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自身发展满意度等作为评价体系指标,面对多样化的教育对象,灵活合理的运用多种评估方式,展开分层化,分步化评估,在后续改革工作中,全面运用评估结果,打造完整闭环。

开展教学效果评估工作并不一定要等课程完全结束后才能启动,在实施课程思政化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例如,通过课堂测验、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能够直观地掌握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掌握、吸收情况,明确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能够了解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否得到提高,创业精神是否明显增强,创业动机是否丰富,这样有助于有侧重点地增强课程思政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从课程内容、案例分析、授课方式等方面不断调整、优化课程[8]。

五、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一)课程教学成效

近三年课程教师评价平均分均超过93分,并成逐年递增趋势,从93.22增长到97.62。通过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课程反馈情况。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认为任课教师教学内容丰富、引用了大量专业实践案例教学、贴近实际、学生学习效果好,通过参与创业项目,增强了团队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同时,为了解毕业生对课程的评价,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从麦可思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到,有52%的学生觉得创业课程有助于其个人发展,有47%的学生觉得创业课程的学习对其创业观的树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有助于全面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育人成效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课程,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产生创业项目,创新性解决社会问题,涌现出多个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萌芽项目。“变废为宝——地沟油转换新能源电池新工艺”项目,敏锐地发现餐饮行业规模加速膨胀的时代下存在地沟油频发的问题,将地沟油用于新能源电池中,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同时,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鼓励大学生利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林下还原野生猴头菇的研发和种植”项目团队,利用还原野生栽培技术研发了适宜在凉山州生长的猴头菇新菌种,解决了种植成本高昂、不利于猴头菇生长的问题,填补了凉山州无猴头菇的空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2017-12-05.

[2]康丽滢,隋丽娜.“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创新基础”课程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5):143-145.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A].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何雪利,段智敏,麦金兰.《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7):146-147.

[5]魏晓阳,刘芳芳,胡斌.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探索与模块建设分析[J].绿色科技,2019(23):15-16.

[6]周爱民,曹美琴,肖敏,等.“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医药特色《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设计探索——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7):158-159.

[7]吴宝善.《高职生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与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11):220.

[8]徐千惠.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9,4(9):85-90.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体验式创新创业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