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输液皮下血肿发生的影响

2022-01-05 08:02:08孙野胡晓倩
人人健康 2021年23期
关键词:圈员皮下品管圈

孙野 胡晓倩

(南京市江宁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1100)

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的运用。但是,也会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输液后出现疼痛、渗出肿胀、静脉炎等并发症,引起医疗纠纷[1]。品管圈活动为员工自发组成的小团队,充分发挥圈内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品管工具分析、解决工作现场和管理活动中的问题[2]。循证护理实践是将最佳的科学知识与临床护理经验、更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用于临床实践的方法[3]。我科成立了品管圈,针对静脉皮下血肿发生率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我科于2020 年3 月份成立品管圈小组,共有圈员10人。目的是降低静脉输液皮下血肿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符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4],提高患者满意度。

1.2 研究方法

通过运用品管圈的流程,制定改善方案,本文采用SPSS20.0 软件对改善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针对输液后皮下血肿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患者满意度,运用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当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1.3 观察指标

对比改善前、后静脉皮下血肿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以10 分制问卷调查,得分超过5 分为满意。

1.4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得出主题为“降低静脉输液皮下血肿发生次数”。主题选定理由:国内外研究表明,输液渗出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非腐蚀性药液或者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5]。临床上静脉输液渗出为最常见护理安全问题之一[6]。静脉输液渗出与护士能否掌握相关影响因素,及有效、早期识别、规范操作和进行相关培训有关[7]。据统计,成年人静脉输液药物渗出及外渗的发生率为2.8%[4],我国每年输液50 亿人次,85%的护士用于静脉输液的工作时间超过75%。

1.5 现况把握

调查对象为2020 年4 月1~15 日,对我院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登记,皮下血肿发生106 例,并对患者输液结束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制作改善前柏拉图,拔针后按压不当、穿刺失败这两个因素占比为81.2%,列为改善重点。

1.6 目标设定

10 位圈员对圈能力进行赋分,圈能力得分为77.8%。按照品管圈公式计算出目标值[8]。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26.5-(26.5×81.2%×77.8%)=9.8,因此,确定为改善前输液后皮下血肿发生次数为26.5 次/周,目标值为9.8 次/周,降幅为63%。

1.7 原因分析

全体圈员进行头脑风暴,绘制鱼骨图,显示按压不当的原因为:患者按压时间过短,执行力差,患者垂直按压;穿刺失败的原因为:穿刺点选择不当,反复穿刺,患者输液周期长。

2 对策拟定与实施

全体圈员查阅文献,在系统查阅和评价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从评估、宣教、培训、仪器使用等方面进行干预。

2.1 针对低年资护士经验和穿刺技术欠缺,修订静脉输液和拔针的流程。加强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和考核。运用血管分级标准[9]和静脉显像仪,提高穿刺成功率。

2.2 对于输液周期长的患者,有计划地由远及近选择血管。对穿刺局部皮肤出现青紫患者,使用喜辽妥外涂和硫酸镁湿敷[10]。

2.3 护士创新宣教方式,采用科普视频、图片、护士讲解示范等方式,指导患者沿血管走向纵向按压,并向患者示范按压方式直至不出血。对于很多年老体弱、无自行按压能力的患者,护士帮助患者按压至确认不出血为止。对特殊用药的患者(如活血药,抗凝药等)进行宣教指导,指导患者延长按压时间。

3 效果评价

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2020 年4 月16 日~4 月30 日,皮下血肿发生28 例,并对输液结束后的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输液皮下血肿发生的例数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4 结果

改善前、后静脉输液皮下血肿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

5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给药途径,而急诊门诊患者常因突发疾病入院,病种复杂[11],有效地利用与保护静脉是融洽护患关系的重要指标[12]。降低患者输液过程安全风险率是输液室护理工作重点[13]。通过改善前分析我科静脉输液患者发生率88.33‰,高于相关研究结果[4],护理人员应给予重视。品管圈活动是一种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14],并取得良好效果[15]。通过效果确认、评价,结果显示:静脉输液皮下血肿发生率从88.33‰下降为23.33‰。患者满意度由86.25%提高到96.00%,P 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改善前、后静脉输液皮下血肿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制定和完善了静脉输液及输液后拔针的标准化流程,在穿刺之前加入使用血管评级工具评估血管的步骤,以及在拔针后增加评估患者有效按压执行能力的情况,解决了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实际提升患者的舒适感;规范操作,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为员工自发组成的小团队,能够充分发挥圈内人员的积极性,运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找到造成静脉输液皮下血肿发生的原因,再制定对策并加以实施,到效果确认,最后将流程标准化,让圈员全程参与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全体圈员获得最大的参与感及成就感。护士参与品管圈,独立思考,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16]。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各小组成员的凝聚力[17-18]。熟练运用品管圈手法,极大提升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荣誉、团队精神、活动信心、专业知识、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品质改善的能力,促进科室的规范化管理[19]。

猜你喜欢
圈员皮下品管圈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8:04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8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的魅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