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娜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柴河林业局,柴河镇 162682)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柴河林业局森林经营组织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区域内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为了更好地经营森林,克服传统森林经营组织体系的弊端,本研究运用了大量数据,将柴河林业局森林经营区域进行了功能分区,进而提出了6 大类森林经营组织类型15个分类型,并对其经营方向和经营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制定柴河林业局今后一个时期的森林经营目标与经营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柴河林业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境内,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林业局管辖。北与绰尔林业局相依,东邻扎兰屯市林业局,西与阿尔山林业局接壤,南连五岔沟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6′~121°46′,北纬47°05′~47°45′。东西长约78 km,南北宽约57 km,土地总面积369 850.0 hm2。
柴河林业局境内的山势呈东北到西南走向,地势东北低西南高,中低山为主,境内的基尔果山最高,海拔为1 696 m,最低处的海拔为600 m。海拔1 000 m 以上的山峰在境内的西北部,海拔在600~1 100 m 之间的山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柴河林业局境内的河流属于嫩江水系,河流分布均匀,水量较为丰富。绰尔河是境内的最大河流,是嫩江的一级支流,该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经过柴河旅游区,河宽40 m 左右,水流湍急且落差较大。境内的地带性土壤类型主要分布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灰色森林土等,非地带性土壤分布有沼泽土、草甸土和石质土等,土壤中普遍含有石砾,土壤厚度平均在40 cm左右,土壤剖面为A0、A1、B、C层。
柴河林业局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冷且漫长,夏季温凉且短,昼夜温差较大。春季风日较多,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据资料记载,柴河林业局年平均气温为1.0 ℃,年平均降水量为522.2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442.5 mm。春季降水量在40~60 mm;夏季降水量多且集中在6~8 月,平均降水量在400 mm 上下;秋季降水量在35 mm 左右;冬季降水量11~18 mm。全年无霜期最低天数为90 d,最高为115 d。年平均积雪150 d左右。西北风和北风是全年的主要风向,年平均风速3.0~3.2 m/s。
2016年二类调查结果显示:柴河林业局林地面积 356 008.9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 276 303.4 hm2,灌木林地面积8 821.0 hm2,疏林地面积945.9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882.1 hm2,苗圃地面积10.1 hm2,无林地面积69 046.4 hm2。森林覆盖率74.7%,林木绿化率77.1%。活立木总蓄积28 653 962 m3。其中:有林地蓄积28 434 258 m3,疏林地蓄积20 725 m3,四旁树和散生木蓄积198 979 m3。
经营区域的西部以兴安落叶松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伴生有白桦、山杨、黑桦等树种,少量的成过熟林分布在高山上部。东部的优势树种分布在山地阴坡、阳坡上的蒙古栎和黑桦,兴安落叶松纯林分布很少。林木按海拔的垂直分布明显:海拔700~1 000 m之间分布着蒙古栎、黑桦、白桦和兴安落叶松混交林;海拔700 m 以下分布着草甸草原或灌木林。
要建立森林经营组织体系,首先要对柴河林业局森林经营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为下步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柴河林业局森林分布图和小班簿的判读与统计,将森林功能基本相同、地域相连的小班划为同一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可能是一块林地或者是几块相连的林地。柴河林业局经营区区划为4个功能区和1个多功能区,见图1和表1。
图1 功能区分布图
表1 功能区区划统计表
柴河林业局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蓄水保土功能,将主要河流的源头(如:红花尔基河、哈布气河、德勒河等)、河流(如绰尔河、固里河等)与水域(同心天池、月亮天池等)两岸一层林班范围内的森林划为水源地保护带。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经营作业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把珍贵树种集中分布的区域和柴河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一并区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柴河林业局的森林景观在我国东北部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为了保护生态景观资源,应将国家级公益林、典型森林景观区和主要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区划为典型森林景观保护区。
从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和高保护价值森林等方面考虑,将镇址、林场场址等主要居民点周边林分质量较好的两层林班和具有高保护价值和重要生态景观功能的森林区划为环境保护区。
将除上述4 个功能区以外的区域,按照森林多功能经营理念,区划为多功能经营区。包括:储备林小区、大径级材培育小区、珍贵经济材培育等小区。
根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本着保护、发展和利用森林资源并重的原则,将已经划分的国家级公益林区、地方公益林区和商品林三个经营管理区域,按照划定的经营管理区域确定主要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目标和利用方向,针对不同的管理目标和不同的利用方向制定不同的经营管理策略。
4.1.1 按生态重要性划分
将柴河林业局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重要性等级确定为B 级,面积102 693.2 hm2,占28.8%;将地方公益林林分的生态重要性等级确定为C 级,面积192 520.6 hm2,占54.0%;将商品林地林分的生态重要性等级确定为D 级,面积60 795.1 hm2,占17.1%。见表2。
表2 生态重要性等级划分表
4.1.2 按立地条件划分
根据经营区小班地位级、土壤厚度与坡度坡位来划分,立地条件等级为1级的林地面积1 853.6 hm2,占0.5%;立地条件等级为2级的林地面积28 953.3 hm2,占8.1 %;立地条件等级为3 级的林地面积128 726.2 hm2,占36.2%;立地条件等级为4 级的林地面积117 562.4 hm2,占33.0 %;立地条件等级为5级的林地面积78 789.7 hm2,占22.1%。
表3 立地条件划分表
将已划分出的生态重要性和立地条件等级进行交叉,组合出15 个分类,即:B1-B5,C1-C5,D1-D5。见表4。
表4 森林经营区域分类表 单位:hm2
4.3.1 经营类型组划分
将上述15 个分类经营区域整合重组为重点保护、重点培育和一般培育3 个森林经营类型组。其中,重点保护经营类型组区划面积78 882.2 hm2,占林地面积的22.1 %;重点培育经营类型组区划84 375 hm2,占23.7%;一般培育经营类型组区划面积192 751.7 hm2,占54.2%。
表5 经营类型组区划表 单位:hm2
4.3.2 经营类型组中的经营类型划分
4.3.2.1 重点保护经营类型
封育型:经营目标是改善现有脆弱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安全;经营措施是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补植补造、更新造林等经营活动,提高森林质量,发挥森林最大生态效益。
4.3.2.2 重点培育经营类型
目标型:经营目标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经济林培育基地;经营措施是采取森林抚育、修枝、除草、施肥等经营措施,使林木按照目标培育发展。
抚育型:经营目标是通过森林抚育,使森林结构得到调整,森林结构更趋合理,林地生产力、生态效能进一步提高;经营措施是采取抚育伐、定株清除、综合抚育等经营措施。
培育型:经营目标是改善林分卫生状况、调整树种组成、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提高森林质量和资源总量;经营措施是通过人工更新(造林)、补植补造和综合培育等经营措施,使森林得以快速生长。
4.3.2.3 一般培育经营类型
促进型:经营目标是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分抗病虫害能力、扩大森林覆盖率,进而提高森林多种功效;经营措施是综合抚育、改造培育、补植补造、人工(更新)造林等。
更新型:经营目标是加快森林更新,改善林下环境,提高林地自然更新水平,加快森林演替进程和增强森林生态功效;经营措施是在保证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前提下,商品林采用择伐、公益林采用更新采伐方式进行森林更新,通过清除病腐木、枯立木,改善林地更新环境并辅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
林业局森林经营组织体系提出了柴河林业局科学经营森林的方向与措施,为科学经营森林,提高柴河林业局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功能价值,保护好经营好柴河林业局这片广袤的森林,实现柴河林区林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