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陶晶*,晁增华,华朝朗,杨忠兴,徐吉洪,罗怀秀,俞瑶,龚纯伟
(1.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2.昆明麦普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1)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哀牢山山脉中北段上部,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和青藏高原南缘三大地理区域的结合部,涉及云南省3 州(市)6 县(市),包括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华县、楚雄市、双柏县;玉溪市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总面积为67 936 hm2。
保护区以保护西黑冠长臂猿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及其栖息的南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具体为:①西黑冠长 臂 猿(Nomascus concolor)、印 支 灰 叶 猴(Trachypithecus crepusculus)、短 尾 猴(Macacaarctoides)、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等60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②哀牢髭蟾(Vibrissaphora ailaonica)、哀牢蟾蜍(Bufo ailaoanus)等区域特有动物及其栖息地;③凤凰山候鸟迁徙通道;④长蕊木兰(Alcimandra cathcartii)、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等12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境;⑤景东石栎(Lithocarpus jingdongensis)、景东翅子树等区域特有植物及其生境;⑥原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和温凉针叶林生态系统,属野生动物类型中型自然保护区。
目前,我国研究人员就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西黑冠长臂猿、社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崔自洪等分析了哀牢山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提出适合本地区的保护措施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程峰对西黑冠长臂猿生境破碎化进行研究。郎政伟等基于社区共管提出了适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本研究根据保护价值评价标准对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价值进行详细分析,将对哀牢山保护区科学保护管理有积极作用。
哀牢山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包括5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37 个群系。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等。记录到自然分布的野生维管束植物178科663属1 357种。已采集和记录到哺乳动物121 种,隶属于8 目28 科78 属。以啮齿目(RODENTIA)的物种数量最多,达41 种。记录的鸟类为475 种,隶属于18 目58 科,其中雀形目鸟类30科287种,占68.7%。记录两栖爬行动物114 种。其中,两栖类有 46 种,隶属于 2 目 8 科 20属;爬行类68种,隶属于3目12科42属。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分为生物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 个主类,20 个亚类及43 个基本类型,共计200个(不计重复)资源单体。生物景观包括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景观,哀牢山樱花谷、西黑冠长臂猿、凤凰山观鸟等;地文景观包括金鼎山、灵宝山、凤凰山、仙人洞、乌龟洞、澜沧江峡谷等;天象与气候景观包括哀牢山云海、白雾弥江、云束玉带等;遗址遗迹包括茶马古道等;建筑与设施包括花腰傣传统民居特色的花街等;旅游商品包括竹编、土陶、根雕、彝族刺绣、民族乐器等;人文活动包括中国·南涧跳菜艺术节、魅力南涧火把狂欢节、神秘无量·灵宝山山会等。
以保护区重要生态系统和植物群落、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自然遗迹、自然景观为基础,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从自然资源自然属性的典型性、多样性、稀有(特有)性、自然性、脆弱性和潜在保护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对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评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标准和分值详见表1。
表1 保护价值评价指标
保护区位于哀牢山山脉中北段上部,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加之气候、土壤等条件优越,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荟萃之地。哀牢山保护区是云南省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典型分布地,具有独特的地区特点,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已不可多得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地区之一。保护区内该植被类型的面积之大,保存之完好,性质之原始为当今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所罕见。因此,哀牢山保护区的典型性是较突出的。根据评估指标标准,典型性评估分值为15分。
哀牢山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和云南高原等自然地理区域的综合部,其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和聚集。区内既有云贵高原上的动植物,又有滇西纵谷中的动植物,滇南热区的种属可进入本区,滇北高寒地带的某些种属也可进入本区。加之垂直地带性明显,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复杂多样的特点。
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包括5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37个群系。记录种子植物1 276种,占云南种子植物种的9.57%和全国种子植物种的5.21%;记录哺乳动物121 种,占云南哺乳动物312 种的38.78%和全国哺乳动物673种的17.98%;记录鸟类475种,占云南鸟类945 种的44.2%和中国鸟类1 253 种的34.32 %。根据评估指标标准,多样性评估分值为15分。
保护区在地质历史上受第四纪冰川影响甚小,保存了不少珍贵稀有植被类型、植物和动物。
