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2022-01-04 12:04靳凯锋张振华陈渲宇仲伟涛张黎明杜明奎刘欣伟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掌骨克氏交叉

赵 辉,靳凯锋,张振华,季 祥,陈渲宇,仲伟涛,张黎明,杜明奎,刘欣伟

1.北京电力医院 骨二科,北京 100073;2.北部战区总医院 骨科,辽宁 沈阳 110016

掌骨骨折为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约占手部骨折的20%[1]。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手部畸形的发生[2]。目前,临床上针对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两类。因第五掌骨富含小指伸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浅屈肌、第四蚓状肌等肌肉组织,仅实施石膏外固定极易引起骨折端不稳定及骨折再移位等,进而影响手术功能[3-4]。因此,患者往往需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克氏针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均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内固定方式,何种固定方案效果最佳,国内外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该类骨折患者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电力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8例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均为单侧非粉碎性骨折[5];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多发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意识障碍或因故无法完成相关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克氏针组与钢板组,每组各54例。克氏针组: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1.28±3.81)岁;骨折分型:斜形骨折27例,横形骨折27例;伤后至手术时长2~7 d,平均(3.45±1.02)d;致伤原因:摔伤20例,机械伤26例,拳击伤8例。钢板组: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1.34±3.82)岁;骨折分型:斜形骨折29例,横形骨折25例;伤后至手术时长2~7 d,平均(3.47±1.01)d;致伤原因:摔伤19例,机械伤25例,拳击伤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克氏针组患者开展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前对患者实施臂丛麻醉处理,取仰卧位,患肢外展。取掌骨基底部背侧切口,显露骨折断端,注意保护伸肌腱,徒手牵引掌骨远端,然后将掌指关节屈曲至90°左右,保证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处于紧绷状态,视骨折复位情况,必要时行剥离子翘拨复位,复位满意后以1.0 mm的克氏针距离骨折端3.0 mm处,同掌骨轴线约成45°角经皮交叉打入2枚克氏针,实施双皮质固定,透视并活动腕掌关节,确定骨折未进入关节。钢板组患者开展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麻醉、体位、切口以及复位骨折方式均与克氏针组一致,可行徒手维持复位或交叉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取掌骨T型钢板放置于背侧,依次打入螺钉,保证骨折线两端均有至少3枚螺钉固定,透视确认骨折解剖复位良好后,冲洗,缝合,包扎伤口。术后所有受试者均常规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适当抬高患肢,鼓励受试者进行早期手指、腕部活动。分别以术前1 d、术后7 d为标本获取时机,采集所有受试者的晨起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获取血清,保存至-70℃冰箱中备用待检。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手术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6]:掌关节活动度70°~90°,局部伤口无炎症反应即为优;掌关节活动度50°~69°,局部伤口无炎症反应即为良;掌关节活动度<50°,局部伤口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即为差。术后并发症囊括感染、局部疼痛以及骨折延迟愈合。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以及血管紧张素-2(angiotensin-2,Ang-Ⅱ)。

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克氏针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2.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克氏针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低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克氏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SOD、Cor、NE、An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术后7 d的SOD水平高于钢板组,Cor、NE、Ang-Ⅱ水平均低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手掌主要由多个骨与关节共同组成,掌骨骨折患者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出现畸形愈合,继而对手掌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7-9]。因此,及时促进掌骨解剖学位置的恢复,对其术后手部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相关研究表明,针对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而言,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其主要目标是骨折的解剖复位、稳定固定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10-12]。目前,临床上针对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钢板及克氏针等,保守治疗因效果不佳,加之手部固定周期较长,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钢板内固定属于微小骨折治疗手段,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安全性高等优势,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13-14]。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以及对组织影响较小等优势[15-17]。

本研究结果发现,克氏针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克氏针组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疗效相对更佳。主要是因为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不会损伤肌腱、腱膜组织以及关节附件,对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开展相关功能锻炼,继而促进手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克氏针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钢板组,术中失血量少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反映出克氏针组治疗方式手术时间较短,且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减少术中失血量。主要原因可能为: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操作相对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手术操作。同时,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式的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有利于减少术中失血量。而克氏针交叉放置固定骨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固定效果,患者术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炼,继而为患者的骨折愈合起到促进作用[18-19]。另外,克氏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克氏针组治疗方式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原因可能为该内固定方式可为患者提供更为理想的骨折固定作用有关。应激指标是临床手术围术期过程中对患者机体状况进行监测的重要指标,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机体由于伤口或者创面的刺激,容易产生较大程度的氧化应激反应,尤其是骨折患者,由于创伤相对而言较大,机体的应激状态被激活地也更加全面,而SOD、Cor、NE、Ang-Ⅱ等指标可客观而明显地呈现出此种状态的基本情况,术后SOD水平会随着氧化应激反应的加剧而增高,而Cor、NE、Ang-Ⅱ三者水平会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克氏针组术后7 d的SOD水平高于钢板组,Cor、NE、Ang-Ⅱ水平均低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克氏针组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应激程度较小。分析原因,可能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机体造成的刺激相对较小,继而可明显减轻机体应激程度,最终导致上述相关应激指标水平发生改变[20]。

综上所述,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应用于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手功能的早日恢复,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程度。

猜你喜欢
掌骨克氏交叉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连数
连一连
第1掌骨骨巨细胞瘤1例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