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会琴
(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北咸宁 437100)
呼吸机作为ICU 病房重要的支持性设备,在ICU 患者中广泛应用,但同时导致呼吸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属其并发症之一。VAP 是由于机械通气2d 内引发的肺部感染状况,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特点。常规护理措施具有被动性,护理人员占据主导地位,常忽视患者自身感受,无法做到全面、细致护理,已无法满足临床所需。综合护理将多种护理措施相结合,通过多方面、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VAP 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在ICU 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VAP 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示下。
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重症监护室诊治且行机械通气的62 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5 例;年龄34~58 岁,平均年龄(46.79±2.44)岁;合并疾病:高血压9 例,糖尿病14 例,冠心病8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14 例;年龄35~59 岁,平均年龄(46.82±2.47)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0 例,糖尿病15 例,冠心病6 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年版)》诊断标准;机械通气时间2d 以上出现肺部炎症;胸部有湿性 音;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知晓本研究并参与。排除标准:重度肥胖者;骨折手术者;神经系统异常者;急性出血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包括:严格管理制度,限制探视;病房定时通风,消毒,确保室内空气清新;调控室温于24℃~26℃,湿度为50%~60%;操作前手部消毒处理;定期更换呼吸机螺纹管。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具体措施为:①构建综合护理小组,培训护理人员,重点掌握机械通气注意事项,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②体位干预。患者取半卧位,利于食物靠动力作用经幽门入小肠,减少误吸情况发生。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便于了解其内心情绪。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缓解其内心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并告知患者治愈成功病例,激发其积极性。④呼吸机管道干预。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 次,若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可视污染物应立即更换,并放置积水瓶于低位,预防冷凝水污染。⑤气道干预。保持气道畅通,依据患者情况所需吸痰,若听见肺部痰鸣音需采取翻身扣背方式干预,促使痰液排出,并适当湿化痰液。同时,采取加热导线型湿化器,维持吸入气体于合理温度,降低VAP 发生。⑥吸痰干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无菌操作。⑦口腔干预。根据患者口腔PH 值选取口腔清洗液,值高时选用2%~3%硼酸擦拭口腔,值低时采用2%碳酸氢钠擦拭,中性时选取1%~3%过氧化氢溶液擦拭。⑧交叉感染预防。明确洗手流程,严格按照七步法洗手后方能采取操作。⑨呼吸机撤离干预。拔管前评估患者气道开放与自洁功能,若气道开放且自结良好可拔除导管。⑩脱机干预。患者病情改善且生命体征稳定时,尽快撤机。
(1)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低血压、支气管痉挛、气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炎症因子指标:抽取两组清晨3ml 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分别运用免疫扩散法和免疫发光法检测两组C 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PCT)水平。(3)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共19 个条目,5 级评分标准(1-5 分),非常满意:≥76 分;满意:56-75 分;一般满意:36-55 分;不满意:≤35 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干预前,两组C 反应蛋白与PCT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 反应蛋白与PC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组别C 反应蛋白(mg/L)PCT(ng/ml)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31)109.64±8.4193.83±7.6411.24±2.149.25±1.32观察组(n=31)109.53±8.4586.57±7.3111.26±2.086.43±1.14 t 0.0515.4180.0379.002 P 0.9590.0000.9700.000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呼吸机属ICU 重症患者急救过程中常用的医疗设备,可协助患者顺利完成机械通气操作,对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时间机械通气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易延缓住院时间,不利于预后,重者甚至死亡,故需对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VAP 的发生率。
常规护理方式中护理人员通常凭借自身主观经验进行护理,护理形式较为单一,无法针对性的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C 反应蛋白以及PCT 水平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加快ICU 重症患者术后康复进程。董锦丹研究显示,综合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VAP 发生,有助于护理满意度提升,与本研究结果类似。综合护理改变以往单一的护理模式,制定针对与计划性的护理措施,从病房环境、呼吸机使用、心理、体位等多方位、多角度予以护理,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建立护理小组,评估患者病情,规范性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护理盲从性,提高护理效果。患者处于重症室时期,致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惶恐、焦虑情绪,综合护理通过疏导患者内心不安情绪,缓解其心理负担,以此提高依从性。施加体位干预,能够有效避免返流误吸风险,显著降低胃内细菌的逆向定植与VAP 的发生,并且能够促使膈肌下降,提高患者肺活量,进而缓解其心肺负担。呼吸机管道作为细菌寄居的重要空间,综合护理干预强化呼吸机管道护理,能够保证导管气囊合理密闭,定时清理呼吸机管道冷凝水能够切断寄植感染环节,避免管道堵塞与污染情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进而减少VAP 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气道湿化不足易形成痰栓阻塞气道,提升肺部感染概率,予以气道干预能够保证患者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其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改善,利于呼吸道痰液的排出,以轻柔缓慢的动作清理气道,能够减少气道损伤,从而降低C 反应蛋白与PCT 水平。患者在重症室期间,自身行动不便,导致口腔细菌快速繁殖,综合护理通过口腔护理,减少细菌数,可有效避免细菌下移引发VAP。此外,综合护理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严格要求其洗手后操作,能够预防交叉感染,使其明确患者的重要性,尽最大程度对其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ICU 重症患者VAP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预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