保护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 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长蕊木兰等4 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水青树等7 种。此外,保护区还分布有IUCN 红色物种植物9 种,列入CITES 附录Ⅱ42 种、附录Ⅲ1 种;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哺乳动物1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西黑冠长臂猿、林麝等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短尾猴、中国穿山甲等12 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3种、国家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2种。
西黑冠长臂猿被IUCN 列为极度濒危物种,2016 年被列入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I,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老挝西北部和越南北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西黑冠长臂猿约1 400只,其中154群(600余只)即分布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国有林中,显示出保护区在西黑冠长臂猿保护中的关键地位。
从特有性分析,首先是作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在哀牢山有了新的分化,出现了倒卵叶石栎、景东石栎、绿背石栎、长尾青冈等为优势种的植被类型,使保护区的植被具有独特性。其次是动植物区系组成方面的特有性突出,保护区有2 个中国特有属,64 种云南特有植物和68 种中国特有植物;哺乳动物中仅分布于哀牢山及其邻近地区的种类有景东树鼠、霍氏缺齿鼩等;横断山特有分布的种类有长吻鼩鼹、克钦绒鼠、西南鼠耳蝠3 种;横断山—南中国特有灰黑齿鼩鼱。哀牢山和无量山是国内外著名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地,是很多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的模式产地,有蓝尾蝾螈云南亚种、哀牢髭蟾、云南两头蛇等10 余个物种的模式产地,其中,哀牢蟾蜍为保护区特有种。根据评估指标标准,稀有性和特有性评估分值为10分。
保护区位于哀牢山山脉中上部,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少,保留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和大面积处于原始状态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2.4%。根据评估指标标准,自然性评估分值为15分。区内自然植被,景观破碎度小,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南华大中山区域在保护区建立前,局部地区属社区集中分布区,因人为活动较频繁,林农交错现象突出,保护区扩建后,经过十多年的保护管理,天然林的采伐得到有效控制,天然次生林和次生灌丛也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逐步呈现正向演替,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保护区自然性较好,但还应加强保护管理。
保护区受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有其脆弱性的一面,保护区大部分区域地势陡峭,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再难恢复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体的原生植被,分布于保护区内的西黑冠长臂猿也会因栖息地丧失而减少。同时,部分片区区内和周边人口众多,保护区资源随时受到来自周边社区的各种威胁,进一步加剧了保护区的脆弱性。此外,保护区作为自然地理分界线和动植物区系的过渡区域,是热带物种分布的北缘,印支灰叶猴、西黑冠长臂猿等分布的东部界线,还是横断山区动物分布的南缘和南中国动物分布的西缘,这些过渡和分界区域的特点亦决定了保护区的脆弱性。根据评估指标标准,脆弱性评估分值为15分。
西黑冠长臂猿是云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是一个健康森林的象征和标志,其在唤起人们保护野生动物和森林保护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景观资源独特而多样,在科普、宣教、生态旅游、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极具潜力和价值。
保护区植被对涵养水源、减缓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对维护红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计算,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70 197.86万元/a(每公顷12.27万元/a)。根据评估指标标准,潜在保护价值评估分值为15分。
另外,哀牢山是我国西部亚热带山地植物资源富集的宝库,从热性的干热河谷到亚高山山顶,蕴藏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是丰富的遗传基因库。
哀牢山是第四纪以来仍在上升的断块山地,其山脉走向与地质构造线一致,且处于滇中地台与滇西地槽的分界线附近,有多种地貌形态,是地理学、地质学研究的理想场所。根据评估指标标准,科研价值评估分值为10分。
保护区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植被垂直带谱完整,特别是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开展亚热带植物区系、森林生态系统及山地的开发利用等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之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已选定哀牢山北段徐家坝地区作为研究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站。
同时,保护区是西黑冠长臂猿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区内还分布有一条国际重要候鸟迁徙通道,每年秋季大量候鸟沿哀牢山东坡的元江河谷向南迁徙,是云南省重要的候鸟环志基地,亦是开展候鸟迁徙研究的理想之地。
通过评估,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价值综合评估结果为95分。目前,全国正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滇西高山纵谷区和滇东丘陵高原的两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结合部,是云南“三屏两带”的生态屏障之一,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保护物种分布集中,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价值分析将对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